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簽下離婚協議仍各自放話的怨偶,談蘋果 Apple Silicon 與 Intel Core 的性能之爭

2021.02.11 03:00PM

蘋果在 2020 年宣布將逐步終止與 Intel 的長年合作,未來全面改以基於 ARMv8 指令集自研的 Apple Silicon ,這也是蘋果於 PC 領域放棄 PowerPC 架構改為主流 x86 架構後再度更換架構,而在去年底蘋果宣布首顆 PC 級 Apple Silicon " Apple M1 "推出後,砲火直接指向過往合作夥伴 Intel ,直指 Apple M1 出色的效能表現是蘋果堅定改以自研的關鍵,當時適逢 Intel 即將宣布執行長交棒,故並未在第一刻發難,但隨著 Intel 於今年 CES 宣布新執行長人選後,近期也找上全球指標性媒體公開調研表示 M1 不足之處,雙方隔空交火看似熱鬧無比,然而無論對雙方或消費者而言,蘋果與 Intel 的相互比較意義不大,嚴格來說更像是一對簽下離婚協議書但還沒生效的怨偶隔空喊話。

▲以 M1 當前的表現確實驚豔,不過別忘了這是蘋果長達十年的旅程結晶

在兩者以效能隔空交火的情況,雖然看似一方在特定的領域都有出色的成績,不過事實上一手包辦軟硬體架構的蘋果,一但決定核心硬體改為 Apple Silicon 後,消費者在兩年的過渡期結束以後,也不再有機會能夠買到 x86 架構的 MacOS 設備、無論是 Intel 或是 AMD 都一樣沒機會,以蘋果的立場,此次拿一年前 10 代 Core 當砲灰,旨在向外界證實藉由軟硬整合與精湛的設計與生產工藝,蘋果棄捨 x86 改為自研 Apple Silicon 是一條正確的康莊大道 ;確實從 Apple M1 當前的表現,以當前的產品售價與展現的效能皆比競爭對手出色,從初步的印象,蘋果選擇揮別 Intel 看起來相當合情合理。

▲ Windows 體系的開放生態使設備型態多元,但同時 Intel 也得面臨同為 x86 架構的 AMD 的挑戰

至於 Intel 則是抨擊蘋果 M1 在出色的效能背後並未有全面性的表現,畢竟 M1 雖是 Apple Silocon 長達十年的計畫,但畢竟甫正式推出不久,雖然蘋果已經鼓吹軟體業者如 Adobe 推出新通用架構軟體,不過畢竟不是所有軟體開發商都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與傳統應用程式的相容性仍有些許問題,從軟體面雖可藉由 Rossetta 2 實現 x86 模擬相容,但截至目前為止仍有特定應用還未達完善,有趣的是 Intel 提到蘋果一手包辦硬體設計的結果就是讓消費者別無選擇,甚至現在透過加密技術限制消費者無法輕易置換內部儲存,相較之下 x86 與 Windows 生態鏈則提供消費者豐富的產品型式與效能,只看 Intel 的說法好像 Intel 也沒說錯。

但如果細讀雙方的說法,再回想兩邊的生態鏈型式,其實與其說是性能之爭,不如說是生態鏈之爭,往後的蘋果在斷絕與 x86 的關係後,是一個自手機、平板到 PC 的軟、硬體皆一手掌握的生態圈,要加入這個蘋果生態圈,就只能從蘋果給出的產品類型挑選合適的設備,無論 Apple Silicon 效能是好是壞、效能是否合乎使用皆別無選擇;反過來看 Intel 與微軟生態,有著豐富的設備型態與效能組合,甚至討厭 Intel 還可以選擇 AMD 平台,但反過來若需要使用的是 MacOS 平台的應用, Intel 處理器未來就無法使用正式的手段安裝 MacOS ,往後的未來, Intel 與蘋果的硬體本身會越來越接近平行線。

▲ M1 平台至今仍有些軟硬體相容問題,例如外接 Thunderbolt 3 eGPU

畢竟從消費者的立場,硬體效能固然有相當的重要性,但作業系統平台本身更是重要的關鍵,除了使用者習慣以外,有些環境(如企業管理需求)就非得使用特定的作業系統,或是特定應用在某些作業系統執行效率明顯穩定與出色,尤以專業使用者甚至會選擇同時擁有複數的作業系統與設備解決不同領域的問題(像是工作使用 MacOS 設備、遊戲娛樂則選擇 Windows PC ),效能數據甚麼的反而是在決定系統平台後才會開始考量。

從長遠的角度,蘋果喊出 2 年計畫後,也不要想著蘋果會忽然在這兩年宣布取消 Apple Silicon 轉移計劃,畢竟為了現在的 M1 ,蘋果已經沉潛近 10 年的光陰,選在此時宣布全產品轉移 Apple Silicon 肯定有十足把握,相較 x86 與 Windows 設備商多半在半導體仰賴外援,隨時都可能見風轉舵(例如近年各廠對 AMD 投入的資源明顯增加),蘋果的計畫一但確立就不可能回頭。

▲單看 M1 固然出色,然而是否購買 M1 產品還要考慮到背後的 MacOS 與設備設計型態是否合乎需求

從筆者個人的立場,也覺得此次搭載 M1 的 MacBook Air 相當經濟實惠,但筆者若選擇 M1 版 MacBook Air 絕不會單純是為了 Apple M1 的效能,而是為了在軟硬體搭配後的整體表現;換個角度想,筆者長時間使用 Windows 平台的原因是因為使用習慣與需求已經建立,同時常用軟體確實在平台也流暢穩定的運作,雖然看起來 M1 版 MacBook Air 出色,然而實際的考量仍是當前的使用習慣與需求 M1 版 MacBook Air 能否使命必達。

▲ Intel 回擊蘋果較像是為了一吐被拿來當炮灰的怨氣,但當前 Intel 仍得面對 AMD 在 Windows PC 持續攻城掠地的嚴峻挑戰

這次蘋果與 Intel 雙方在效能的互槓對消費者看似爽快,卻也沒提到雙方的生態圈已經是兩個不再交集的圓圈,不過如果從客觀的角度, Intel 當前真正的敵人本不該是蘋果,而是與其在 Windows 平台競爭的 AMD (還有微軟想扶持但還看不到起色的高通 Snapdragon on Windows 10 計畫),但恐怕是不甘被蘋果為了吹捧 Apple Silicon 的威能當成砲灰,才宛如吐苦水一樣的進行回擊。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1 天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18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19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18 個小時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1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