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7tutorials)
一位羅馬尼亞的使用者在 7tutorial 發表一篇文章,關於現在的瀏覽器那個最能有效延長筆電的電池續航力,這位老兄測試的結果,是 IE9 (Internet Explorer 9)勝出,其次則是 Opera 11.62。
他的測試平台是 HP Pavillion dv7(Intel Core 2 Q9000 與 ATI Mobility Radeon HD 4650) 與乾淨只安裝驅動程式的 Windows 7,電源計畫是設定成省電模式,重覆跑 Futuremark 的 Peacekeeper(瀏覽器測試),最後的結果,就如上圖。其中,他還安裝了 Windows 8 消費者預覽版,順便測了 IE10 Beta,沒想到 IE10 Beta 竟然拿到第一,但因為 OS 環境不同,故未把結果正式納入。
現行的瀏覽器,效能與省電兼具的就是 Opera,而 Chrome 瀏覽器雖然效能最好,但是耗電也最兇,作者還提到測試過程相當不穩定,當掉好幾次後才跑完,至於 Firefox 11 就......
6 則回應
( 本文已自行刪除 )
科妹還在嗎? :(
這很有趣
這反應出每家瀏覽器的設計思維
先說 chrome
chrome 每個頁面都是獨立的 process 所以按照目前作業系統與CPU的設計,瀏覽速度會是最快沒錯,因為每個 process 都可以搶到資源來用,所以 cpu, ram 常常會吃很大,自然就會耗電。
firefox
傳統就是吃 ram 吃很大,這樣在切換分頁才會順暢,因為每頁都塞在 ram 裡面,但是因為只有一個 process 所以當你把 firefox 縮到工作列,或是在打 word 時,久了之後 OS 就會 GC 一些 RAM 回來,所以再度把 firefox 拉起來的時候會頓一下
ie
ie9 基本上已經快很多,如果不是在上跑分網頁的話,是感受不到慢太多,但是 ie9 還是保持了 ie 的傳統不常用的分頁 ram 會退回給 main thread 所以常跟 os 要 ram 的操作不會太多,當然會省電,但是缺點就是如果分頁太多在切分頁的時候會頓一下
opera
基本上就是 firefox 跟 ie 的綜合體
至於作者提到
因為 google 很有錢,google 員工都用 16g 的 ram, 8 core 的 cpu,所以 chrome 就設計成有多少資源吃多少,為了成就快...
題外化根據我自己的經驗
在 32bit 的作業系統還是用 firefox 會比較好,這樣 browser 的 process 才不會搶到我的 eclipse ...
I Love Android
http://wiki.cheyingwu.tw/Android
不應該算 average score,應該算 total score。
舉例來說,可能瀏覽器 A 可以用到 4hr、瀏覽器 B 只有 3hr,但是瀏覽器 A 總共只有完成 100 次測試平均 800 分(總共 80000 分),瀏覽器 B 完成了 200 次測試平均 1000 分(總共 200000 分)。
要考慮,一般瀏覽網路的使用習慣是「輸入網址 => 網路下載 => render => 發呆等到下次輸入網址(或有 event 發生)」。
如果 user 必須一直等 render,那麼單位時間內能完成的工作就會減少(耐心也會下降)。
所以說... 嗯,沒錯,你用 IE9 可以瀏覽比較久,但是每次瀏覽也都要等比較久。
(所以叫 IE 久?)
所以說... 嗯,沒錯,你用 IE9 可以瀏覽比較久,但是每次瀏覽也都要等比較久。
(所以叫 IE 久?)
IE9 → IE久
IE10 → IE...呃......
只能說中規中矩的FX
想不到IE9這樣威阿?是因為沒有消耗太多記憶體贏過CHROME?
還是少很多外掛,贏過FX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