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農曆七月禁忌懶人包:有哪些日子要拜拜?鬼月禁忌、習俗總整理
農曆七月鬼門開,家家戶戶準備普渡供品祭拜鬼魂,此外街頭巷尾也流傳著一些農曆七月的禁忌、習俗,避免觸犯鬼魂招來了厄運。2022年農曆七月的時間為國曆7月29日鬼門開、將持續到8月26日鬼門關為止,期間有不少重要的日子例如七夕、中元節都需要拜拜祈求平安和保佑。2022農曆七月有哪些習俗、有哪些日子要拜拜,鬼月又流傳著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農曆七月拜拜有哪些?鬼門開、七夕、中元普渡 根據民俗說法,鬼魂會在農曆七月來到陽間,因此在這段時間內需要替鬼魂接風洗塵,並且準備供品祭祀。在農曆七月常見的祭拜日子包括鬼門開、七夕、中元普渡、鬼門關,其中又以中元普渡最為盛大,各地廟宇也會舉辦隆重的
3 年前
2022年清明節掃墓拜拜時間、供品、流程懶人包 清明節習俗、禁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2年清明節時間為國曆4月5日,共有4天連續假期。清明節是台灣重要的習俗節日之一,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前往墓園拜拜、掃墓、祭祖,在清明節也有特殊的節慶食品例如潤餅、草粿等,增加節慶的氣氛。清明節該如何拜拜才好呢?還有哪些習俗活動、禁忌,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項?本篇整理2022年清明節掃墓拜拜時間、供品、祭祀流程,也提醒民眾在掃墓祭拜時留意相關防災事宜、遵守防疫規範,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清明拜拜時間以上午為佳、建議日落前完成 在民俗上,日落之後陰氣漸長,因此清明節拜拜以白天完成為佳,最適合的時間在上午11點左右,最晚不要超過下午15點。清明節拜拜可以分為2種形式,其中之一是靈骨塔祭拜,另外一種
3 年前
2022初三赤狗日禁忌、習俗有哪些?需要拜拜嗎?大年初三習俗禁忌懶人包
俗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大年初三又稱為「赤狗日」,是春節過年中的大凶之日,不建議外出拜年,容易與他人產生口舌之爭。2022年的大年初三為國曆2月3日,這天盡可能待在家裡休息,但若是有出嫁的女兒初二來不及回娘家的話,也可以選在初三這天回去。初三還有哪些禁忌、習俗、需要拜拜嗎?在此介紹大年初三的習俗與禁忌,不過隨著生活習慣改變,習俗與禁忌以尊敬態度面對就好,不需太過拘束。 2022大年初二回娘家習俗、禁忌懶人包 大年初二要拜拜嗎?有哪些習俗?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 不同於忙碌的初一和初二,大年初三這天不宜外出或拜年,容易和他人產生口舌之爭。如果想要安排行程的話,大年初三這天可前
3 年前
2022除夕拜拜時間、禁忌、習俗總整理 除夕夜的習俗有哪些?
2022年除夕的時間為國曆1月31日,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吃團圓飯、守歲、領取壓歲錢等,迎接新年的到來。除夕又稱「大年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傳統上這天要貼春聯、年畫、窗花,也有不少家庭會在除夕拜拜,祈求新年的好運。既然如此,除夕夜有哪些習俗呢?該怎麼拜拜、又有哪些禁忌該注意呢?本篇將一一解答。 除夕拜拜:神明、祖先、地基主 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不少家庭會在這一天祭拜眾神,感謝過去的照顧。除夕的拜拜對象包括神明、祖先、地基主,其中神明可以包括天公與家神,通常會在子時祭拜天公、太陽升起後祭拜家神、下午在廚房拜地基主、傍晚團圓飯的時候祭拜祖先,簡化版本則是將天公與家神
3 年前
2021冬至日期、拜拜時間、流程、習俗有哪些?冬至活動、禁忌懶人包
2021年冬至的日期為12月21日,除了吃湯圓、吃餃子之外,也有不少家庭會在冬至當天拜拜、祭祀祖先,祈求接下來一整年的好運。冬至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用過年比喻冬至,因此在民間習俗上冬至和過年同樣重要,甚至有「冬肥年瘦」的說法,春節「肥」不如冬至。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代表陰消陽長,也是一年的陽氣初始。本篇介紹2021年冬至拜拜流程、供品、禁忌等知識,在吃湯圓的同時也可以更了解節氣文化。 一圖看懂 義美、桂冠12種特殊口味湯圓整理:湯圓跟元宵差別在哪裡? 2021年冬至拜拜:神明、祖先、地基主 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冬至過後白天漸長、夜晚漸短,因此冬至
3 年前
2021七夕拜拜時間、供品、祭拜流程、禁忌懶人包:床母、七娘媽拜拜方法
2021年七夕換算國曆為8月14日,除了情侶會在當天共度七夕情人節之外,許多父母也會祭拜七娘媽與床母,希望能夠保佑孩子平安健康。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娘媽和床母的誕辰,在習俗的演變之下,也產生了例如做十六歲、吃麻油雞酒等獨特祭祀文化。以下整理七夕祭拜七娘媽、床母的拜拜時間、供品、習俗,而若是想知道更多和七夕有關的地方文化,也可以參考「織女的眼淚:澎湖七夕充滿母性之美的婦幼節習俗」文章介紹。 2023七夕拜拜懶人包 七娘媽拜拜:糖粿、麻油雞酒、化妝品 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流傳已久,在民俗祭祀上,一說七娘媽指的是七位仙女,也有一說七娘媽單指織女一人。傳說,織女與牛郎結婚之後生下孩子,再被帶回天庭,織女的姊妹
3 年前
2021端午節:拜拜時間、立蛋技巧與方法、端午節習俗、禁忌懶人包
2021年端午節的日期為國曆6月14日,雖然因為疫情影響,避免群聚出遊,多數習俗活動也都取消了,但民眾仍然可以在家吃粽子、立蛋,或是拜拜祈求神明保佑。端午節的時間固定在每年的農曆5月初五,可以說是華人最重要的民俗節慶之一,不過在傳統上,端午節其實並不算是個好節日,又有「五毒日」之稱。端午節該如何拜拜、準備哪些供品,通常會舉辦那些習俗活動,當天又有哪些禁忌呢?本篇將一一解答。 端午節拜拜時間、準備供品 雖然依照各地的習俗不同,拜拜的過程和供品會有些許的差異,不過習俗上通常會在端午節當日祭拜神明、祖先、地基主,時間則從午時至下午15點左右。在供品方面,端午節的節慶食品「粽子」是一定需要準備的,粽子
4 年前
2021年清明節掃墓拜拜時間、流程、供品懶人包 清明節習俗、禁忌總整理
清明節是每年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家家戶戶都會前往墓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也祈求未來一年的平安保佑。2021年清明節的日期為4月4日,在掃墓之外,習俗活動也非常豐富,尤其是飲食文化獨具特色,有潤餅、草粿等節慶食品。那麼,清明節拜拜該如何祭祀才好呢?還有哪些習俗活動、以及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來看看本篇的整理。 清明掃墓拜拜:時間以上午、日落前為宜 清明節拜拜可以分為2種形式,其中之一是靈骨塔祭拜,另外一種則是掃墓祭拜。無論是靈骨塔還是墓區掃墓,清明節拜拜皆以上午、正午,也就是白天的時候完成為佳,時間大約是下午15點之前,畢竟傳統上認為日落後陰氣較重,不適合在墓區久留。 在祭祀祖先之前,首先需要祭
4 年前
初一十五拜拜時間、流程、順序、準備供品懶人包 和初二十六的差別在哪裡?
在民間習俗上,不只春節、端午、中秋等節日需要拜拜,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或是初二、十六也都需要祭祀神明或祖先。雖然現代人生活繁忙,對這類祭祀典禮較不重視,以重要節日統一祭拜為多,但若是較傳統的家庭,除了祭拜之外,還有可能會搭配吃素、念經、佛教的禮佛儀式,至於商家則多是選擇初二與十六作為每月祭拜的時間,據說能夠保佑財運。到底為什麼初一十五與初二十六要拜拜呢?祭祀的對象又是誰?該準備哪些供品、拜拜的流程又是什麼?以下將依序解答。 初一十五、初二十六祭拜由來說法眾多 為什麼初一十五、初二十六要拜拜呢?在傳統上,每月2次的祭拜活動稱之為「做牙」,起因可能是古代戰爭時祭拜軍旗,求取「旗開得勝」,是為「牙
4 年前
元宵節習俗有哪些?2021年元宵節拜拜日期、時間、禁忌、燈會懶人包
在過完年後緊接著就是元宵節,雖然這天沒有假期,但是台灣有許多元宵節相關的習俗活動,例如平溪放天燈、鹽水蜂炮、苗栗「火旁」龍、各縣市所舉辦的在地燈會,其中與日常生活最為相關的當然就是吃湯圓或元宵,希望能帶來平安與圓滿。在民間信仰方面來說,元宵節是三界公的生日,三界公是僅次於玉皇大帝的重要神明,因此注重祭拜的家庭也會準備供品祭祀。2021年元宵節的日期為國曆2月26日,元宵節到底有哪些習俗活動、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2022元宵節拜拜時間看這裡 元宵節日期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時間固定為農曆的正月十五,2021年則在國曆2月26日。而因為元宵節是農曆一年中第
4 年前
友站推薦
全台普度拜什麼?AIT用美金、日圓冥紙,消防局用狗糧紀念過世搜救犬
關鍵評論 - TNL 編輯
《圖解台灣民俗》:廟宇拜拜七步驟,左進右出不走中門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插畫】款待好兄弟,普渡祭拜供品「禁忌」圖解
關鍵評論 - 精選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