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產業消息 嵌入式 這不是科幻情節!科學家正研究在腦神經植入晶片協助記憶恢復 在大腦神經植入一塊晶片,並且喚醒遺忘的記憶...也許不久後就不再只是科幻電影情節,而是貨真價實的技術。根據報導,美國 Lawrence Livemore 國家實驗室獲得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 250 萬美金的經費,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及 Medronic 醫療設備公司的研究員合作,研究透過在腦神經嵌入晶片試圖協助腦部可能受到打擊或是病痛而受損的腦部恢復記憶。這項計畫希望能夠在晶片開發完成後,進行長達 4 年的臨床實驗,不過關鍵仍在於先將硬體完成;而此項計畫能夠獲得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的資助,也與美軍有超過 27 萬因為戰爭而導致腦部受損並且發生阿茲海默症、顛險等狀況的軍人,更不用說美國還有 Chevelle.fu 10 年前
科技生活 精蟲 精細胞 前驅細胞 男性不孕症 男性不孕症曙光?科學家成功以不孕症男子皮膚細胞培養出生殖前驅細胞 圖片引用來源:Shutterstock;原文引用來源:The Verge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最近成功自不孕症男性身上,取下皮膚細胞並在實驗鼠身上培養成具有「類生殖細胞細胞」特性的前驅細胞,而在 2012 年匹茲堡大學的團隊,則曾在生殖功能正常男性身上取下一般細胞,來培養成類生殖細胞。目前其實已有團隊,成功將實驗鼠皮膚細胞培養成可進行精卵結合的生殖細胞,但對人類不孕症問題,仍舊有很多懸而未解的疑惑;史丹佛大學這次的研究,就是要嘗試將一些關鍵問題釐清。這次研究中,研究人員自不孕症男性身上取下皮膚細胞後,先將其培養成「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s),隨後放到實 Casper 11 年前
科技生活 元素週期表 IUPAC ununseptium 第二組科學家證實第 117 號元素可穩定存在,IUPAC 將正式收入週期表 圖片引用來源:Shutterstock;原文引用來源:The Verge、I Fucking Love Science經歷四年的辛苦實驗,元素週期表第 117 號元素(ununseptium,週期表臨時代號 [Uus],也被稱為 eka-砈)終於被第二組科學家找到穩定存在的狀態(發現、實驗史可參考中文維基條目),故大家小時候念化學很常聽到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也將正式把該元素納入已證實可穩定存在的元素週期表,並且給它一個正式代號。(上圖 113、115 及 118 以後的 Casper 11 年前
暖化 病毒 科技生活 氣候變遷 冰封 科學家提出警告,氣候變遷可能讓蟄伏已久的病毒死灰復燃 圖文引用來源:The Verge、美國國家科學院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環境漸漸改變,任何一絲變化,都可能對地球上所有個體造成重大影響;而氣候變遷長年來最常被討論、爭議也最大的議題就是暖化,不管暖化是否跟人類過度發展有直接關係,或者只是大自然的正常循環,其結果除了地理、氣候的急遽變化外,也對不少生物或其他有機無生命物種造成直接影響。在最近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報》(NPAS)當中,刊登出一篇相當重要的病毒研究,研究人員指出暖化現象可能會將一些過去認定已經在「地表上」消失的病毒株,或是過去沒有被紀錄的古病毒釋放到自然界中,一旦病毒找到了適當宿主重組遺傳物質,就有可能產生變異並具備感染人類的能力,若發生則可 Casper 11 年前
科技生活 演化 古生物 人面 人面吳郭魚是真的!(大誤)科學家從魚臉推演生物面容演化過程 法國跟瑞士生物學家近期在《自然》期刊(Nature)發表一篇論文,裡頭主要藉由對古生物魚類的研究,來推演進而一解有脊椎生物面容演化之謎。而研究的對象,是一條存活曾在距今約四億多年前存活、名叫 Romundina 的小型魚,為呼氣孔(要說鼻孔也可以)演化為分居於口器後方左右兩側的早期物種,這樣的特徵也讓生物學家普遍認為它是由無下顎演化至有下顎過程的中間物種(如下圖)。研究當中拿了自加拿大出土的 Romundina 頭骨化石進行 X 光分析,試著找出下顎演化的具體過程,根據結果推論應是下顎先出現,然後伴隨呼氣孔分離,隨後才有口器上唇縮小及鼻子形成;研究人員表示該頭骨同時具有近代生物及古生物的特徵, Casper 11 年前
科科來文 海量資料時代 掌握人才=開創未來 台灣IBM攜手台清政大 培養在地資料科學家 隨著Open Data的興起,海量資料分析與應用持續在台發燒,而「人才培訓」被視為企業首要任務。為培養台灣的資料科學家,台灣IBM首度以「資料科學」角度,與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的學者們共同設計資料科學課程,借重自身分析技術專業與商業決策諮詢經驗,建立起產學橋樑。IBM更在全球各地與1000多所學校合作開設海量資料分析課程,持續培育兼具技術與決策能力之人才,以期在現今以「數據」為導向的市場洪流中發揮致勝影響力。2013年IDC台灣巨量資料分析市場調查報告中顯示,台灣企業對海量資料分析的需求在未來3年內將有更顯著的成長,然而「欠缺擁有巨量資料分析技能的員工」被列為企業進行海量資 apex.co 11 年前
3D印表機 3D列印 科技生活 [科技新報]英國科學家利用3D印表機成功複製視網膜細胞 2013年12月17日,英國劍橋大學神經學科學家宣布,使用3D印表機成功列印出活體眼細胞,這為病變組織提供可替換細胞研究邁出了重要一步。 科學家從老鼠的視網膜中提取了兩種細胞,通過3D印表機列印出來觀察這些細胞能夠存活,3D印表機的噴頭直徑小於1mm,列印出神經膠質細胞和成年大鼠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這些細胞在被高速的噴頭噴出後狀態良好,並能存活成長。這是人類使用3D列印技術成功複製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細胞,接下來研究人員還將嘗試列印包括感光細胞在內的其他視網膜細胞。 視網膜上的神經細胞損壞是致盲疾病的主要特徵,人類的視網膜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組織,各類細胞的精確安排構成了人類的視覺功能。論文作者K 科技新報 11 年前
科技生活 dua層 dua 角膜移稙手術 科學家在眼球內發現新的人體組成,能夠改善角膜移植手效果 這個最新被發現的人體組成非常細微,只有15微米的厚度(1微米等於百萬分之1公尺),是由諾丁漢大學(Nottingham)Harminder Dua教授最近所發現的,所發現的位置是在眼球內的角膜後,稱之為Dua層(看來是以名字來命名的)。 在發現Dua層之前,角膜後已知有五個層。Dua和他的同事之所以能夠發現這個新的人體組成,是拿所捐獻的眼球角膜中注入空氣,並且利用電子顯微鏡來搜尋每一個所分離的獨立層。 研究者相信,Dua層的撕裂是引起角膜水腫的原因。根據Dua所說,對這個新的Dua層進一步了解的話,能夠有效改善病人角膜移植手術效果。↓↓↓↓↓↓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奕之華 11 年前
廠商專區 玉山銀行 巨量資料 資料科學家 資料採礦 賽仕電腦 商業分析 資料探勘 【突破22K魔咒,搶攻「資料科學家」寶座】 「第二屆SAS校園資料採礦專案競賽」鳴槍起跑 最高獎金20萬元,總獎金35萬元,歡迎全國「校園資料科學家」角逐競賽! 由美商「賽仕電腦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玉山銀行」合辦的資料科學家系列活動『第二屆SAS校園資料採礦專案競賽活動』正式起跑,金牌隊伍可獨得高額獎金20萬元,總獎金高達35萬元。即日起,接受大專及碩士在學學生組隊報名參賽。去年台大、政大、玄奘三強已經贏得高額獎金與企業實習機會,今年再度歡迎校園「資料科學家」們大顯身手,一起來淘金。 自2012年起,巨量資料的應用,已然成為全球科技趨勢的主角,而擁有高效能的商業分析平台及優質的「資料科學家」人才,可以幫助企業快速作出正確決策,成為企業決戰商場的兩大利器。因此,資料科學家絕對是未來職場中最炙手可熱的明星職位,《哈佛商業評論》甚至稱它為「二十一世紀最 richsquare 12 年前
黑武士 科技生活 霍金 美國女科學家話霍金是機器多過人 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是天才還是怪物?美國 1 名女科學家形容依賴高科技克服嚴重殘障的霍金,就像《星球大戰》的黑武士「是機器多過人」、「放在桶中的大腦」,瞬即被鬧爆詆毀霍金不是人。霍金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MND),令他全身活動能力漸失,要坐輪椅和靠眼球活動和臉部肌肉控制電腦,以電腦合成語音說話,但仍無阻他研究黑洞和宇宙之秘,出版《時間簡史》等科普巨著。而這位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家 Helene Mialet,曾著書從霍金的例子,探討人與機器關係。誰不知上週二霍金 71 歲生日,她在科技網站Wire.com發表評論文章,題為《關於霍金、黑武士、是機器多過人》,在文 Unwire.hk 1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