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必裝的台灣社交距離App 原理是蘋果、Google與藍牙聯盟合作的接觸通知技術

2021.05.03 05:31PM

蘋果、 Google 與藍牙聯盟早在去年 4 月 10 日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後就推出武漢肺炎接觸追蹤技術,或許是由於台灣相較其它國家一直都是相對平安,台灣政府機關並未在此技術推出後馬上推出對應的 App ,直至最近由於相對高風險的航空業導致本土疫情再起,才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推出「台灣社交距離」,雖然一年前已經介紹過此項技術,不過應該不少人已經忘了,此次也藉由台灣社交距離 App 上線再簡單的介紹這項藍牙規範。

完整介紹可見先前報導:蘋果與 Google 一同推廣的武漢肺炎接觸追蹤技術是甚麼,透過藍牙聯盟成員的筆記幫大家了解

台灣社交距離App下載:

▲接觸史追蹤技術是基於藍牙低功耗的廣播與趨近技術,並強調去個人化資訊。

由蘋果、 Google 與藍牙聯盟共同推出的技術稱為 Contact Tracking 技術(暫譯接觸史追蹤技術)是一項基於藍牙低功耗技術的應用,需要由當地政府機關開發搭配的 App 才能發揮作用,但實際上自去年 4 月後的 Android 與 iOS 更新已經預先把此項機能添加到設備當中,而台灣也隨著此次推出台灣社交距離 App 得以正式啟用。

▲台灣社交距離 App 是基於蘋果、 Google 與藍牙聯盟三方的規範與協議。

接觸史追蹤技術並非定位技術,而是透過藍牙低功耗的趨近偵測與資料廣播特性,藉由定期收發去個人化標籤訊號的方式,作為記錄各個裝有 App 的使用者之間接觸的資訊。此項技術將偵測與紀錄約 10 公尺範圍內的藍牙標籤訊號,藍牙標籤自動再 15 分鐘進行亂數變更,同時僅保有曾經接觸的紀錄,並不包括人、地等資訊。萬一發生確診或是疑似確診的情況,按下通報後將會通報曾與其在特定地點接觸過的用戶,不過雙方無法從推播資訊得知接觸的時間、地點與人物。

此項規範的用意是希望能透過現代人幾乎不離手的手機與藍牙技術,在保護個人隱私權的前提下,能夠作為使用者是否接觸過患者的依據,同時又建立在不曝光相關資訊,僅告知是否曾接觸患者,避免造成公眾恐慌與獵巫行為。

照片中提到了16:54、以: V 0100%、LINE,包含了媒體、在線廣告、產品、牌、媒體市場

▲比較奇特的是使用者可自行上傳隨機 ID ,筆者是不敢亂按所以未確定有沒有進一步的防堵機制避免被濫用。

值得注意的是藍牙低功耗的特性與傳統藍牙不盡相同,只要使用者同意台灣社交距離 App 的權限後,即便手機關閉藍牙功能,藍牙低功耗仍會主動且定期喚醒進行資料交換,完成資料交換後就會再度休眠,安裝的使用者不必擔心藍牙功能被關閉的情況,除非裝置的藍牙模組已經損毀。

雖然筆者認為台灣在此時才正式推出此功能稍嫌晚了點,不過遲到總比不到好,要能使接觸史追蹤技術能發揮作用,也需要使用者主動安裝台灣社交距離 App 才行,基於公眾安全的角度,也希望手上持有能相容此技術的裝置,也能主動安裝這項 App 作為未雨綢繆、自我防護的手段。

7 則回應

  • Ingrid Lu
    2021-05-15
  • 患者沒裝就沒用了?
    2021-05-12
  • 如果加入了染病患者的移動路徑作參考
    應該會一路上響不停
    2021-05-12
  • 借分享,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2021-05-12
  • 借分享,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2021-05-12
  • why not 4G? but (外包某IoT案用)bluetooth proximity check...not complaint, just for "clarification"... 這種"國王的新衣"愚弄知識粉絲剛好!評論道:"自欺欺人的app,確診者不發布,又有何用,真以為安裝了就會萬無一失嗎,就可掉以輕心嗎?觀念宣導不夠,反而容易因誤解而造成疫情破口,再者,也沒看到針對重要評論在回覆,這就是我們天龍政府轄下公家機關的辦事方式嗎,請問這是胎死腹中的無用app嗎?還有在啟用嗎?"
    2021-05-04
  • why not 4G? but (外包某IoT案用)bluetooth proximity check...not complaint, just for "clarification"... 這種"國王的新衣"愚弄知識粉絲剛好!評論道:"自欺欺人的app,確診者不發布,又有何用,真以為安裝了就會萬無一失嗎,就可掉以輕心嗎?觀念宣導不夠,反而容易因誤解而造成疫情破口,再者,也沒看到針對重要評論在回覆,這就是我們天龍政府轄下公家機關的辦事方式嗎,請問這是胎死腹中的無用app嗎?還有在啟用嗎?"
    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