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科技生活 Google 告訴你「人能活到500歲」?不信請看這個實驗 近日,Google 風險投資合夥管理人 Bill Maris 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受益於醫學持續進步,人類可以活到500歲。對生命科學的未來,Maris 充滿憧憬:“20年後,化療將會像使用電報一樣原始。”有報導稱,這位40歲的風投家在2015年的投資預算為4.25億美元,他想將其中大部分投到醫療保健公司。他對彭博社說:“生命科學領域如今確實掌握了可靠的工具,能夠實現你敢於想像的任何事情。我只是希望能活得足夠長壽。”Maris 認為醫療保健的未來不可限量,在採訪中他特意做瞭如下闡釋:二十年前還沒掌握基因技術時,我們只能用毒藥來治療癌症。現在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可以對乾細胞進行逆向工 虎嗅 10 年前
產業消息 Samsung SONY Linux APPLE Braun pulsar gear Pebble smart watch Android Wear 智慧型裝置 Apple Watch 精工電視手錶 Data-2000 Sinclair MessageWatch Emergency Watch Fossil Palm Pilot 微軟 Spot Forerunner GPS Nike+ Fuelband 圖說智慧型手錶風流史,來看 Apple Watch 的前輩們 虎嗅網: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智能手錶也不是最近才發明的。關於Apple Watch的討論正酣,一定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和創業團隊也在打智能手錶的主意。回顧下智能手錶的發展歷程,正是時候。本文轉自網易科技,原標題為《買買買!智能手錶的風流史》,虎嗅編輯後發布。蘋果公司在最近召開的春季發布會上公佈了Apple Watch的細節信息以及具體的上市時間,與iPhone和iPad一樣,儘管Apple Watch是史上最受關注的新款智能手錶,但蘋果卻並不是首家推出此類產品的廠商,而已經推出多款智能手錶的三星和索尼也不是。實際上,首款智能手錶要追溯到1927年,同時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已經出現過一次較大規 虎嗅 10 年前
新奇搞笑 主角斯諾登:《第四公民》摘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關於這部片子你了解多少? 美國洛杉磯當地時間2月22日晚,北京時間2月23日上午,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正於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以斯諾登為主角的紀錄片《第四公民》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現場人們調侃說,主角斯諾登遺憾沒能到場,因為某些顯而易見的原因。《第四公民》片長超過110分鐘(官方網站:https://citizenfourfilm.com/)。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諾登早期與柏翠絲郵件溝通時使用的匿名代號。2013年6月,當柏翠絲第一次飛往香港與斯諾登見面的時候,她隨身攜帶的攝像機也真實記錄了當時的場景。影片高度還原“棱鏡門”事件始末,為觀眾真實揭秘身處漩渦中心的愛德華·斯諾登。斯 虎嗅 10 年前
產業消息 AI 超人工智能帶來的是,世界盡頭還是冷酷仙境?(AI革命下篇) 虎嗅注:本文原載於英文網站Wait But Why,文章內容來自原文作者Tim Urban的兩篇文章:《The AI Revolution: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和《The AI Revolution: Our Immortality or Extinction》。文章由知乎@謝熊貓君翻譯。由於篇幅較長,文章分為上下兩篇編髮。上篇在此。本文是下篇,討論的東西看似是想像層面,但依照上篇論述,他的到來不會太遠。即超人工智能的到來:1.什麼時候?2.將會是地獄還是天堂?人類會滅絕還是永生?3.隔壁老王秒殺人類,殖民外太空的寓言故事。4.我們或許應該準備點什麼?聽起來未 虎嗅 10 年前
產業消息 AI 比爾蓋茲 為什麼霍金、比爾蓋茲這些大佬們,讓我們警惕人工智能?( AI 革命上篇) 虎嗅注:本文原載於英文網站Wait But Why,文章內容來自原文作者Tim Urban的兩篇文章:《The AI Revolution: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和《The AI Revolution: Our Immortality or Extinction》。文章由知乎@謝熊貓君 翻譯。由於篇幅較長,文章分為上下兩篇編發。 本文是上篇,主要從三個層面依次遞進論述:1.歷史會呈指數發展,人工智能對歷史的改變會很快到來。2.人工智能是什麼,現在的人工智能發展水平如何。3.我們可以按照怎樣的軌跡發展人工智能。當人工智能發展到人類腦殘水平時,他就可以自我發 虎嗅 10 年前
產業消息 fcc 網絡中立 美政府通過「網絡中立」法案:不得封阻、不得限速 美國當地時間26 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 以3 票贊成、2 票反對,通過“網絡中立化”提案,正式投票通過了保護“網絡中立”的提議,本次提案具體的公文將在之後幾週後發布,並在發布後60 天生效。該法案是近20 年來對互聯網業做出的最大監管整頓,預計將會引發互聯網公司一系列的法律訴訟,恐怕需要花上幾年時間才能解決。FCC 的新法案很有可能會促使網絡服務提供商們開始尋求法律途徑。這項新規的重點內容是保護互聯網的“開放性”:即不得封阻、不得限速、不得設置付費優先(如圖)。不得封阻(No Blocking):寬帶服務提供商不得封阻用戶對於合法內容、應用程序、服務、或無害設備的訪問;不得限速 虎嗅 10 年前
產業消息 幕後故事:貝索斯主導的亞馬遜手機為何失敗? 注:原文來自 FastCompany,虎嗅編譯。“到底特麼是怎麼回事?”這是十二月初曼哈頓中城寒冷的一天,亞馬遜CEO 傑夫•貝索斯還沒有在台上就坐,參加群訪的人們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了各自的問題。這是一個本次科技大會四百名參會者每個人都已經談論過的問題,儘管如此,場面仍舊很尷尬。貝索斯含糊其辭,想要搪塞過關,但是他的提問者,來自Business Insider 的主編亨利•布傑特(Henry Blodget) 就是不放過,又問了一遍:“那麼好,傑夫,Fire Phone 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去年夏天伴隨龐大野心發布的Fire Phone 被普遍認為是一次慘敗。最初定價199 美元(需要合約) , 虎嗅 10 年前
產業消息 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汽車苦等“綠燈” 虎嗅注:當汽車剛開始普及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構想不用操控方向盤就能行駛的汽車,今天幻想已成現實。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正從構想一步步變成現實,助推這一趨勢的除了傳統的汽車製造商,更有谷歌這類互聯網巨頭。本文來源於FT中文網,譯者馬柯斯,虎嗅有刪編。 預言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將何時上路,正成為汽車業的猜謎遊戲。奧迪(Audi)的全自動駕駛RS7掀背轎跑車剛以149英里的時速刷新了紀錄。該公司董事長魯珀特•施塔德勒(Rupert Stadler)稱,到2016年駕駛員將能夠從手動操控汽車中解放出來。一年後,沃爾沃將向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的道路投放100輛自動駕駛汽車,目標是在2020年向市 虎嗅 10 年前
蘋果新聞 iOS Tumblr CTO 阿門特:蘋果系統出現質量滑坡 虎嗅注:儘管蘋果成為移動互聯與智能設備領域的霸主之一,但Tumblr技術高管對此卻有自己的看法:蘋果的硬件質量不錯,軟件卻開始走下坡路,這可能對蘋果帶來相當的負面影響,當然人們還在繼續使用蘋果系統的原因無非是,Windows更矬、Linux太反人類。 #變彎這種事情真的不重要嗎#原文來自阿門特個人博客,新浪科技編譯,全文如下:阿門特是閱讀應用Instapaper的開發者,此外還開發了播客應用Overcast。他指責稱,蘋果公司的營銷部門是導致軟件質量下降的原因所在,原因是他認為其工程團隊沒能跟上一年發布一次重大軟件更新、但同時還要保持軟件質量的節奏。他極力主張,蘋果公司應該把重點放在確保設備能 虎嗅 10 年前
產業消息 Google 看!天上的谷歌氣球 目前,全球的大多數人仍然與互聯網無緣,他們不是無法支付網絡連接的費用,就是所生活的地區根本沒有網絡服務。而在所有致力於連接全世界的項目中,,谷歌的“Project Loon”聽上去最像天方夜譚。在秘密的谷歌X實驗室裡,這個計劃就其中一個匪夷所思的項目。但該計劃好像真的在運轉了。2013年6月,谷歌宣布推出“Project Loon”,希望利用“Wi-Fi熱氣球”為農村、偏遠及貧困地區提供廉價的互聯網服務,專家們對此的態度從懷疑轉變為不屑一顧。據悉,谷歌計劃同時放飛上百個太陽能熱氣球,即便平流層遭遇高速不穩定的風向,仍能確保每個氣球協調運動,從而提供持續穩定的網絡服務。“絕對不可能實現”,Per 虎嗅 10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