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NVIDIA 在消費級的 Turing 架構除了具備新世代視覺效果的光線追蹤以外,還加入應用於 AI 推論加速的 Tensor Core ,讓外界霎時摸不著頭緒,畢竟以往提到 AI 多半是運算應用,很難想像 AI 加速在遊戲能帶來甚麼幫助,不過 NVIDIA 在此時宣布了劃時代的應用 DLSS ,透過 AI 方式提升遊戲的順暢性,而後的 DLSS 2.0 擺脫需要針對每款遊戲獨立訓練模型的方式,以通用 AI 模型即可對應 DLSS ,加上多款遊戲引擎支援,除了大型遊戲開發商自研的引擎外,在商業引擎 Unreal Engine 宣布支援 DLSS 後, Unity 亦於稍早的 GTC 大會宣布將於年末導入 DLSS , DLSS 也成為許多 AAA 等級遊戲的重點附加機能,此次以近期上市的新遊戲 Outsider / 先遣戰士為例,介紹 DLSS 帶來的影響。
▲筆者認為當前比較合宜的組合應該是搭配 i5-10600 或是 i5-11600 就是...至於 AMD 同級品的價格就有點偏高了
此次將以 Intel 的 i9-11900K 搭配金士頓 HyperX DDR-3200 16GB x 2 、華擎 Z590 Phantom Gaming-ITX/TB4 搭配與 NVIDIA 商借的 RTX 3060 、 RTX 3070 兩款顯示卡,搭配 QHD 解析度螢幕進行驗證,雖然可能會有使用者質疑縱使是 2K 解析度這兩款顯示卡本身的性能已經不差,使用 DLSS 對於遊戲體驗是否有所幫助?不過筆者認為由於目前支援 G-Sync Compatible 的 2K 解析度的高更新率螢幕價格也越來越平易近人,達到 60fps 以上的幀率對於競速、射擊、動作類型遊戲的體驗有所幫助。
大逃殺遊戲玩家還在用 60fps 顯示器嗎? NVIDIA 研究指出 144fps 畫面更新與 144Hz 以上顯示器有助玩家進一步提升擊殺表現
雖然對未體驗過 DLSS 的玩家來說,透過 AI 提升遊戲順暢度聽起來很像相當不可靠,不過中文翻譯為深度學習超高取樣的 DLSS 技術可說是以當下流行的深度學習技術,使 GPU 的性能得以產生更順暢的視覺體驗,其原理是透過基於 AI 的影像強化技術作為基礎,將較低解析度的視覺效果透過強化處理後,產生更高解析度的結果。
▲ DLSS 模型是透過 NVIDIA 總部的超算系統訓練產生
作為 DLSS 基礎的,是位於 NVIDIA 總部的超級電腦系統 NVIDIA DGX SuperPOD 與 Selene , NVIDIA 先藉由系統產生超高解析度且特效全開的遊戲影像,此影像產生的目的不在於流暢度而是細節的細膩,再使 AI 模型學習如何透過較低解析度的影像進行強化,達到與範例影片相近的細節,最後再將這套能因應各類遊戲內容的 AI 模型透過 Game Ready 驅動提供給每個使用者,而使用者於遊戲選項啟動 DLSS 後,即可將這項技術活用在遊戲當中。
從開發者的角度, 相較每一款遊戲都需要進行專屬 AI 模型訓練的 DLSS , DLSS 2.0 最大的優勢就是採取通用模型,使得開發者不需要把遊戲轉交給 NVIDIA 訓練,僅需自對應的引擎啟用 DLSS 功能,也使得開發者更樂於導入 DLSS 技術。
▲以當前的硬體效能仍難以在原生 8K 實現順暢的體驗,但藉由 DLSS 技術的超高性能模式則能將 1440P 提升到 8K 解析度
透過啟用 DLSS , GPU 可在較低解析度的輸出渲染後,藉由 DLSS 處理產生更高解析度的影像結果,甚至在細節的呈現比起原生解析度啟用反鋸齒等效果更佳;在目前 NVIDIA DLSS 所提供的畫質項目提供多種的畫質,其中作為大幅提升流暢度的效能模式與超高效能模式分別可提升 4 倍與 9 倍解析度,等同最多可藉由 1440P 的運算量產生 8K 解析度的影像。
雖然目前已經有多款支援 DLSS 2 技術的遊戲內容,諸如小島工作室開發的口碑大作"死亡擱淺"的 PC 版本即支援 DLSS 技術,同時支援絢麗光線追蹤效果的"控制",以及寓教於樂的"我的世界"也藉由 DLSS 技術提升開啟光線追蹤的畫面順暢度,不過此次的示範內容 Outsider / 先遣戰士則是率先支援超高效能模式的內容。
▲先遣戰士因為網路連線品質的負面評價就不在此次討論範圍了...
先遣戰士是由曾開發戰爭機器的 People Can Fly 所開發、 SQUARE ENIX 所發行的第三人稱 AAA 級射擊遊戲,提供四種職業供玩家選擇,可支援多人連線,在上市初期總之是遇到一堆穩定性問題(尤其是網路對戰)導致目前在 Steam 風評兩極,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了,畢竟此次的重點是 DLSS 技術為體驗帶來的幫助。
此次的驗證使用 DirectX 12 API 執行,皆設定在 2,560 x 1,440 解析度並把特效全開進行比對,可看到先遣戰士對於處理器的占用情況不算高,以 GPU 的資源大約占用 20% 左右,而 GPU 則多超過 70% ;以 RTX 3060 執行,未開啟 DLSS 的情況約略在 60fps 徘徊,啟用超高性能模式則一舉達到 100fps 左右,性能模式約落在 80fps-90fps 之間,平衡模式大致上為 75fps 左右,品質模式則為 70fps 。
在相同硬體組合與軟體設定,將顯示卡替換為 RTX 3070 ,則在非啟用 DLSS 的情況有著近 90fps 的表現,超高性能模式趨近 150fps ,性能模式約略接近 140fps ,平衡模式則約有 120fps ,品質模式約為 100fps 。
▲目前具備 G-Sync Compatible 的 2K 解析度高更新率顯示器價格已到萬元左右
就結果來說,藉由 DLSS 技術,能使得 RTX 3060 搭配性能模式有著趨近 RTX 3070 原生渲染的效果,而使用強調化值得品質模式則能助 RTX 3060 維持高於一般 60fps 以上的 70fps 左右的表現;至於 RTX 3070 在 DLSS 技術的加持下,可於平衡模式達到高更新率顯示器的 120fps 表現,不過若要在特效全開下達到理論上能提升擊殺數的 144Hz 就需要選擇性能模式或超高性能模式。
可能會有玩家認為若要提高更新率為何不降低解析度與特效就好,但既然都已經選擇高更新率顯示器當然還是盡可能發揮其價值,同時既然都是 AAA 等級遊戲了,自然也是要體驗這款遊戲影像的精髓, DLSS 技術就是一項可以使消費者在使用相同硬體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遊戲幀數的先端技術。
▲隨著遊戲引擎原生整合 DLSS 支援, AAA 級遊戲也樂於導入 DLSS 技術
除了當前已有許多 AAA 級作品宣布支援 DLSS ,由於遊戲引擎開發商紛紛宣布支援 DLSS 技術,尤其如 Unreal Engine 、 Unity 等,皆會對未來的遊戲作品產生相當顯著的影響,而在此次啟用 DLSS 的體驗,除了大幅改善遊戲幀率外,除非每個細節都鉅細靡遺的觀看,否則在多數遊戲體驗時很難察覺當前的遊戲畫面是自較低解析度強化而來,尤其開啟品質模式下反而有超越原生渲染的表現。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