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C在2025年5月邀請媒體參加的活動不僅體驗集結台灣廠商技術的Level 3等級自動駕駛技術,也一併分享ARTC因應新一代車輛的法規、品質與趨勢需求設立的測試及驗證,包括智慧駕駛技術當中的車內駕駛行為偵測系統驗證,電子後視鏡驗證與車載平台與車輛共振驗證;有趣的是具有針對汽車級振動與噪音測試場域的ARTC也不僅只獲得汽車產業的青睞,同時還是協助許多台灣伺服器廠商整機系統設計的幕後幫手,多家伺服器大廠為了符合客戶對於能源效率、運轉噪音及振動等需求,紛紛找上ARTC協助,也是令人聯想不到的業務。
結合假人、六軸振動與模擬光源提供可重現的AI駕駛行為偵測系統測試
▲這個可不是賽車模擬器,而是模擬駕駛人行為的AI駕駛行為偵測系統測試平台
▲由具備表情與頭部移動的假人乘坐在6軸平台,可搭配模擬車輛轉彎進行擺頭以及模擬車輛傾斜
在先進輔助駕駛系統當中,除了針對車輛本身的駕駛輔助以外,車輛產業也希望透過針對駕駛行為的檢測降低駕駛因分心或不可控因素影響行車安全的情況,尤其近期許多事故肇因於駕駛分心或是突發疾病,也使得這樣的安全輔助系統成為話題;ARTC針對智慧座艙當中的駕駛行為偵測系統也規劃一套顧及相當多情境的封閉環境測試平台;至於為什麼要利用封閉環境進行驗證,最重要的還是要具備事件與情境的可重現能力,故這套平台還進一步結合6軸模擬車輛的轉向、振動,還有利用模擬自然光的方式測試系統在逆光、夜晚等極端情況能否維持正常。
▲可模擬駕駛分心,並能透過模擬光源驗證系統在不同光源環境能否正確判斷
這套系統乍看下很像一套賽車模擬器,不過不同的是上面做的是一個可以模擬人臉表情的機器人,透過ARTC制定的一套模擬駕駛人如轉頭、閉眼、眼神脫離駕駛視野等行為,結合前方的投影螢幕以及底下的六軸模擬器,輔以外部照射的光源板,就能夠再一定的程度重現一套具備完整情境的駕駛環境,使測試不用受到天候影響與時間影響,也不需由真人駕駛一邊開車還要一邊演出各種駕駛情境。
因應電子後視鏡法規的驗證測試環境
▲數位後照鏡的驗證系統包括許多測試項目,此次展示環境是驗證影像系統的對比能力(註:中央是模擬後方車輛頭燈的點光源模擬器)
雖然現在坊間有許多電子後視鏡產品,不過僅是等同將車外攝影機的影像轉換到車內的螢幕,許多都未在真實環境進行測試,故消費者體驗也產生許多問題;然而隨著汽車產業開始將電子後照鏡列為選擇配備或標準配備,交通部也把電子後視鏡列入法規;ARTC也因應需求在燈光實驗室以台灣及國外的法規打造驗證環境,透過高性能相機系統模擬肉眼,並包括對結合傳統後視鏡的虛實整合型後視鏡進行傳統後視鏡性能及電子後視鏡的混合驗證。
▲ARTC刻意放置上方性能較差的對照組比較差異
▲在惡劣條件下可看到對照組的光線已經暈開,下方高性能電子後照鏡則仍可看到相對正確的光點
▲利用16MP的工業相機模擬人眼檢視電子後照鏡的效果
在電子後視鏡的驗證環境具備模擬各種自然光的環境,並逐一針對影像清晰度、對比、系統延遲進行關鍵測試,其中最重要的是仿間產品多半缺乏的放大率要求,因為不少電子後照鏡產品為了容納更廣的視野採取比傳統後視差異甚遠的放大率,倘若為虛實混合式後視鏡,容易導致駕駛誤判相對距離,故ARTC的測試項也包含對放大率的驗證,確保在合規測試下的電子後視鏡的體驗與品質,並協助相關業者開發可靠的產品。
從車輛振動噪音到AI伺服器噪音檢測
▲此環境原是機車噪音測試環境,搭配新設備後則可應用於儀表板的共振檢測
▲透過聲音相機可將振動噪音源加以可視化,加速找出共振源提升產品品質
此外,ARTC也將傳統針對機車與汽車的無響室環境進行產業升級與延伸應用,搭配新一代的模擬測試平台以及聲源相機,分別能應用於車用儀表板的機構共振檢測與AI伺服器的噪音與共振檢測;原本主要是針對機車的噪音與共振檢測無響室,透過搭配車輛行走的振動模擬器,現在可在20dB的背景噪音驗證寬180公分以內的儀表板及中控台系統的共振,並透過振動噪音的可視化,協助客戶找出共振源,提升車輛座艙內的寧靜度。(備註:老前輩表示該場域也是當年裕隆Cefiro其中一支強調寧靜的廣告的無響室)
▲由於ARTC具備足以容納最高3公尺的汽車級無響室,近期也成為許多台灣AI伺服器檢驗噪音的實驗室
另外原本針對汽車噪音的大型無響室由於具備容納3公尺級設備,也成為許多AI伺服器廠商在開發機架系統的測試場域;ARTC提到雖然各國沒有明訂伺服器的運轉噪音或振動限制,但由於包括亞馬遜、Google等大型伺服器客戶對於能源效率、環境永續等要求,會希望客戶能針對伺服器與機架系統進行噪音與共振的驗證,然而一般企業的無響室多為針對伺服器主機尺寸規模,無法因應動輒2公尺級的大型機架測試,在偶然的機會ARTC就與伺服器產業牽上線,現在是台灣伺服器產業相當仰重的測試場域。
▲ARTC的場域不僅空間夠大,還可提供符合AI伺服器需求的高壓電與液冷循環環境
在AI伺服器的共振及噪音測試需求,不僅只是測試AI伺服器本身運轉的共振情況,還包括尋找系統散熱系統在怎樣的情況可兼具效能、效率與低噪音,同時還能一併針對像是吸音及減振材質的效果、安裝的位置等進行評估,同時ARTC還具備包括380V、250V及220V等高壓電以及提供可兼作為水冷式充電樁水冷系統的液冷循環系統,ARTC也成為台灣發展AI伺服器的幕後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