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odel Y 實現「無人交車」工廠到家門 全程無人運送
Tesla Model Y 在德州完成全球首例全自動無人交車,從超級工廠直達車主住家,全程無人工介入。執行長馬斯克稱此為真正 Level 4 以上自駕技術。雖展示自駕實力,但其自駕計程車服務仍有爭議,安全性及法規監管仍是挑戰。
13 天前
Cruise Robotaxi 多輛無人計程車造成舊金山交通大打結,歸咎附近音樂節導致網路中斷
舊金山在 2023 年 8 月 11 日宣布通過 Cruise 與 Wemo 擴大無人計程車的服務內容,允許兩家服務商提供全天候的無人計程車服務;結果在法案通過隔一天的 2023 年 8 月 12 日晚上,Cruise 就發生旗下多輛 Robotaxi 無人計程車瞬間停擺造成交通大打結的事故,約莫花了 20 分鐘後才排除, Cruise 把矛頭指向當天舊金山金門大橋公園正舉辦音樂節,導致 Cruise 的無人計程車服務在斷網的情形造成服務停擺。 ▲ Cruise 聲稱是因為音樂節活動導致網路中斷引發自駕車隊停擺(圖片擷取自:KTVU Fox 2 Sen Francisco YouTube )
1 年前
日本山手線將在今年 10 月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載客自動駕駛驗證
日本是受到勞力人口銳減影響相當明顯的國家,故對於各式自動與無人技術也相當積極,日本鐵路營運商 JR 東日本在 2018 年起就開始進行 ATO 無人駕駛電車的技術驗證,不過先前多是在沒有乘客的情況下進行,現在 JR 東日本宣布將在 2022 年 10 月起進行 2 個月的載客無人駕駛示範驗證。 ▲ JR 東日本將在 2022 年末實施兩個月的山手線載客無人駕駛測試,目標是 2028 年實現商用化的無人駕駛電車 可能會有人認為運行在軌道上的電車進行自動駕駛似乎不太困難,但實際上畢竟乘客不是沒有感覺的商品,同時也會受到各種氣候產生的影響,還有會車時也會產生車輛的晃動,自動駕駛系統需要跟人類駕駛一樣
3 年前
CES 2022:Udelv 發表使用 Mobileye 技術的多站點自駕電動物流車,預計 2023 年導入商用
自駕新創公司 Udelv 在 CES 發表可進行多個站點停靠的自駕電動物流車 Transporter ,採用 Intel 旗下 Mobileye 的 Mobileye Drive 平台技術,最多可停靠 80 個站點,旨在解決未來物流缺乏人類駕駛的問題與導入電動技術, Udelv 的自駕物流車預計在 2023 年導入商用,目前已經在美國、歐洲獲得 1,000 張訂單,並且取得美國空軍加州基地的測試合約。 Transporter 自駕電動物流車採用完全無人駕駛設計,設計上也捨棄駕駛座,搭載基於 Mobileye EyeQ 5 晶片的 Mobileye Drive 平台,配有高性能的相機、光達與雷達
3 年前
北美本田發表針對建築工地物料輸送的 Honda AWV 自駕小貨車
北美本田發表一項特殊的自駕車原型產品,稱為 Honda AWV ( Honda Autonomous Work Vehicle ),這是一款小型無人貨車,主要使用的場域是針對建築工地的原物料輸送,同時也在新墨西哥州的太陽能建築工地由建設商 Black & Veatch 進行測試實證。目前 Honda AWV 還未有商用計畫,不過針對北美相關應用評估,也開放建築業者或有類似情境應用需求的業者申請進行評估測試。 ▲ Honda AWV 屬於輕型電動車 ▲ Honda AWV 約可負重 400 公斤 Honda AWV 是一款約莫日本 660cc 等級的迷你貨車,採用電動系統驅動,後方的貨斗
3 年前
西門子與德國鐵路公司合作自動化無人駕駛火車 可提高 30% 人潮運輸量 減少 30% 能源損耗
雖然過去已有不少自動化運作的列車,但主要還是以單軌道運作的機場捷運、運作路線相對單純的地鐵居多,但西門子集團與德國鐵路公司合作的無人駕駛列車,則是會在路線有許多交錯處,並且需要與一般透過人力駕駛的列車交會運作,因此在運作執行難度顯然會提高許多。 西門子集團與德國鐵路公司 (DB,Deutsche Bahn AG)合作,將在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境內S-Bahn高速城市鐵路網佈署四輛無人駕駛列車。 此項合作更是漢堡城市數位化發展計畫一部分,藉此讓城市移動接駁運輸更有效率。依照西門子集團說明,藉由自動化駕駛提高運輸效率,可能帶動提高30%人潮運輸量,同時減少30%能源損耗量。 而四輛無人駕駛列車在近期
3 年前
Intel 旗下機器視覺技術公司 Mobileye 將於德國推出無人計程車服務
被 Intel 所收購的以色列機器視覺技術公司 Mobileye 是 Intel 發展無人駕駛的重要單位,而 Mobileye 在德國 IAA Mobility 展會做出重大宣布,表示將於 2022 年跨足無人計程車服務,預計在德國與當地計程車公司 Sixt 以及甫被 Intel 收購的以色列行動數據公司 Moovit 推出服務,屆時服務上線後使用者可透過 Sixt 或是 Mobileye 的應用程式進行叫車。 ▲初步 Mobileye 的無人計程車服務仍配有「安全駕駛員」以符合現階段法規 不過 Mobileye 屆時在 2022 年提供的服務並非正式的大規模商業服務,而是屬於初期測試階段,故
3 年前
小米宣布投資百億人民幣作為初期資本額,完成小米汽車有限公司註冊登記
今年 3 月,小米集團創辦人雷軍宣布將投入智慧電動車產業,並制定未來十年投入 100 億美金的藍圖,小米今日宣布完成小米汽車有限公司的工商註冊登記,初期資本額為 100 億人民幣,同樣由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兼任法定代表人。 小米自 7 月 28 日由雷軍在微博公開招募自動駕駛部門人才,而在 8 月 25 日已經收到超過 2 萬份履歷,當前小米汽車集團已經選出並組成 300 人的開發團隊,同時在 3 月至 9 月陸續造訪 10 多家產業同行與夥伴,並已經宣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 ▲與小米合作相當久的鴻海會否加入小米電動車供應鏈行列值得關注 不過相較小米本業的智慧產品,小米投入
3 年前
應用工研院iRoadsafe車聯網技術 竹北無人駕駛電動巴士準備上路
這台無人駕駛電動巴士本月就會開始在夜間測試、今年八月會開始接送客人測試,到明年三月的時候正式收費上路,成為新竹高鐵到竹北市區的接駁公車。 工研院的無人駕駛技術看這裡:工研院展示與國內業者自動駕駛開發成果,自駕中巴、自駕商用車具先進輔助駕駛、車連網與 AI 系統。 工研院與新竹縣政府今天宣布15日啟動自駕電動巴士在竹北市區與新竹高鐵站之間接駁測試,工研院指出,測試初期在夜間時段進行,後期在日間運行;8月將進階為有客搭乘測試。 新竹縣政府、工研院等今天辦理電動巴士自駕接駁運行記者會,經濟部技術處長邱求慧與會指出,此次新竹縣電動巴士自駕接駁服務測試,將行駛在市區開放混合道路自駕商轉營運的路線。 邱求
4 年前
在日本橫濱發生自動駕駛電車事故後, JR 日本仍表示將持續發展自動駕駛電車
由於日本勞動人口不足與高齡化,日本交通產業相當積極的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且不限於汽車,連 JR 東日本也在先前宣布在山手線進行自動駕駛電車測試,然而日本近日也剛發生一起自動駕駛電車事故,位於神奈川縣橫濱的連接知名的八景島海島樂園的 Seaside Line 的自動駕駛電車發生逆向撞牆事故,造成至少 14 人受傷。 對此 JR 東日本社長在日前對於此事發表看法,表示會"真摯的看待此次事故",並表示 JR 東日本仍會持續往無人駕駛電車的方針發展,不過若釐清此次 Seaside Line 無人駕駛逆向事件的原因,會重新檢討安全對策並在無人駕駛方案中採用。 新聞來源:朝日新聞中文網
6 年前
友站推薦
保障司機工作機會,印度當局將禁止無人車境內運作!
INSIDE - Mashdigi
海上 Tesla 要來了!世界第一艘無人電動貨船明年開測
INSIDE - 騰訊科技
疫情催化宅配業者轉型,工研院、新竹物流合作台灣首輛「物流自駕車」上路測試
關鍵評論 - 莊貿捷
NVIDIA 連開三槍,自動駕駛的天秤開始傾斜了嗎?
INSIDE - 【合作媒體】雷鋒網
【硬塞觀點】值得台灣參考兩大國:淺談日本、印度5G發展現況
關鍵評論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Elon Musk 承認:Tesla Model 3 神秘鏡頭就是為無人計程車超前部署的
INSIDE - Chris
如何利用「無人駕駛」打造更有效率的城市空間?
關鍵評論 - FORTUNE
無人駕駛大躍進:Google Waymo 商用自駕正式獲得上路許可!
INSIDE - Chri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