覺得 Nikon Z7 、 Z6 專業度還不足? Nikon 暗示還有更高階的無反光鏡機身
Nikon 上週發表了全新的 Z 系列無反光鏡機身 Z7 與 Z6 ,相較過去 F 卡口的系統有著更大的接環卡口,也有助於容納大光圈以及使鏡頭光線更易垂直入射,不過僅有單記憶卡的設定與偏弱的續航力也讓一些專業使用者詬病,畢竟 Sony A7 家族演進至第三世代後已具備雙記憶卡以及幾乎高出一倍的電池續航力。 而根據 Nikon 接受採訪採訪時,指稱 Z 系列自此就是位專業用戶與攝影愛好者所規劃,同時被問到有如同 D5 般的專業級機身時,以"敬請期待"暗示還有高階機種,但也不忘強調 Nikon 仍會維持 DSLR 與無反光鏡系統二路並進的產品規劃。 至於卡口設計部分, Nikon 則稱 Z 系列的
6 年前
Nikon 全片幅無反相機將以 Z6 、 Z7 為名,鏡頭則冠上 Z-Nikkor 名稱
隨著 Nikon 將在 8 月 23 日舉辦全球發表會,關於其無反光鏡相機的資訊也越來越多,而根據 Nikon Rumors 取得的獨家可靠消息,首波的兩款相機將冠上 Z6 與 Z7 的名稱,至於鏡頭群則以 Z-Nikkor 作為產品線品牌,首批除了 Z6 與 Z7 外還包括三款鏡頭,包括 24-70mm f 4 ,50mm f1.8,而 58mm 高階定焦鏡 Z-Noct-Nikkor 58mm f0.95 將會在後續才推出。 據稱 Z6 將用於 24MP 元件的機種上,至於 Z7 則是 45MP 高畫素機種的名稱,以 Nikon D 系列數位相機現行的命名模式來說,也不確定 Nikon 是
6 年前
一開始就玩大的, Nikon 無反光鏡低解析度實機圖片流出
在網路世代,重點新品要保守秘密到產品發表前一刻越來越困難,預計在 8 月 23 日發表的 Nikon 無反光鏡相機有了幾張低解析度圖片,雖然沒辦法看到完整的樣貌,不過大致上的正面造型、機頂配置與鏡頭比例也越來越明朗。 可看到 Nikon 的無反新機握柄設計仍有 Nikon 一貫的紅色三角造型,在拇指區的快門配置與當前 Nikon 機種相仿,不過較過往 Nikon 機身較大的差異則是機頂雖有小型 LCD ,但似乎為了配置後轉盤,機頂 LCD 面積較過往 Nikon 機種小了許多,而另一側則像是拍攝模式轉盤。另外從模特兒的首的比例可看到這款機身的體型較 Sony 的 A7 系列大了一圈,而 Kit
6 年前
Nikon 活動官網正式公告,追光者發表活動將在 8 月 23 日正午發表
Nikon 在 7 月 23 日正式公開以"追光者"為名的活動官網,以及一段簡短的預告,而先前就已經被挖出網頁中的倒數計時器的直播時間,而 Nikon 在稍早也正式在追光者官網公布活動時間,將在台灣時間 8 月 23 日中午 12 點進行直播。 在先前的一些傳聞與資訊, Nikon 將會發表兩款不同畫素的無反光鏡新機,可能會是一款 25MP 與一款 48MP 機種,並採用大型化的全新 Z 接環,據稱開口將達 55mm ,藉此容納超大光圈鏡頭設計,機身設計推估大於 Sony A7 系列,並有著大型化的握柄,首波 Z 接環鏡頭將會有一款 24-70mm F4 的標準變焦鏡作為 kit ,以及 35
6 年前
Nikon 釋出無反光鏡新機官網與預告形象短片,近似 Sony A7 機身設計但握柄設計大、轉盤也更突出
Nikon 稍早釋出了傳聞已久、號稱出來以後絕對成為同級霸主的無反光鏡系統的新相機官網與名為" Travel of Light "的形象短片,目前關於這款新機 Nikon 仍故作神秘,在短片中僅以剪影呈現,而在拉高亮度後可看到些許的機身輪廓。 從一些部分可看到這款新設計的機身有著無反光鏡系統的相對薄型設計,較短的軍艦部有些類似 Sony A7 系列的風格,但整體不像 Sony 較為平面的設計,應該會有著傳統相機廠在人體工學與操作感的堅持吧?左側具備了一顆轉盤,但無法確認是 PASM 模式轉盤或是高階機的連拍模式轉盤,同時機身的握把也較機身更高,不像 Sony 與機身高度齊平,而握柄後方也有較突
6 年前
Nikon 無反光鏡系統最新規格傳聞:兩款全片幅相機、內建五軸防振、價格 3,000 美金起
隨著業界推估 Nikon 即將推出無反光鏡系統,現在也出現關於 Nikon 無反光鏡系統的新傳聞,就這份資料指出, Nikon 的無反光鏡相機首波將先推出兩款 35mm 全片幅機型,包括一款 24-25MP 的標準版,與一款 45MP 或是 48MP 的高畫素版,而機身尺寸將近似 Sony A7 系列,但在設計上會更符合人體工學,其次將搭載 5 軸機身防手振,同時具備 9fps 連拍速度。 或許是為了改變 Nikon 數位單眼系統相較其它系統接環開口較小的情況,現在最新的傳聞指出這套系統將使用 55mm 開口(不過先前的傳聞則是 49mm 開口),並可允許搭配 f0.95 的超大光圈鏡頭,而機
7 年前
Fujifilm 發表 X-T100 ,可視為 X-A5 加上電子觀景窗的孿生機
近年受到文青族群與強調數位相機也要有特性發色玩家的支持,富士 Fujifilm 以僅提供 aps-c 與中片幅機種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但產品規劃也不免過於細分,稍早發表的 X-T100 雖歸為 X-T 系列,但本質更近於廣受女性歡迎的 X-A5 ;這款預計在 6 月推出的入門級 X-T 相機定位在比 X-T20 更低價的市場,並以可翻轉 LCD 自拍做為主打,單機身預計售價為 74,500 日幣,搭配 XC15-45mmF3.5-5.6 OIS PZ 預計為 87,500 日幣,同時提供 XC15-45mmF3.5-5.6 OIS PZ 與 XC50-230mmF4.5-6.7 OIS II 的
7 年前
以色列高塔半導體指出與相機大廠共同開發背照式感光元件,推測可能會用於 Nikon 無反相機
以色列高塔半導體在最新的財報指出,他們與單眼相機領導品牌共同開發全新的背照式感光元件,且很快就會被使用在新款的相機上,由於目前市場上 Canon 仍堅守自行開發全片幅相機元件,故市場推估合作的單眼廠商將會是 Nikon ,先前也傳聞 D850 元件供應商並非 Sony 而是高塔,但此事並未被證實。 Nikon 社長先前的誑語表示當他們推出無反光鏡相機將會震撼業界,或許這張元件就會是 Nikon 無反光鏡相機的元件。 新聞來源: Digicame.info
7 年前
富士將在 Photokina 發表更平價的中片幅機種 GFX-50R
富士在 2017 年正式發表的無反光鏡中片幅數位相機 GFX-50S 可說是一款顛覆型的中片幅機種,採用無反光鏡設計的 GFX-50S 不僅躋身相較傳統中片幅機身小巧,同時還免去傳統中片幅大型反光板觸發所造成的機身振動,且定價亦;現在傳聞指出,富士打算於今年 Phokina 再推第二款中片幅機種 GFX-50R ,且價格也會比 GFX-50S 更低,試圖擴大中片幅的玩家族群。 當然,受限於物理先天的限制,即便 GFX-50S 實現中片幅機身的小型化,不過專用鏡頭的尺寸還是無法小型化,這也是中片幅機種相較 35mm 全片幅更不易普及的原因之一,不過富士未 GFX-50S 加入裁切模式,使其透過轉
7 年前
Sony 全幅無反系統第三世代基準,專業機能與親民價格的 Sony A7 III
Sony 在今年 CP+ 展會發表第三世代無反光鏡全片幅的基準機種 A7 III ,也是今年展會的大熱門機種,針對這款鎖定攝影愛好者、繼承高階機精華的親民機種也在今天宣布於 4 月 3 日上市,開出單機身 59,980 的價格,搭配 28-70mm 組合為 64,980 元。 Sony 的全片幅機身已經邁入第三世代,不同於多數品牌在機身設計、感光元件與電子系統都賦予不同的差異化, Sony 以相近的機身,在感光元件、電子機能設定做為差異化,看起來像是異卵三胞胎的設計卻有截然不同的定位與特色。 A7 III 採用與 A9 、 A7R III 相同的新式框體,具備相同的新操作介面(同樣拿掉對 Pl
7 年前
友站推薦
日經錯了嗎?撤退單眼反光鏡相機開發是「出於臆測」,但 Nikon 怎麼說?
INSIDE - 湯皓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