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華為下一款旗艦機 P9 將搭載雙鏡頭這篇文章的首圖
華為下一款旗艦機 P9 將搭載雙鏡頭
圖片來源: VentureBeat 華為 P 系列機種近年主打設計工藝,也漸漸在國際間展露頭角,而根據 VentureBeat 取得的資訊與照片,雖然設計與 P8 相似,但將搭載雙相機系統。 P9 的外型與 P8 看起來沒有太顯著的改變,一樣在機身後方的相機處有一大片白色,以及在機身後方搭載指紋辨識器,唯獨相機模組採用獨特的雙 12MP 相機,據稱可藉此提供光圈模擬,且 P9 的相機功能將是與德國徠卡共同合作調教的。 至於 P9 的硬體核心似乎沒有太顯著的升級,據稱標準版仍將使用與 Mate 8 相同的 Kirin 950 處理器,搭配 3GB RAM ,推測可能標準版仍是搭配 32GB 儲存
9 年前
是專注高質感產品線,華為 Mate 8 、 GR5 新機在台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專注高質感產品線,華為 Mate 8 、 GR5 新機在台推出
華為近幾年在全球布局相當積極,除了過往在歐洲市場外,也藉由與 Google 合作督Nexus 6P 突破過去以來被拒於門外的北美市場,而 P 系列與 Mate 系列也持續在設計上有所突破獲得不少好評,今天華為也宣布已經在全球銷售突破百萬的 Mate 8 ,以及新款的超值機種 GR5 。 Mate 8 標配版由遠傳獨家銷售,自 3 月 1 日在中華、遠傳推出,建議售價 17,900 元;GR8 建議售價為 8,990 元, 3 月 1 日於通路販售,中華電信、遠傳則於 3 月 15 日開賣 Mate 8 是 Mate 7 的後繼機種,以 6 吋螢幕融入約 5.5 吋的機身中,螢幕採用 NEO-I
9 年前
是今日新聞淺談:在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中,故障率最高的居然不是___而是三星這篇文章的首圖
今日新聞淺談:在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中,故障率最高的居然不是___而是三星
你有覺得手中的 Android 常常壞掉嗎?結果不是錯覺,美國 Blancco Technology Group 釋出的資料顯示,2015 年 10-12 月這兩個月中,光是故障的手機中,就有 85% 是 Android 機種,15% 為 iOS,在這 85% 中有將近三成是三星手機,其次才是聯想、Motorola 和小米,原來故障冠軍是三星,跟我原本以為的 HTC 居然不在名單上... -- 一張圖就能看到今天最重要新聞,這麼好康,不按讚嗎? 請幫討喜小姐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iluson.lu --看更多攪豬屎練肖話的 今日新聞淺談 傳送門討喜小姐粉絲團
9 年前
是<紀念碑谷動態版>你能心平氣和地玩完這遊戲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紀念碑谷動態版>你能心平氣和地玩完這遊戲嗎?!
(圖片來源) 這次要和大家介紹一款練功的遊戲!怎麼說呢?這款遊戲的規則非常簡單,只要避免球掉落或是破碎就行了,至於練功的點在哪?練好脾氣的,因為這真的不容易,不管在哪個部分失敗了都要從頭開始(對,他沒有要教你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的哲學)。 如果想挑戰個人耐心極限的就繼續看下去吧! (影片來源) 這次的遊戲一樣在FIISER平台就可以直接玩囉,搜尋欄輸入「Rolling Sky」或是「滾動天空」,進入細節頁面後馬上進入練功模式。 遊戲總共分為五個部分,難度也是逐漸增加,而五關總共會有20次機會,在遊戲結束的畫面會告訴你完成了這個關卡的百分之幾、收集了多少顆鑽石、還剩下幾次機會,最下方的剩餘球
9 年前
是白皮書顯示 Xperia X 與 Xperia X Performance 雙 SIM 卡版本將有 64GB 儲存空間這篇文章的首圖
MWC 2016 :Sony 發表新系列 Xperia X ,X Performance 、 X 、 XA 將於夏季推出
Sony Mobile 在 MWC 發表了全新的 Xperia X 系列,不同於先前 Z 系列以旗艦級的硬體規格但不同的螢幕尺寸作為差異化, Xperia X 則以 X Performance 、 X 以及 XA 三款不同規格、相同設計 ID 的機型構成一個不光只有尺寸差異的新系列。 補充: Sony 表示, Xperia X 系列是全新產品線,接下來將以 Xperia X 系列做為產品主軸,而未來 Z 、 M 、 C 等型號將不會再用於新機型,品牌方針是將產品型號通通歸納到 Xperia X 系列之下, X 系列也不排除還有型號分支;然而 X Performance 雖然是 X 系列中目前的
9 年前
是MWC 2016 :三星 Galaxy S7 、 S7 Edge 登場,具防水、螢幕恆亮與可擴充記憶卡功能回歸這篇文章的首圖
MWC 2016 :三星 Galaxy S7 、 S7 Edge 登場,具防水、螢幕恆亮與可擴充記憶卡功能回歸
(照片為 Galaxy S7 Edge ) 一如先前所洩露的外觀一樣, Galaxy S7 、 S7 Edge 的外觀設計真的與 Galaxy S6 大致相同,也同樣採用 3D 玻璃機背,主要在於把主相機的突出消除,現在機背也是完全平整;而除了硬體規格的升級之外,此次的 Galaxy S7 也加入 IP68 防水,同時也透過 HybridSIM 卡插槽設計(與第二 SIM 卡共用),把先前被一些消費者詬病取消掉的 microSD 卡擴充功能重新找回,此外螢幕也新增 Always On 功能。 Galaxy S7 、 S7 Edge 預計三月中旬上市 補充: ※台灣首場體驗會即將登場! 台灣三星
9 年前
是LG 宣布與 B&O 合作,為智慧手機帶來更好的音效這篇文章的首圖
LG 宣布與 B&O 合作,為智慧手機帶來更好的音效
照片為 B&amp;O Play H6 在手機硬體規格與基礎性能已經到了難差異化的現在,細部差異化成為手機廠努力的方向,拚螢幕、拚拍照、也拚音效, LG 自 V10 主打採用 ESS 的 DAC 晶片與放大晶片帶來更好的音質後,稍早又宣布與老字號的 B&amp;O 合作,為智慧手機帶來更好的音效體驗。 不過這也不是 B&amp;O 首度與手機廠合作,在功能型手機時代, B&amp;O 也曾與三星合作推出具備 B&amp;O 音效技術的手機,而目前的消費性電子市場中,華碩也是持續採用 B&amp;O 的 IcePower 擴大模組作為筆記型電腦的擴大方案。 新聞來源: GSMArena 你或許會
9 年前
是LG Stylus 2發布 機身更輕薄、手寫筆更精準這篇文章的首圖
LG Stylus 2發布 機身更輕薄、手寫筆更精準
繼稍早的 X 系列雙機,樂金今日(2/16)再度發表配備手寫筆的 LG Stylus 2。 LG Stylus 2 厚度 7.4mm,重量僅 145g,比前一代 G4 Stylus 更輕薄。手寫筆改採奈米塗層筆尖,比起橡膠筆尖的書寫體驗更加精準流暢,搭配支援 Pen Pop 與 Pen Keeper 等功能,可快速開啟筆記功能,並防止手寫筆遺失。LG St...
9 年前
是鎖定超值產品線? LG 將於 MWC 發表 X screen 與 X cam 兩款新手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鎖定超值產品線? LG 將於 MWC 發表 X screen 與 X cam 兩款新手機
圖片來源: GSMArena LG 除了要在 MWC 發表全新的旗艦機 G5 之外,還事先公布了兩款 X 系列的新手機,包括 X cam 以及 X screen ,而後者更採用了 LG V10 的子螢幕設計,從規格來與官方來看看, X 系列鎖定的應該是屬於中價位的超值手機市場,鎖定不追求高階機但在某些功能不妥協的。 X cam 採用 5.2 吋 FullHD 螢幕,採用 1.14GHz 八核心處理器, 2GB RAM 與 16GB 內建儲存,相機配置是其特色,採用了雙主相機配置,與傳聞中 LG G5 的規格一致,為 13MP 搭配 5MP ,前相機為 5MP 。 至於 X screen 採用
9 年前
是專為穿戴式設計,高通推出整合 X5 LTE 之 Snapdragon 2100 處理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專為穿戴式設計,高通推出整合 X5 LTE 之 Snapdragon 2100 處理器
雖然聯發科早已推出專為智慧穿戴所設計的應用處理器,不過在目前 Android Wear 陣營中仍以高通的 Snapdragon 400 為大宗,雖高通強調針對智慧穿戴的 Snapdragon 400 已經經過調整,不過畢竟不是專為智慧穿戴平台所設計,高通也在稍早發表一款為智慧穿戴所設計的處理器 Snapdragon 2100 ,強調降低能耗並縮減晶片體積。 Snapdragon 2100 預計今年下半年商用 新聞來源:高通 Snapdragon 2100 採用四核心 1.2GHz Cortex-A7 搭配 Adreno 304 GPU ,單就核心架構規劃比起 Snapdragon 400 效能
9 年前
友站推薦
Google 推出 Android 自動封存功能 最高釋出約 60% App 儲存空間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Android 15 開發者預覽版來了!盤點新安全、效能和相機功能
INSIDE - Sisley
高通推出首款面向大眾市場的 RISC-V Android 晶片,與 Google 深度合作
INSIDE - Sisley
【Google I/O 2023】Android 也要 AIGC!生成手機背景、轉換 Google Message 訊息風格 
INSIDE - Jocelyn
Google Pixel 7 新功能:畫圈搜尋、強化 Pixel Watch 與 Call Screen
INSIDE - Mashdigi
華為「鴻蒙系統」使用者破5000萬,年底目標調高到4億,挑戰Android霸主地位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美將「華為禁令」暫緩90天,任正非:沒多大意義,政客低估了華為的力量
關鍵評論 - 羊正鈺
確定了!Google I/O 2024 將在 5 月 14 日舉行,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美「華為禁令」暫緩90天 任正非:沒多大意義,政客低估了華為的力量
關鍵評論 - 羊正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