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辦公室新創WeWork精簡業務 將裁撤2400名員工 佔總人數19%
在獲取Softbank資金後,雖然WeWork免於在短時間內燒光所有資金困境,但也開始面臨精簡不必要業務,同時透過裁撤人員減少成本支出,並且進一步聚焦在企業用戶,而非一般中小型用戶。 確認推行「90天行動計畫 (90-day game plan)」,WeWork稍早證實將裁撤2400名員工,同時也將精簡其業務,藉此減少成本支出。 而依照WeWor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確認此次裁員人數約佔整體員工人數19%。目前WeWork在全球員工人數約在1萬2500人 (截至今年6月底),而此次預計裁撤人數達2400人,並且將先從美國地區開始精簡。 不過,先前消息指稱WeWork預計裁撤人數將超過
5 年前
WeWork 將宣布破產 共享辦公室服務陷入困境
WeWork的下滑可以追溯到首次公開募股失敗,加上受到疫情的影響,使得許多公司轉向遠距工作,雖然現在許多公司呼籲員工返回辦公室,但WeWork業務似乎並未因此得到實質的提振。 相關消息指稱,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可能最快會在下週申請破產,而申請破產保護地點可能位於美國新紐澤西州。 今年8月公布2023財年第二季財報時,雖然WeWork說明虧損情況有所改善,但公司虧損已經累積約150億美元,甚至在財報中表明未來能否繼續經營,將取決未來12個月內是否能順利提高資金流動與獲利能力。 而從2021年掛牌上市以來,WeWork股價已經下跌高達99%,甚至紐約證券交易所更在今年4月發出退市警告,因為W
1 年前
T-Mobile確認併購Sprint 但執行長John Legere卻將離職 有傳聞接手WeWork新創公司
過去帶領T-Mobile時期裡,John Legere曾以實惠的網路資費方案吸引消費者申辦,甚至藉由新機買大送小形式讓更多消費者願意持續綁約使用,同時更對外擴大漫遊等業務合作,因此讓T-Mobile服務在短時間內大幅擴展,先前有消息指稱John Legere可能接手WeWork新任執行長,但隨後似乎對此說法澄清。 稍早才由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正式宣布批准T-Mobile和Sprint合併,並且計畫在美國時間12月6日推行旗下5G連網服務,但T-Mobile稍早確認現任執行長John Legere將離職,轉由現任營運長Mike Sievert轉任執行長職位。 同時,John Leger
5 年前
WeWork 前任執行長成立租屋新創 Flow 打造具備社群、共感、互動的住宅區
Flow鎖定個人、小型團隊為主的租屋使用需求,並且強調增加社群、共感及互動理念,讓使用這些空間的人,可以增加更多交流創造更多潛在價值。 WeWork共同創辦人暨前任執行長Adam Neuman,在去年與Softbank達成和解之後,稍早宣佈成立新創事業Flow,標榜藉由打造具備社群、共感、互動的住宅區,藉此吸引更多有遠距工作、彈性辦公,或是新創事業的租屋需求者。 而在Flow預計在2023年正式營運之前,便已獲得著名新創投資者a16z約3億5000萬美元融資。而Adam Neuman目前已經買下位於邁阿密約3000間公寓住宅,將作為Flow首波營運基礎,預期未來也將持續在更多地方拓展業務。 相
2 年前
共享辦公室新創WeWork:遠距辦公結合共享辦公空間,更可達成企業「超前佈署」
依照WeWork公布數據,約44%企業會員至少會在一個以上的城市地區使用WeWork共享辦公空間服務,同時前25大企業會員更在全球10個城市地區使用WeWork共享辦公空間服務,不僅透過共享辦公空間服務節省必須在各地建置、佈署辦公室空間成本,同時也能讓員工能有彈性辦公調整空間。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許多企業行號顧及員工上班通勤往返過程健康安全,因此紛紛調整非必要進辦公室時,可彈性調整在家以遠距形式上線工作。但除了能以網路連線完成遠距工作,對於部分較難在家環境進行遠距工作的情況,WeWork大中華區總經理艾鐵成認為將會是共享辦公空間服務發展機會。 在此波疫情影響之下,確實讓不少線上會議、共
5 年前
WeWork 第二季營收增加 但市值暴跌 虧損累計達 150 億美元
WeWork 2023年第二季營收8.44億美元,年增4%,但虧損更達3.97億美元,引發股價大跌,目前市值縮減至2.75億美元,自上市以來股價已下滑99%。 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日前公布2023財年第二季財報結果,顯示營收達8.4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同時前半年營收也比去年同期增加7%,但仍形成3.97億美元虧損,雖然WeWork說明虧損情況有所改善,但從目前公司虧損累積約150億美元,甚至公司更在財報中表明未來能否繼續經營,將取決未來12個月內是否能順利提高資金流動與獲利能力。 而在公布財報當天,WeWork股價便下滑高達38.56%,同時也讓WeWork市值再次縮減,從過
1 年前
WeWork 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負債 100 億至 500 億美金
面對高達500億美元債務,共享辦公新創WeWork已申請破產保護,前兩年的疫情與遠距工作趨勢加劇其財務危機。 如先前消息所指,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已經在美國聲請破產保護,而依照向法院遞交文件顯示,WeWork負債金額介於1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之間。 由於營運模式與財務體系不佳,導致WeWork在無法負荷巨額債務與虧損,因此必須選擇申請破產保護。 WeWork由Adam Neumann與Miguel McKelvey在2010年共同創立,並且藉由選定合適辦公大樓重新裝潢包裝,透過共享辦公室形式吸引諸多新創、公司進駐,並且曾被市場看好其後續發展,甚至在全球39個國家地區設置據點,建立近8
1 年前
WeWork 創辦人與 Softbank 達成和解 拿到 4.8 億美金持股收購金額且離開董事會
因為WeWork從創立到後續發展的改變,更有消息指稱蘋果與Hulu有意以WeWork先後發展拍攝電視劇與紀錄片內容,藉此紀錄這間獨角獸歷經風險投資與後續泡沫化情況。 但未來依然可在Softbank同意下回到WeWork董事會,或是指定人選加入 去年針對未依約收購股權,進而向Softbank指控背信的WeWork共同創辦人暨前任執行長Adam Neuman,稍早傳出已經與Softbank達成和解。 而在雙方達成和解之後,除了確認Adam Neuman將放棄一年時間的WeWork董事會成員身分,並且將由Softbank以約4.8億美元價格收購其持有約25%比例WeWork股權,此外也將支付5000
4 年前
前 WeWork 執行長打造的房屋租賃新創服務 Flow 計畫推出整合法定貨幣與數位貨幣的數位錢包服務
提供數位錢包服務,意味Flow也將進一步掌握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技術。不過,目前仍無法確認Flow將如何整合應此類技術,至於接下來是否會有更進一步運用此類技術的服務出現,目前也還無法確認。 富比士雜誌報導指稱,由前WeWork執行長Adam Neumann再次創立的房屋租賃新創服務Flow,除了將在2023年正式運作,似乎還準備推出一款可整合美元在內法定貨幣,並且支援使用加密貨幣的數位錢包服務。 而從Flow發言人Davidson Goldin回應說法,除了證實將打造數位錢包服務,更進一步說明此款數位錢包雖然無法用於支付房屋租賃費用,但是可以用於購買其他物品。 提供數位錢包服務,意味Flow也
2 年前
共享辦公室新創WeWork正式啟用台北服務據點 融入山、海、森林等元素
前WeWork已經在今年11月於全球33個國家、超過125個城市累積擁有625個服務據點,相比今年7月中旬公布數據明顯成長不少。在台灣服務據點中,則以台灣特色和人的生活為整體設計主軸,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結合台灣的山、海洋、森林等大自然元素。 今年7月中旬宣布正式啟用位於台北信義區的最新據點消息後,WeWork宣布正式啟用台北服務據點,預計透過8層樓空間打造空間即服務 (Space-as-a-Service)的使用體驗,並且讓內部空間適合用於企業、新創,以及各類規模企業需求。 依照WeWork表示,目前進駐台北服務據點的團隊包含:雲端智慧機器人運營商達闥科技 (CloudMinds),以及將V
5 年前
友站推薦
停止撒幣?軟銀宣布打消收購 WeWork 案
INSIDE - 中央社
疫情延燒企業該如何轉型搶攻新世代人才?
INSIDE - 客座投稿
WeWork 前 CEO 東山再起?打造房地產新創 Flow 估值已達 10 億美元
INSIDE - Jocelyn
蘋果、Hulu 有意以 WeWork 先後發展拍攝電視劇與紀錄片內容
INSIDE - Mashdigi
IPO 後股價暴跌 98%!WeWork 持續掙扎,這齣資本市場的悲劇史詩有結尾嗎?
INSIDE - Juni
再度挑戰!WeWork 傳透過與空殼公司合併以掛牌上市
INSIDE - Mashdigi
WeWork 創辦人與 Softbank 達成協議,將獲得持股收購金額並離開董事會
INSIDE - Mashdigi
韓國為了打造亞洲矽谷豪賭2兆,台灣,準備好要玩真的嗎?
關鍵評論 - 英語島
會員流失下,軟銀仍承諾加碼投資 WeWork 11 億美元
INSIDE - M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