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專業製錶商的智慧錶來了! Tag Heuer 的 1,500 美金 Android Wear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 One Max 中國版本曝光: 1.7GHz 四核、指紋辨識器與 LTE 支援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在各家手機廠商紛紛推出新一代高階機種後,大概剩下 HTC 還未出招了;不過被視為 HTC 接下來高階機種的 HTC One Max 的外觀與部份資訊已經在大陸先曝光,大陸的版本代號為 8088 ,將具備雙卡待機、 LTE 支援、 UltraPixel 感光元件、機背指紋辨識以及 1.7GHz 四核心與大陸主流的雙卡雙待等主要規格,至於價格預測會落在 800 美金左右。 新聞來源:新浪微博(1), (2)(需要登入), GSMArena 從資訊推測, HTC One Max 可能會使用與 HTC One 相同的 Qualcomm Snapdragon 600 1.7GHz 四
11 年前
是華為在台推出兩款萬元內 5 吋機,標榜四核與雙卡雙待這篇文章的首圖
華為在台推出兩款萬元內 5 吋機,標榜四核與雙卡雙待
華為今天在台推出兩款低於萬元的 5 吋螢幕機種,分別是照片左方較圓潤的 G610 以及照片右方較方正的 G710 ;此兩款機型強調擁有 5 吋大螢幕、四核心處理器以及雙卡雙待等主流機能,並且有著超越同級機種的規格。 G700 為搭配中華電信機型,單機建議售價為 9,900 元,九月下旬開賣;至於 G610 則是搭配遠傳電信,單機售價為 6,990 元,預計十月初開賣。 跳轉簡單介紹兩款產品。 G700 (照片右) 與 G610 (照片左)皆為 1.2GHz 四核心雙卡雙待機種,並且搭載 Android 4.2 系統搭配華為 Wmotion UI ,不過既然有達 3,000 元的價差,兩者在規格
11 年前
是MobileHero 通訊大賽 2013 開發者見面會現場報導這篇文章的首圖
MobileHero 通訊大賽 2013 開發者見面會現場報導
2013年開發者見面會,在9月3日晚上落幕。參加的人實在不少,上圖是還沒有開始位置就差不多滿了的情形。我自己要現場記錄的都差點沒位置了……。真誠說個感言,即便你不是開發者而是一般使用者,如果你對於產品開發有興趣的話(我指的不是這次主題app的開發,是泛指軟硬體開發),就應該來聽一聽,即便他們講的都是軟體面或是UI、UX之類介面的問題,但事實上可以獲得一些不錯的收穫(不過我不知道不是開發者能不能報名就是XDDDD,不過訊息出來真的要馬上搶,每次看到這演講,報名都嘛很快就額滿了,主辦單位很用心,找的人也都很強,像我自己是門外漢也都有一些收穫)。 剛剛那張圖大概看不出來有多少人,這張圖應該就很明顯了
11 年前
是三大電信取得之 4G 頻段特性與發展推測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何電信商可大膽預估 LTE 的普及率將快於 3G ?
隨著全球準 4G 技術 LTE 開始上路,可發現多數準備推出 LTE 技術的電信商都樂觀的預測 LTE 滲透速度將大幅快於當年 2G 轉 3G ;為何電信商敢如此大膽斷言,除了已經開通 LTE 的電信商的成果外,無論技術或是應用面也是可以推測出這樣的結論的。 從設備的成熟度來看,當年 2G 到 3G 的時間點,仍是功能型手機當道、智慧型手基礎於黎明時期,如果曾經歷過使用過功能型手機或是初期的智慧型手進行網路體驗,就回想起現以當時手機的網路體驗是相當難以讓使用者獲得良好的網路體驗的。 是故能發現,初期的 3G 網路有相當多的使用者並非以手機作為上網工具,而是使用 3G 網路卡,或是將手機充當 3
11 年前
是高通宣布自有品牌智慧錶 Toq Smartwatch ,主打 Mirasol 顯示這篇文章的首圖
從一雲多螢、萬物皆連網、數位第六感到智慧穿戴設備,打造一個以訊息為主的未來
昨天訪談高通行銷長 Anand Chandrasekher 時,曾與其詢問為何會推出 Toq SmartWatch 這款智慧穿戴裝置,他的回答是因為基於高通的數位第六感的概念。筆者回顧這幾年基於智慧手持設備的創新連接概念,從一雲多螢、萬物皆連網到數位第六感以及最近火熱的智慧穿戴設備,似乎一步一步的創造新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這些概念基本上是環環相扣,彼此之間都有相互依存的關係,而這些概念的共同目標,就是打造一個基於手機為中心的互連世界,並藉此提供使用者全新的手機使用體驗,筆者就每個概念簡單敘述並且做個總結。 跳轉繼續 一雲多螢可以有很多的詮釋方式,最初的概念是透過雲端運算,讓所有能上網的顯示終端
11 年前
是智慧手機 2.0 圓桌會議: LTE 帶來的是商機還是挑戰?這篇文章的首圖
智慧手機 2.0 圓桌會議: LTE 帶來的是商機還是挑戰?
在昨天智慧手機 2.0 的議程中,有一場針對 LTE 時代的商業模式與機遇為題的圓桌會議,由高通全球副總顏辰崴與中國中高階手機品牌宇龍酷派副總張光強、步步高 Vivo 副總施玉堅三者進行會談,這場看似針對 TD-LTE 的圓桌會談的卻是手機製造商在 LTE 世代所需面臨的挑戰,也可做為台灣手機廠商的借鏡。 對於中國市場的 3G 發展,可說是一個痛苦的歷程,因為當時中國選擇使用自主規格的 TD-SCDMA 作為 3G 標準,除了技術發展起步慢外,最終網路速度也低於另外兩種主流的 3G 國際標準。 但 TD-LTE 不僅發展時間點與 FDD-LTE 接近,並且技術成熟度、傳輸速度都與 TD-SCD
11 年前
是首款基於 QRD 平台的 TD-LTE 手機天語大黃蜂 4G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款基於 QRD 平台的 TD-LTE 手機天語大黃蜂 4G 正式發表
隨著大陸 TD-LTE 執照即將發放,大陸當地的手機廠商也紛紛摩拳擦掌準備推出能支援 TD-LTE 網路的手機,而在昨天長城會舉辦的 SmartPhone 2.0 高峰會上,高通與其 QRD 合作夥伴天語發表大陸第一款基於 QRD 平台的 TD-LTE 手機大黃蜂 4G 。 這款手機採用 5 吋 720p 顯示器,搭配高通 Snapdragon 400 應用處理器,屬於主流價位的產品,高通藉天語宣誓高通的 QRD LTE 方案已經成熟,且能因應不久後的大陸 TD-LTE 推出的熱潮。 延伸閱讀: iPhone 5C:鮮艷顏色全新系列 iPhone 14 個 iPhone 5s 必買理由 七個現
11 年前
是Xperia Z Ultra 紫色版即日開賣,搭中華電信方案 9 月 16 開跑這篇文章的首圖
Xperia Z Ultra 紫色版即日開賣,搭中華電信方案 9 月 16 開跑
雖然現在很多人關注 Sony Mobile 的焦點都轉到甫發表的 Xperia Z1 上,不過對於大螢幕愛好者而言, 6.44 吋的 Xperia Z Ultra 仍有它的迷人之處,然而喜歡紫色機種的人恐怕還一直在痴痴等待這個獨特色彩的推出時間吧?今天 Sony Mobile 正式宣布 Xperia Z Ultra 迷戀紫開賣,搭配中華電信方案則於 9 月 16 起跑,單機價格同為 22,900 元,中華資費方案與先前黑白二色相同,搭配 1,343 方案為 8,990 元。
11 年前
是智慧手機 2.0 圓桌論壇:打造高性價比的手機抑或是讓使用者決定其價值的手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智慧手機 2.0 圓桌論壇:打造高性價比的手機抑或是讓使用者決定其價值的手機?
智慧手機 2.0 高峰會的重頭戲之一就是上午邀請包括小米、 OPPO 、三星三家手機製造商與中天創域市場諮詢的圓桌論壇,這場以如何打造優秀的智慧手機為主題的高峰會可以看到各家對於優秀的智慧手機的不同詮釋角度,尤其 OPPO 提出打造價值價格比而非性能價格比的概念,恰好與小米為發燒而生的極致效能性價比觀念針鋒相對。 跳轉繼續 一開場,會議主持人商業價值主編張鵬先從這兩年的市場變化為引子,包括 Nokia 被併購、蘋果選擇在大陸召開記者會等事件,分別請四位來賓提出他們的看法。 OPPO 營銷副總裁劉作虎提到,他們兩年多前曾為了是否全面轉型生產智慧手機爭論不休,但想不到轉眼間,市場已經完全被智慧手機
11 年前
是中國移動: 4G 網路是行動通訊的基石,預計 2015 全面普及這篇文章的首圖
中國移動: 4G 網路是行動通訊的基石,預計 2015 全面普及
上午最後一場主題演講由中國移動副總經理唐劍峰進行主講,中國移動對於 4G 通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他們是準 4G 標準 TD-LTE 的領導性電信商,而中國 4G 執照也已經發放。中國移動的 3G 標準 TD-SCDMA 目前也在中國有 46% 的佔有率,對於中國電信來說, TD-LTE 的出現將扮演兩個重要的關鍵。 先回到中國的 3G 市場,目前中國 3G 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 9 成,其中 9 成又是智慧手機,故可說中國市場的智慧手機普及率已經相當高,然而乘載這些智慧手機應用的重要關鍵,就是行動通訊技術,次代技術 LTE 的出現,更是提高使用體驗並且能創造更多應用的基石。 TD-LTE 並
11 年前
友站推薦
Google Pixel 7 新功能:畫圈搜尋、強化 Pixel Watch 與 Call Screen
INSIDE - Mashdigi
Android 15 開發者預覽版來了!盤點新安全、效能和相機功能
INSIDE - Sisley
華為「鴻蒙系統」使用者破5000萬,年底目標調高到4億,挑戰Android霸主地位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ChatGPT Andriod 版最快下周發布!下載點在這,別載到山寨版了
INSIDE - Sisley
【Google I/O 2023】Android 也要 AIGC!生成手機背景、轉換 Google Message 訊息風格 
INSIDE - Jocelyn
確定了!Google I/O 2024 將在 5 月 14 日舉行,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美「華為禁令」暫緩90天 任正非:沒多大意義,政客低估了華為的力量
關鍵評論 - 羊正鈺
高通推出首款面向大眾市場的 RISC-V Android 晶片,與 Google 深度合作
INSIDE - Sisley
Google 推出 Android 自動封存功能 最高釋出約 60% App 儲存空間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