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要把資料中心送上太空 以攝氏零下 157 度低溫太空環境解決發熱問題
將資料中心送上太空,透過太空真空、未被太陽直接照射時可達攝氏零下157度低溫的特性,讓資料中心能更穩定運作。 歐盟執行委員會委託總部位於法國的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太公司 (Thales Alenia Space)主導一項名為「歐洲淨零碳排放與資料主權的先進太空雲」 (Advanced Space Cloud for European Net zero emission and Data sovereignty,ASCEND)的可行性研究,計畫將資料中心放在太空軌道繞行地球運作,藉此降低資料中心設置造成地球氣候影響。 過去不少業者如微軟、Google、Intel、蘋果、亞馬遜等,已經先後著手研究如何
2 年前
歐盟將從 2035 年起停售燃油乘用車輛及送貨用廂型車 並且計畫降低電動車購入與使用門檻
此次提出從2035年起停售傳統燃油乘用車輛及送貨用廂型車,接下來還必須由歐盟議會及歐盟理事會批准,但從目前歐洲各國計畫停售傳統燃油車輛規劃來看,應該不會遇到太大反對聲浪。 歐盟稍早同意從2035年起,將停止銷售傳統燃油乘用車輛,以及送貨用的廂型車,預計在未來13年內將此類車款的碳排放量降至最低。 而依照協議,從2030年開始銷售的新款乘用車輛,其碳排放量必須比2021年銷售車款減少達55%,而廂型車的碳排放量降低幅度也必須在50%以上,並且將在後續逐年增加碳排放量減少比例。另一方面,歐盟也計畫讓消費者購買、使用零碳排放車輛 (例如純電運作車款)的門檻降低,意味將設法讓此類車款購買價格、充電成本
2 年前
美國頒布行政命令 正式實施與歐盟的跨大西洋資料隱私框架協議 確保歐盟與美國之間居民隱私數據傳輸安全
美國政府強調,此項行政命令象徵美國與歐盟共同致力恢復跨大西洋資料隱私安全,並且確保網路服務用戶權益,同時預期能帶動高達7.1兆美元規模的經濟效益。 美國總統拜登稍早簽署新行政命令,將正式實施今年3月與歐盟達成的跨大西洋資料隱私框架協議,藉此確保歐盟地區與美國之間居民隱私數據傳輸安全。 更早之前,歐盟與美國政府之間協議透過名為隱私盾 (Privacy Shield)的隱私框架作為資料傳輸保護,讓美國企業能以簡化流程,將歐洲境內居民的隱私數據傳送到美國境內伺服器存放,但後來因為Facebook、Google、亞馬遜等跨國企業接連發生隱私保護不當醜聞,因此讓歐盟認為美國無法提供與歐盟一致的高規格用戶
2 年前
歐盟 11 月 8 日將確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是否違反市場壟斷 若確認有違反壟斷嫌疑,將會繼續深入調查
微軟說明,僅仰賴動視暴雪品牌吸引玩家加入Xbox平台,將無法獲得足夠獲利來平衡相關支出成本,因此依然需要透過多平台發行策略增加更多遊戲營收機會,這也意味動視暴雪遊戲依然需要透過多平台管道發行,才能產生足夠獲利。 歐盟委員會公布文件顯示,歐盟反壟斷機構預計在11月8日確認是否批准微軟以69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 在此之前,微軟表示有信心在2023財年結束前完成此筆交易,但不少看法認為歐盟反壟斷機構有可能認定微軟此筆交易違反市場壟斷,因此有可能會在11月8日宣布將深入調查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是否嚴重影響遊戲市場公平競爭。 為了說服諸多監管機構相信收購動視暴雪不會造成市場壟斷,微軟表示收購動視暴雪之後,
2 年前
歐盟新法將要求手機製造商必須提供至少5年零件備料、500 次以上完整循環充電次數電池
不少製造商批評歐盟此項草案實際上造成更大資源浪費,例如準備更多零件備料將造成更多塑膠、金屬等材質用量,同時可能造成額外資源浪費,但歐盟方面則強調若無法配合接下來的永續發展要求,將會禁止相關產品進入歐盟市場。 歐盟委員會稍早提出新法草案,將要求向歐盟境內提供智慧型手機的製造商必須從進口當日起算,不同零件備料至少要能供應5年用量,同時也應確保電池有足夠使用壽命。 依照說明,草案中要求製造商至少必須準備15種不同零件備用量,同時電池至少要能提供500次完整循環充電次數 (從完全沒電到滿電),同時也應該避免電池蓄電量出現低於83%以下情況。 另外,歐盟也希望在境內銷售手機要提供可供識別的認證標章,讓消
2 年前
歐洲電信業者希望歐盟立法要求大型科技業者分攤網路建置與營運成本 但可能影響網路中立性
相關研究認為若大型科技業者資助維護歐盟國家境內電信業者的網路穩定性,以每年資助200億歐元費用計算的話,將能讓歐盟國家帶動高達720億歐元規模的經濟利益,但也有看法認為一旦由大型科技業者出資分攤歐盟境內電信業者網路建置與營運成本,可能將會進一步影響網路中立性。 去年因為疫情影響,使得多數人在家工作,同時也造成線上視訊、社群互動,以及串流影音服務與遊戲使用比例大幅增加,導致整體網路傳輸流量大增,因此當時歐洲電信業者便呼籲,希望大型科技業者必須協助分攤歐洲電信網路基礎設施建置與營運成本。而在稍早發出共同聲明中,包含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境內電信業者表示將要求歐盟委員會立法,要求大型科技業者必須針對歐
2 年前
歐盟為推行數位市場法 將由兩名反壟斷委員會成員帶領運作新董事會
新法更將要求科技業者必須每年繳納以全球市場淨利的0.1%計算金額,作為歐盟監管成本費用,預期之後將使歐盟每年增加2000萬至3000萬歐元收入。而若科技業者出現違規情形,將被處以6%全球營收計算的罰金,如果有累犯情況,甚至將被禁止於歐盟境內進行任何業務。 知情人士表示,歐盟委員會正著手設立新董事會,將由兩名反壟斷委員會成員帶領運作,藉此讓Google、亞馬遜、微軟、蘋果及Meta等大型科技業者遵循新推行的數位市場法 (Digital Markets Act)。 而此傳聞,恰好符合先前歐盟表示將會成立獨立小組,並且設置獨立管理人監督科技業者在歐盟境內作為的說法。 至於新董事會預期將由處理科技業者
2 年前
Google Play Store 上架的歐盟經濟特區內 app 開放透過第三方付費方式交易 但不包含遊戲
蘋果日前已經調整在南韓App Store使用規範,讓使用者可透過其他支付方式支付app內交易內容,但蘋果依然會針對每筆交易收取26%分潤,藉此作為平台維護、增值稅等相關費用,也無法用於家庭共享訂閱,或是要求他人幫忙付款的情況。 在歐盟即將推動數位市場法案之際,Google歐盟政府事務與公共政策總監Estelle Werth稍早發文表示,將開放歐盟經濟特區內於Google Play Store上架的app透過第三方付費方式進行交易。 允許透過Google Pay以外的第三方付費方式交易後,Google承諾將調整app內交易時收取的平台服務費,其中在99%比例app所收取的15%費用,未來將調降為
2 年前
Google 可能拆分廣告業務 藉此避開美國、歐盟反壟斷調查
不少市場看法認為,即便Google將廣告業務拆分獨立,可能仍無法說服監管機構,因此Google仍有可能面臨反壟斷調查。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Google有可能將廣告競標與廣告發行業務拆分,成為母公司Alphabet旗下子公司,並且與Google既有業務維持平行運作,藉此避開美國政府計畫透過新法規範大型科技業者發展勢力,同時也能防止歐盟介入壟斷調查的情況。 美國司法部從2020年就開始著手調查Google廣告業務是否涉及壟斷,而Google方面則是強調持續與監管機構合作,並且澄清並未有壟斷事實。 不過,由於廣告業務目前依然是Google最主要營收來源,甚至更佔母公司Alphabet主要營收來源約
2 年前
歐盟 2024 年後銷售新車 皆強制配置駕駛疲勞警示、自動速限等安全輔助系統
部分市場看法認為加裝這些安全配備將使車輛生產成本增加,將會透過車價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可能會衝擊日後車輛銷售表現。而對於車輛輔助系統實際可改善交通問題的情況,不少人也持保留看法,原因在於車輛警示系統可能仍然無法解決不良操駕問題,最後這些系統有可能只是淪為應付例行檢查的設計。 去年宣布將使新生產的市售汽車、貨卡、公車都必須安裝AEB煞車、ELKS車道維持、駕駛疲勞警示,以及ISA自動速限等輔助系統之後,目前相關法令已經在歐盟地區正式生效。 依照先前說明,歐盟將要求所有車廠必須在2024年之後銷售車款都必須配置相關安全配備,因此預期也將讓在歐盟市場銷售車款價格增加。 而依照ETSC歐洲運輸安全委員會
2 年前
友站推薦
【機智科技通訊】一條充電線是歐盟與蘋果14年的戰爭,最後竟然要靠歐洲最小國家馬爾他?
INSIDE - 12
不滿被歐盟列為「看門人」!蘋果、Meta 及字節跳動提出抗議
INSIDE - Mashdigi
俄烏戰爭2週年:歐盟將對俄實施第13輪制裁,僅10%歐洲人相信烏克蘭終獲勝,烏軍人力不足輪調成難題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2023荷蘭大選】極右派不是正在崛起,而是早已「登堂入室」佔領部份傢俱
關鍵評論 - 陳稚寰
普拉伯沃批歐洲在殖民時代砍印尼森林,如今歐盟卻限制棕櫚油進口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涉鋰礦與氫能計畫貪汙案,葡萄牙總理接受調查宣布辭職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歐中峰會登場雙方主張反對脫鈎及減少誤解,歐盟理事會主席:盼中國瞭解台海局勢升溫後果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德國防長:承諾援助百萬枚砲彈,將無法兌現;歐盟重申援烏立場未變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歐盟多國負債超過上限,是否會迎來一場新的歐債危機?
關鍵評論 - 德國之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