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在CES 2025的重頭戲雖然是新一代消費級顯示卡GeForce RTX 50系列,然而還有一項不容小覷、且令人引發各種遐想的產品,即是桌上型AI超級電腦計畫Project DIGITS所搭載的NVIDIA GB1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雖然NVIDIA將Project DIGITS包裝成DGX系統的迷你版,不過可別忘了若從NVIDA執行長黃仁勳手中拿出的晶片樣品尺寸,幾乎等同於可用在筆電的晶片大小,而且當中Grace CPU還是跟曾有野心進軍Windows on Arm、還與NVIDIA一起展示過基於Arm處理器與NVIDIA GPU的遊戲Chromebook的聯發科。
▲Tegra最終淡出消費性市場,但當時留下的資源則轉化到其它領域繼續發展
NVIDIA在多年前曾以Tegra平台試圖進軍Windows PC裝置,不過當時的環境以及微軟的心態最終使計畫停擺,加上難在手機有所突破,NVIDIA後續宣布退出消費級SoC開發。然而NVIDIA卻並非因此退出基於Arm CPU的SoC計畫,當前的Jetson、自駕車平台還有協助任天堂Switch開發的客製化處理器都可視為當時Tegra所留下的遺產的延續。
GB10是一款採用基於Arm架構的Grace CPU搭配NVIDIA Blackwell GPU的Superchip平台,採用小晶片設計將兩個Chiplet以NVLink-C2C技術連接成一個SoC,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手中拿出的晶片尺寸約略為當前高階處理器的大小,但這些都不算特別重要,重要的是GB10採用的是小晶片架構。
▲GB10是採用小晶片設計,這也意味著在配置有許多彈性
2025年對於NVIDIA重返Windows on Arm裝置會是個不錯的契機,因為微軟由於蘋果陣營的壓力終於(比較)認真看待Windows on Arm,且與高通慢慢的改善系統最佳化與相容問題,除了Grace CPU是基於Arm指令級的架構,Blackwell GPU也勢必相容X,此外對於NVIDIA,軟體驅動剛好又是它們所擅長的領域,只要微軟願意開放高通以外的廠商,NVIDIA等同已經手握一張快速通關票。
雖然乍看下Project DIGITS售價高達3,000美金,已經超越一般主流市場筆電的範疇,不過別忘了Project DIGITS裡面除了GB10晶片還有許多高價的組件,包括高達128GB的LPDDR5X記憶體,4TB的SSD,NVIDIA ConnectX網路晶片等,都是一般消費級產品所不需要的規格,也就表示要簡化為消費級平台,GB10可以改搭配32GB記憶體、1TB SSD即可,只要價格不要高於Intel的Core Ultra 200V一切都好說。
▲3,000美金的Project DIGITS看似不便宜,但別忘了這可是搭配128GB記憶體、4TB SSD與ConnectX晶片的價格
此外由於小晶片架構可提供更彈性的架構組合,NVIDIA與聯發科可依據終端裝置所需的實際性能、能耗等以不同核心的CPU、GPU進行組合,諸如將CPU從20核心降到16核心、12核心、8核心,以及調整GPU的性能,甚至亦可將後續入門級Blackwell的GPU晶粒直接整合,就能挑戰AMD在CES所公布的Ryzen AI Max平台。
不過對NVIDIA而言,最重要的還是為什麼要重返Windows on Arm的消費級裝置的動機,當時就是由於看到Tegra難以在Windows與Android消費市場突圍才宣布退出,當前的環境真的是適合而且成熟的嗎?不過對於NVIDIA而言,由於Intel與AMD正設法降低行動平台需要搭配獨立顯示的比重,加上蘋果M系列處理器也有著不錯的表現,為了對這些長期握有CPU資源的產業對手「反將一軍」,或許就是黃仁勳再戰Windows on Arm的好理由。
總之,依據近期NVIDIA相當看重台灣市場,說不定在COMPUTEX 2025就會看到黃仁勳登高一呼宣布相關消息。倘若成真,與NVIDIA合作緊密的聯發科勢必又會再次受益,至少從GB10的Grace CPU是與聯發科共同開發、行動平台也需要搭配Wi-Fi與藍牙,NVIDIA首選的夥伴勢必又會是聯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