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特克全面升級AutoCAD 360 因應蘋果新機上市推出Mac版AutoCAD 2014
感受蘋果魅力—歐特克落實承諾,持續滿足Mac裝置使用者的需求 全球3D設計、工程及娛樂軟體領導廠商歐特克公司(Autodesk, Inc.)宣布全面升級首款專業應用軟體應用程式Autodesk AutoCAD 360,推出適用於iPad Air和配有視網膜(Retina)螢幕的iPad mini的最佳化版本,而蘋果設計全新A7晶片配備64位元架構,提供設計師和工程師更佳的AutoCAD 360使用經驗。同時,歐特克亦推出Mac版AutoCAD 2014和Mac版AutoCAD LT 2014兩款軟體,彰顯其持續投注蘋果裝置平台軟體應用的承諾。 AutoCAD網路暨行動裝置總監Jonathan
11 年前
是以多角化經營邁向娛樂生態系統, KKBOX 宣布成立集團控股公司這篇文章的首圖
KKBOX : 我們很歡迎戰友共同經營數位音樂服務,讓唱片業與消費者雙贏
KKBOX 是在台灣數位音樂服務市場的領導品牌,經過多年的努力也跨出台灣成功進軍亞洲市場,筆者在日前針對數位音樂服務議題採訪 KKBOX 的營運長李明哲先生,就台灣數位音樂發展的狀況以及數位音樂平台與音樂出版業的相互關係進行採訪。 對於日前正式高調宣布進軍台灣的 Spotify , 李營運長表示他們與 Spotify 已經不是第一次交手,在亞洲其他市場就已經與 Spotify 打過照面,他們認為訂閱式的數位音樂串流服務目前正在漸漸成長, KKBOX 絕對歡迎其他業者一同把餅做大、打擊盜版業者,並建立健康的生態環境。 跳轉繼續 但李營運長對於將服務免費這點感到擔憂,他認為一個健康的產業生態必須要
11 年前
是卡巴斯基 2014 網路安全旗艦版,強調一套軟體同時跨 5 設備這篇文章的首圖
卡巴斯基 2014 網路安全旗艦版,強調一套軟體同時跨 5 設備
照片提供:卡巴斯基 雖然筆者已經好一陣子沒在留意防毒類軟體,不過對於 Kaspersky 卡巴斯基還是多少有點印象的,畢竟他的代言人可是歌手周杰倫哩;總之卡巴斯基發表了 2014 年的網路安全軟體,標榜購買後可同時安裝在五個設備上,包括 PC 、 Mac、 Android 手機與平板皆在支援的範圍內,且第一批上市的版本還是周杰倫限定版彩盒包裝(!)。 價格方面, 5 裝置一年份版本為 1,290 元,而 5 裝置三年份版本則為 1,790 元。 照片左為卡巴斯基亞太區技術總裁王南,右為代言人周杰倫 2014 網路安全軟體在各平台的功能如下: 在 PC 與 Mac 提供可防堵鍵盤側錄軟體的安全資
11 年前
是蘋果發表會產品總整理與觀察:雖然iPad系列為重點,但其他方面也不可小覷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果發表會產品總整理與觀察:雖然iPad系列為重點,但其他方面也不可小覷
昨天沒有看實況的朋友直接看這篇吧。昨天產品的重點,比較多的關注還是落在iPad,與之前猜測的有一些落差,例如沒有金色,也沒有指紋辨識,不過在規格的部分的確是該更新的部分就有更新,這部分之前倒是心裡有數。 不過要特別提一下名字的部分,新一代的iPad稱之為iPad Air。之前有些廠商學蘋果的命名方式,不知道現在蘋果這樣命名,之前有學的其他廠商會怎麼考慮呢? 當然還有其他的硬體與軟體細節,昨天發表會的詳細資訊可以參考底下各篇: iPad Air 來也! 新版 iPad mini 直上 Retina 螢幕! Mac Pro 細節確定:2,999 美元、十二月推出! Mac OS X Maveric
11 年前
是Apple將大規模轉用新品種螢幕, iPhone/iPad/MacBook大提升這篇文章的首圖
Apple將大規模轉用新品種螢幕, iPhone/iPad/MacBook大提升
無論是 iPhone / iPad 的螢幕技術都已經沿用好幾年。之前一直有傳聞指 Apple 會轉用新的 IGZO 螢幕技術,但懷疑技術還未成熟。根據最新消息,看來終於要實現了。 消息指 Apple 現正和 Sharp 及 LG 兩大螢幕生產商商討使用 IGZO 螢幕。這種螢幕的好處在於極之薄,又同時做到更加省電,可謂兩全其美。其耗電量是現在的五份一至十份一,這樣 Apple 就可以令 iPhone / iPad / MacBook 更加薄又保持令人滿意的電量。 消息指 Apple 已經決定明年首先在 MacBook 和 iPad 使用 IGZO 螢幕,最後就是 iPhone。IGZO 螢幕對
12 年前
WWDC 2013:新一代 Mac 系統 OS X Mavericks,新設計風格,實用新功能
除了令人眼睛一亮的 iOS 7,Apple 還公佈了新一代 Mac 系統: OS X 10.9 Mavericks。這次的設計大部分和 OS X Mountain Lion 好像差不多,但之前各處模仿實物的設計 (例如月曆和聯絡人) 已經全部取消。 OS X Mavericks 的重點在超過 200 個新功能。首先是系統效能大大提高,Apple 表示處理器運作時間大減 72%,更省電。第一個新功能是分頁 Finder 和檔案標籤系統,讓你更方便容易瀏覽、管理和搜尋 Mac 裡面的檔案。 多螢幕支援更實用,每個螢幕可獨立運作。還可以透過 Apple TV,將電視變成 Mac 的第二個螢幕。 Sa
12 年前
是從 KKBOX 的模式看數位音樂訂閱以附加價值創造更多商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從 KKBOX 的模式看數位音樂訂閱以附加價值創造更多商機
多媒體影音內容走向串流化,已經是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的重要趨勢,尤其數位音樂訂閱的模式漸漸受到消費者接受,再次改變使用者對於數位內容的使用型態;對於音樂內容業者也由於嗅到市場商機,也樂得接受這樣的新商業形式,甚至有些音樂發行商也打算自己經營數位音樂訂閱服務。 然而有相當多的廠商都想跨入數位音樂訂閱平台,然而消費者到底對數位音樂訂閱有怎樣的期待?廠商又用怎樣的方式增加使用者的黏稠度,昨天在 KKBOX 的媒體聚會中, KKBOX 就提出它們的優勢,也許能夠作為參考。 KKBOX 在亞太區的數位音樂訂閱算是相當早投入的,也因此它有著音樂庫的數量優勢,目前 KKBOX 的音樂已經超過一千萬首,橫跨
12 年前
著名即時通訊App「Viber」新推電腦版:與iOS/Android無縫文字/語音/視訊聊天
除了 WhatsApp 和 LINE,Viber 也是另一款頗受歡迎的即時通訊程式。Viber 和 Skype 比較相似,重點功能除了文字和表情訊息,還有語音和視訊通話。現在 Viber 推出 Windows 及 Mac 版本,給用戶更多方便。 如果你已經有在 iOS / Android 使用 Viber,電腦版 Viber 可說是必裝的程式。無論是 Windows / Mac 版本都可以和行動版同步所有訊息,讓你順暢地由手機轉移至電腦繼續聊。電腦版 Viber 的介面和 OS X Messages 程式頗為相似: 左邊是所有聯絡人,右邊依時序顯示訊息。 電腦版當然也可以與朋友免費語音和視訊通
12 年前
是蘋果預告 WWDC 2013 將有新款 iOS 與 Mac OS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果預告 WWDC 2013 將有新款 iOS 與 Mac OS
圖片來源: WWDC 官網 蘋果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 WWDC 門票已經開賣了,今年的時間是在 6 月 10-14 日,在官網上也直接寫著將會有新款的 iOS 與 Mac OS 作業系統亮相,至於硬體會發表什麼倒是令人好奇。官網的形象標誌由多個繽紛的近方形色塊組成,老實說頗像先前的 iPod Nano 的設計,不知道從這個形象標誌可以看出個什麼掛?會是手機、新的筆電還是更創新的產品,例如 iWatch ? 新聞來源: WWDC 官網
12 年前
是宛若護唇膏的大小,華碩迷你路由器 WL-330NUL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宛若護唇膏的大小,華碩迷你路由器 WL-330NUL 動手玩
身為一個手上沒事就會帶著筆電、平板、手機的現代人,出差的時候在飯店房間要使用網路一向都是很頭痛的一件事,有些飯店房間內是沒有無線網路的,而多半的飯店即便有無線網路也會需要繁雜的登入程序或是限定單一房客的連線數量。幸好近年有不少小型的無線路由器可供選擇,也解決筆者不少出差使用網路的麻煩。 這次要介紹的就是華碩最近發表的迷你路由器,號稱是目前最迷你的無線路由器產品 WL-330NUL 。跳轉開始。 這支 802.11N 無線路由器的尺寸相當迷你,為何會說是這”支”路由器呢?因為他的尺寸收納起來跟護唇膏差不多而已,長度僅 6.5 公分,重量也只有 17.5 克。外觀結構相當簡單,一端是乙太網路插槽,
12 年前
友站推薦
蘋果萬聖節 Mac 發表會全都手機廣告?整部影片由 iPhone 15 Pro Max 拍攝而成!
INSIDE - Jocelyn
蘋果:一部iPhone可用3年……但為什麽是3年?
關鍵評論 - TNL香港編輯
蘋果公佈 Q4 財報 營收創同期新高 iPhone 表現不如預期 Mac 逆勢下創佳績
INSIDE - Anny
Apple 10/30 辦「嚇人快」Scary Fast 活動,怪獸級 M3 MacBook Pro 要來了?
INSIDE - Sisley
【蘋果萬聖節 Mac 發表會】全家都是 3 奈米!性能妖怪 M3 晶片家族登場
INSIDE - Chris
庫克不像賈伯斯一般令人驚豔,為何蘋果獲利仍大幅增加,甚至翻倍?
關鍵評論 - 創新拿鐵
蘋果 Q1 財報:這是疫情以來,第一次營收下滑 
INSIDE - Anny
蘋果:一部iPhone可用3年……但為什麽是3年?
關鍵評論 - TNL香港編輯
庫克不像喬布斯一般令人驚豔,為何蘋果獲利仍大幅增加,甚至翻倍?
關鍵評論 - 創新拿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