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將 SSD 與 HDD 融為一體的組合式硬碟, WD Black 2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將 SSD 與 HDD 融為一體的組合式硬碟, WD Black 2 動手玩
WD 日前推出一款 SSD 加上傳統硬碟的 2.5 吋混合式硬碟 WD Black 2 ,不過不同另一家廠商的競品是將 SSD 作為快取, WD 的設計則是把 SSD 跟傳統硬碟進行 1+1 的組合,把 128GB 的 SSD 與 1TB 的傳統硬碟封裝在一顆標準 9.5mm 的 2.5 吋的硬碟內。到底這樣的產品適合用在哪? 跳轉繼續 不知道是為了營造此款硬碟尊爵不凡的感覺或是什麼的,總之筆者印象中好像沒看過 WD 的內接式硬碟包的這麼複雜;打開包裝除了躺在中央的 Black 2 、一條其實基本上用不到的 USB 3.0 外接線(為何用不太到後面會提)之外,還有一塊鑰匙造型的隨身碟,這款隨身
11 年前
是OCZ 宣告破產失敗(!?),將收歸東芝旗下這篇文章的首圖
OCZ 宣告破產失敗(!?),將收歸東芝旗下
先前 OCZ 發出詭異的破產宣言新聞稿後,最後一段的但書發揮作用了!由於東芝宣布要併購 OCZ ,所以 OCZ 不需要宣布破產,並且將由東芝使用寶貝球收服以 3,500 萬美金接手;對於東芝而言,收購 OCZ 還可一併獲得 Barefoot 主控晶片使用權,未來 OCZ 將以東芝旗下品牌繼續努力,且也可獲得來自東芝記憶體的奧援。 新聞來源: OCZ 粉絲團, 東芝
11 年前
是大者恆大仍繼續發生? WD 宣布以 190 億美金收購 SanDisk這篇文章的首圖
非同步顆粒加上 Marvell 控制器, SanDisk Ultra Plus 256GB 動手玩
還記得兩年前 Computex 採訪 SanDisk 時,他們曾表示對於將 SSD 投入消費性市場還在觀望,不過旋即在 2011 年底就宣佈進軍一般消費性市場。而 SanDisk 最近除了效能級的 Extream 系列外,再推出針對主流市場的 Ultra Plus 產品線,這次筆者所借到是隸屬 Ultra Plus 家族的 256GB SSD ,跳轉開始介紹。 這款 SSD 直接採用 7mm 封裝,也是因應近期超薄筆電多半採用 7mm 薄型硬碟,記得一年前筆者的朋友原本想要將新買的筆電更換為 SSD ,當時市面上的選擇不多,且許多廠商都明言拆殼等同放棄保固,最後只好作罷,不過隨著 7mm 硬碟
12 年前
是OCZ 宣告破產失敗(!?),將收歸東芝旗下這篇文章的首圖
OCZ 發表全新 Vector 系列 SSD ,強調獨家控制器提供超高效能
美商飢餓鯊 OCZ 在台發表全新一代的高效能 SSD Vector 系列固態硬碟,標榜採用獨家開發的 Indilinx Barefoot 3 控制器以及韌體,除採用非壓縮傳輸模式外,控制器內含專為獨立垃圾資料整理的獨家 Aregon 核心,可主動整理垃圾資料且不會造成系統延遲,並強調是目前市面上效能最高的 SSD 產品。目前 Vector 預計推出 128GB 、 256GB 以及 512GB 三版本,台灣價格未定。 跳轉繼續介紹這款產品 OCZ 原為一家主攻 DRAM 產品的廠商,而在 2008 年推出貼牌三星的第一代 SSD 產品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後,決心放棄 DRAM 專攻 SSD 市場
12 年前
Marvell 新一代 SSD 控制晶片 88SS9187 登場
身為傳統硬碟控制器龍頭的 Marvell 推出新一代針對 SSD 控制晶片 88SS9187 , Marvell SSD 控制晶片的主要客戶包括 Intel 以及美光 。這一代新晶片的主要規格包握 SATA 3.1 ,晶片直接 RAID , DDR3 記憶體介面(可支援最高 1GB DRAM), 500MBps 以上連續寫入,以及 6Gbps 的連續讀取速度(受到 SATA 傳輸限制)。 新聞來源: Anandtech
13 年前
SanDisk Extreme 系列高速 SSD 與專業記憶卡登陸台灣
SanDisk 還曾在 2011 Computex 期間還說過不一定會很快投入消費端 SSD ,結果在去年底迅雷不及掩耳的就推出了消費性的 SSD 產品,然而當時推出的產品仍比較偏向入門等級。時過半年不到的時間, SanDisk 在開春推出高效能 Extreme 等級 SSD ;除此之外, SanDisk 廣被消費者認知的記憶卡產品線,也針對錄影以及大畫素需求,推出高達 128GB 的 SDXC 記憶卡。 跳轉繼續: 這次推出的 Extreme 系列 SSD 採用 SATA 3 介面, IOPS 讀寫可達 83,000 次與 44,000 次,高速連續讀寫為 550MB 以及 520MB ,標
13 年前
是筆電無痛回春選擇之一 - Plextor PX-256M3 SSD這篇文章的首圖
筆電無痛回春選擇之一 - Plextor PX-256M3 SSD
前陣子筆者曾經測過 Plextor 的新SSD - Plextor PX-256M2P,當時筆者用頂裝測了一回,對 SATAIII 接近500MB/s的效能印象深刻。但其實一般 SSD 大部分人的應用比較著重於在筆電,因為阿宅都很沒耐性(誤)以近期非常熱門的 UltraBook 來說,每則 UltraBook 廣告強調的就是所謂「兩秒開機」,但是大家可能沒注意到他所謂的兩秒開機是建立在「休眠重啟」的基礎上,而且 UltraBook 也一定搭配SSD超高速讀取的特性來加速軟體執行與開機的速度。 這次 Plextor 可能是嗅到了 SSD 在筆電上慢慢變成了主流應用的風氣,這次推的新款 SSD 將
13 年前
是隨身機的硬漢, Pentax WG2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WD 第二座 SSD 研發中心坐落新竹!
照片中為 WD 固態儲存部資深副總經理 Michael Hajeck ,右為專案管理部副總裁 Nader Salessi ,左為亞太區行銷總監羅昌平。 傳統硬碟大廠 Western Digital ( WD )即將於明年第一季在台灣新竹成立首座海外研發中心,將專精在企業用的 SSD 產品,而 WD 固態儲存部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 Michael Hajeck 也特地飛到台灣與台灣媒體分享 WD 的計畫。 跳轉繼續: WD 繼三年前併購Silicon System 之後,正式踏入 SSD 產業,而 Michael Hajeck 亦是來自 Silicon System ,並且曾任職 Sandisk
13 年前
是OCZ VERTEX3 協助你克服效能瓶頸這篇文章的首圖
OCZ VERTEX3 協助你克服效能瓶頸
電腦的硬體不管再如何超頻 到頭來效能還是會被硬碟限制住 這一點...我想許多系統玩久一些的人都會有所體悟 這也是近年來SSD有了發揮空間的原因 公司代工廠的廠務大哥說想玩看看SSD 所以我幫他弄了3顆(順便坳他借我玩玩先...測看看穩定性) 今天到貨後...兩顆送到狼大處...一顆我自己留著玩 先來看圖吧^^ OCZ 出品的 VERTEX3 ...使用sandforce控制器製成 支援TRIM 本體還是維持多年來的陽極黑 保固貼紙貼在接縫處 背面標貼頗有趣...即便它是SSD還是請使用者別去丟他或是重壓 (當然了...MIT看起來貌似很迷人) 隨包附送一個2.5">>3.5"的轉接
13 年前
友站推薦
虛擬貨幣奇亞幣上市引關注,記憶體族群股價震盪
INSIDE - 中央社
從記憶體走進電競,博帝科技見證電腦產業的變與不變
關鍵評論 - 廣編企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