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觀點/為什麼Google要踏上自製硬體之路?這篇文章的首圖
觀點/為什麼Google要踏上自製硬體之路?
Google在去年推出新款Pixel系列、Google Home與Google Wi-Fi等「Made by Google」硬體設備時,其實就已經強調希望能提供更完整的Google服務體驗,因此必須自行投入硬體產品設計,此外也較能在Android、Chrome OS市場發展有更高的主導權,尤其在越來越多發展與人工智慧息息相關之下,比照蘋果以更高的軟硬體整合形式才能有更大發展成效。 以此次Google推出的Pixel 2系列機種來看,除了原生搭載Android 8.0作業系統之餘,同時也預告今年在Google I/O 2017揭曉的Google Lens人工智慧應用識別服務,將率先在Pixel系
7 年前
是[面白日本] 旅日搞丟東西怎麼辦?在日本搞丟務必報警求助,有很高機率找回來!這篇文章的第2圖
[凝視旅行] 重新檢視,你的旅行搭大眾交通工具真的有比計程車划算嗎?
很多人旅行之前會花時間準備「三日套票」、「五日套票」、「free pass」之類的大眾運輸工具優惠票,如果你需要多次搭乘交通工具的話,這些優惠票確實可以稍微省一點錢。 不過以我在日本旅行的經驗來說,使用這些套票不只有優點,也有相對應的缺點:這些套票說起來很省錢,但其實只提供少則幾十塊、多則幾百塊的折扣而已。 可是旅人們往往因此限制了自己的行程,變成為了拚划算而影響自己安排行程的自由度。尤其,旅行在外最不受控制的就是天氣了。 不論是公車一日票或是地鐵一日票都有固定的起降點以及搭乘區間,突然下起雨或大雪的時候,為了使用手上的優惠票,還要特地跑到車站去,中間這一段路就會很難受。 只是自己一個背包客還
7 年前
是[面白日本] 祖先越來越多 小小佛壇放不下如何是好?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祖先越來越多 小小佛壇放不下如何是好?
狸小路是一條著名的觀光商店街,但它其實也是一條對札幌當地人來說很重要的生活街。除了上次介紹過的制服店之外,家有喪葬之後所需要用到的佛具、葬禮儀式道具以及神壇等等,也可以在這條商店街上買到。 狸小路商店街的第一段、最靠二条市場的地方就有一家佛具店。畢竟是佛具店的關係,即便是日本人也很少當成觀光景點來看待,外國來的觀光客就更不用說了,寶貴的時間都拿去購物了,哪有時間看佛具呢?那就看本篇幫大家整理的內容吧! 日本的佛具店會呈列佛像、神像、神龕、祭祀祖先的佛壇等等的東西,佛壇上要用的蠟燭台等也一應俱全。 因為日本住宅空間大多不大,因此神龕的尺寸也跟台灣的神桌相差很多(有的人家裡拜祖先的佛廳比日本人整個
7 年前
是[面白日本] 源自中國結的日本水引藝術,一根紙繩結住真心!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源自中國結的日本水引藝術,一根紙繩結住真心!
有聽說過日本人的紅包袋一點也不紅嗎?不論喜事喪事,日本的紅包白包都是白底,喜慶喪葬之差,在於配色的「水引」是紅白搭配,還是黑白搭配。 在日本喜事不使用黑色,紅白、金白、金銀搭配,都是吉祥的意思,因此在婚禮或祝壽的場合,都會使用這樣的配色。 而日本人將萬元大鈔包裹在和紙製成的「祝儀袋」中之後,還會用水引,也就是上圖中白色和金色的紙繩,將祝儀袋包裝得更漂亮一點,是重要的禮俗。 水引的發想來自中國結,據傳飛鳥時代的遣隋使帶回了隋朝的禮品,上面有著紅白相間的麻繩結,此後便發展出日本宮中供品都要用紅白麻繩結裝飾的習慣。逐漸演變之後,水引在民間也流傳開來,並且逐漸發展出跟中國用絲線、麻繩做繩結花的應用不同
7 年前
是手機無限流量,有可能取代固網和 Wi-Fi 路由器嗎?這篇文章的首圖
手機無限流量,有可能取代固網和 Wi-Fi 路由器嗎?
現代人生活每天都離不開手機,但更精確地說,手機只不過是我們連上網路的一個媒介。隨著相關科技的發展,行動網路無論在訊號穩定性、頻寬速度和應用範圍都不斷提升,甚至有些人完全依賴行動網路進行上網行為。那麼這是否意味固網即將沒落,或者無線路由器被取代淘汰呢? 其實綜觀全球各大電信商所推出的行動數據服務,仍舊是以流量包月費為大宗,部分標榜無限流量的方案,實際上在超過某個門檻後,也會進行程度不一的限速,可想而知的是費用也絕對比普通流量包還要貴上許多。 追根究柢,利用無線電波傳輸的行動網路技術,存在基站可服務數量與頻段總頻寬的限制。如果人人毫無節制地使用行動網路,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出現壅塞甚至崩潰的情況,因此
7 年前
是Google 的 Logo 設計為什麼不好好對齊?這篇文章的首圖
Google 的 Logo 設計為什麼不好好對齊?
江湖上流傳一張圖,上面有三個 Google 的新版 Logo,國外的設計師拉了幾條輔助參考線,發現 Google 的新版 Logo 完全踩到了強迫症患者的痛腳,不僅最外圈根本不是圓形,裡面的顏色區塊也沒有好好的跟最上方切面對齊,就連彎進來的 G 橫線也硬是多了一小塊,大家都在問「Google, Why?」 可以確定以 Google 這樣的大企業,公司內部的設計團隊在發布新的 Logo 之前,肯定會不斷的微調再微調,最終經過層層關卡(也就是大主管們)的審核通過之後,才會公布並且將延伸使用的 CIS (企業識別設計)套用在 Google 相關的每個服務上面,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可以直接把“設計失誤”
7 年前
是點到假網站?不,這是關鍵字廣告在作祟這篇文章的首圖
點到假網站?不,這是關鍵字廣告在作祟
找餐廳、買東西、看電影等日常生活幾乎都脫離不了搜尋引擎,然而近期有些長輩表示,為什麼用Google搜尋找台灣之星跳出來卻是台灣大哥大與亞太電信,或是想買小農生鮮食材搜尋厚生市集,跑出來第一個搜尋結果是SuperBuy市集,這全都是關鍵字廣告在作祟。 搜台灣之星跳出台灣大哥大 所謂Google關鍵字廣告,一部分指的是當你鍵入搜尋條目後,出現在搜尋結果最上方的那排廣告欄位。對於我們這種數位原住民來說,這種廣告影響力有限,畢竟年輕人大多熟知廣告運作原理,知道前幾個都是真廣告、假網站,要點都要點沒標示廣告的搜尋結果才會是你要找的東西。然而對於年長者,或是不經意很常會點錯,像是搜尋台灣之星,第一個跳出來
是[面白日本] 台日公車文化大不同!除了安全和時間還有什麼不一樣?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台日公車文化大不同!除了安全和時間還有什麼不一樣?
在台灣跟在日本搭公車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是日本人跟台灣人的習性差異嗎?還是有什麼其他的緣故呢? 我是台北人,在其他縣市也搭過幾次公車,但是經驗最多的還是台北市和新北市為主。在台北搭公車可是場硬仗。以前還沒有 5284 公車到站時間查詢系統前,都要看站牌上的班次間距搭車。 而台北的交通容易塞車,尤其是市中心,往往公車站牌上告示寫 10-15 分鐘一班車,結果在站牌下等了好久,車還不來。好不容易車終於來了,卻是連著兩三班一起到,結果原來都是塞在同一個路段,兩三台車一起遲到。 塞車造成的問題還不只如此,公車司機有準時回總站報到的壓力,所以每趟車在路線上,一遇過塞車之後,司機就開始趕路,越開越快,越開
7 年前
是[面白日本] 日本高中生的參考書好精彩 豐富照片跟地圖學歷史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日本高中生的參考書好精彩 豐富照片跟地圖學歷史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大業,教育做得好,國家沒煩惱。台灣翻來覆去一下要學中國歷史,一下又說中國歷史該歸到外國史中,每三五代就是一次大改,兄弟姐妹之間才隔幾年出生,課綱編排和學到的內容卻天差地遠,搞得家長人心惶惶,無所適從。 來來來,幫大家放輕鬆~跟裘莉一起看看日本高中生超有趣的參考書! — 了解最道地的日本資訊,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絲團吧!https://www.facebook.com/MagicJulie.TW/ — 本篇介紹的兩本,都算是日本高中生必備的參考書,但是當作休閒讀物,也非常令人愉快。 第一本是日本史圖錄,專講日本歷史,由古至今。 叫做圖錄,就是因為裡面用上了滿滿的照片、插圖。只是這樣
7 年前
是[面白日本] 想在日本單車小旅行嗎?先看看地勢高低處以免被坂道整到鐵腿這篇文章的首圖
[面白日本] 想在日本單車小旅行嗎?先看看地勢高低處以免被坂道整到鐵腿
在日本騎自行車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日本空氣清新,除了冬季霾害期間,不太會有騎車後呼吸道不舒服的困擾。 用自行車代步,一方面可以走得更遠、移動範圍更廣,另一方面又不會錯過巷子裡的小店,能有比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更多的驚喜發現。 不過日本可是多山的國家!不論在哪兒,幾乎都可以三步一坂道,對走路的人來說,都已經不輕鬆了,何況是騎自行車呢? 我在日本居住時每天都騎著自行車四處跑,這坂道的厲害可是領教得痛徹心扉,因此建議大家,如果要在日本騎自行車,最好先用 NAVITIME 規劃一下,才不至於騎得撕心裂肺。 使用者介面簡單大方,可以輸入郵遞區號,也可以輸入景點,快速查詢。 輸入郵遞區號的話,會被詢問番地跟地
7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