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少電競筆電愛好者而言,在今年 NVIDIA 推出 Pascal 架構的 GTX10 系列 GPU 後,隨後宣布筆記型電腦 GPU 將與桌上型 GPU 共享相同核心設計,不禁令人為之振奮,因為這意味著高階電競筆電與電競桌機的效能不再有顯著的鴻溝,同時也可在電競筆電開啟更多的特效,甚至執行 VR 內容。
技嘉今年也將旗下高階電競筆電陸續換上 GTX10 GPU ,這次也借到 15 吋機種 P55W v6 進行試用。而在先前 P55W v5 原是搭配 GTX970M 的機種,這次則換上 GTX1060 ,到底這樣的效能能夠帶來多大的升級感呢?
P55W v6 的外型與先前變化不大,仍是在漆黑的外殼搭配橘色的線條作為點綴,同時上蓋有著些許隆起的線條,算是在較為傳統的獨立顯示筆記型電腦機種外觀設計加入些許變化,藉此營造電競機種該有的特殊感;這款機種也保留了光碟機,雖然筆者認為近年光碟機的使用率不高,不過仍有些朋友相當堅持要具備光碟機。
主要的機身 I/O 配置在兩側,機身顯示燈與 SD 讀卡機則位於前方;畢竟是搭載中高階獨立顯示的電競機種, I/O 也算是豐富,提供 3 個 USB 3.0 ,一個 USB 3.1 Type-C ,也具備一個 HDMI 2.0 、 D-Sub 以及 RJ45 乙太網路。
打開上蓋後, P55W v6 雖然不若一些高階電競機種採用的 RGB 發光那麼華麗,不過仍搭載全尺寸含數字區的白光鍵盤,但僅有兩段發光機制是稍微可惜了一點,另外在揚聲器的金屬網與開關鍵的設計相較先前筆者測試過的 P37X 來的有質感。 至於觸控板位置略為偏右,左右鍵採隱藏設計,不過筆者認為會使用電競機種通常會外接滑鼠就是...
由於主打電競,鍵盤仍採用傳統的較長行程設計,畢竟電競機種雖也吹起輕薄風氣,但由於散熱機制的關係仍不可能像無獨立顯示卡機種那麼輕薄,也沒必要為了跟風而採用短行程鍵盤, P55W V6 保留了原本的 2.2mm 行程孤島鍵盤設計,打字的手感仍相當不錯。
規格方面, P55W v6 採用了 Full HD 的 IPS 霧面顯示器,但可透過 HDMI 輸出 4K 解析度,處理器則搭載 Core i7-6700HQ ,晶片組為 HM170 ,搭配 16GB DDR4 ,可擴充到最高 32GB RAM ,儲存採用 SSD 搭配大容量高速硬碟,為 128GB M.2 SSD 與1TB 7,200rpm 硬碟;基本的規格與 P55W v5 差不多,關鍵在於此次將 GPU 更新到 GTX1060 6GB 。
過去由於發熱的關係,筆記型電腦的 GPU 雖在型號與桌上型相近,但本質卻是不同的,後方多了一個 M 字,核心也減少許多,效能僅有桌上型版本約 7 成左右的實力,過去筆電版 GPU 的型號僅是作為分級;直到去年, GTX1080 開始塞進高階電競機種後,才首度讓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的效能趨近,不過由於製程關係,搭載 GTX1080 的筆電散熱結構相當複雜,且也較為耗電。
即便前一代 P55W v5 已經使用 GTX970M ,不過當時的效能相較桌上型的 GTX970 仍低了些許,最多僅有 GTX960 附近的水準,即便是搭載 GTX1080M 的 P37X v5 ,也無法達到 VR 測試的低標。乍看下搭載 GTX1060 似乎比起先前還降了一階,不過別忘了 P55W v6 搭載的可是具備完整架構的 GTX1060 。
到了 GTX10 世代,由於架構與製程等的提升, NVIDIA 做出重大的決定,就是取消針對桌上型、筆電 GPU 的 M 版區分, GTX1060 、 GTX1070 與 GTX1080 皆可在降低時脈的限制下將完整的架構原封不動的裝進筆電;這對於筆電的效能是相當驚人的突破,因為 Pascal 架構光是平均效能就比起 Maxwell 提升不少,更不用說相較於筆電版本的效能落差。
在各類測試項,受限於筆記型電腦的處理器效能與桌上型仍有些許落差,以及用於筆記型電腦的 GTX1060 時脈比起桌上型略低,整體效能仍較選用同世代桌上型 i7 處理器搭配 GTX1060 低一些,不過以對比前一代平台筆記型電腦的效能已經是飛躍性的突破,也不用說輕鬆通過 VR 所需的效能測試。
對於開始導入 GTX10 系列的高階電競筆電來說,在筆電上體驗 AAA 級遊戲並開啟大量的特效已經不是緣木求魚,不用再受限於可移動性而無法體驗到遊戲最好的影像品質; P55W v6 算是在這波 GTX10 系列的新電競機種中較為平價的,但在性能也不因此打折。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