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古早網路傳說「人體血管可繞地球兩圈半」的科學考證之路
如果在網路上搜尋:人體血管長度有多長?會得到一個像是醫學常識的答案:「總長度大約10萬公里,能夠繞地球兩圈半」。YT上一個科學頻道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深入追查這個說法的來源,揭示了這個廣為流傳的「事實」其實源自1922年的一項粗略估算。 這段耗時的調查過程,從現代醫學文獻開始,經過眾多網站、部落格和書籍的搜索,連教科書作者都不放過,但在訪問後得到答案也是「這個數字流傳了幾十年,不清楚來源」的說法,可見得連專家也不知其所以然。最後追溯到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August Krogh 在1922年的一項著作《微血管的解剖學和生理學》中用於示範計算方法的數據,當時的計算是基於動物樣本推估,而且以理想體型
8 個月前
比起六塊肌,女生更愛大肚男?為什麼男生這麼容易有小腹?
看到雷神索爾、水行俠滿身的壯碩肌肉,男性朋友們是否會暗自羨慕,心想要是能擁有這樣的身材,要吸引女生的目光,肯定不是難事! 真的是這樣嗎? 美國的線上約會網站Dating.com,2021年曾經做過一項研究,調查用戶在尋找伴侶時,對於身材有什麼偏好,結果發現,有超過七成的受訪單身會員表示,比起輪廓分明的完美線條,他們更喜歡被稱為”Dad bod”這種小腹微凸的中年男子身材。如果輸給布萊德彼特、基諾李維這種帥大叔,可能還雖敗猶榮,但是不看長相只看身材,六塊肌還會輸給啤酒肚,這又是什麼道理?美國一家健身中心的調查,給出了可能的答案。 原來,對受訪者來說,這種「像爸爸」的身材,讓人聯想到爸爸將家庭擺在
2 年前
一直點眼藥水也沒用!乾眼症不一定是缺水
你曾經沒有原因的突然淚流滿面嗎?或許你本來就是情感豐富的人,不過在沒有外部刺激的情況下突然流淚,恐怕跟情緒無關,而是乾眼症找上你!根據眼科醫學會公佈的「2019全民護眼趨勢調查」,幾乎每4人就有1人有乾眼症的問題。 乾眼症顧名思義,就是眼睛產生乾澀的感覺。現代人長時間待在乾燥的冷氣房裡,或是一直盯著3C看影片、打Game,以及天天配戴隱形眼鏡的習慣,都會讓眼睛乾澀的情形,變得更嚴重。而要了解這種乾澀感的來源,就要先從眼睛的構造講起了。 在我們的眼睛表面,有一層「淚膜」,像是防水層一樣,幫助眼睛保持適當的濕潤度。淚膜由外而內,還可以再分成三層,分別是防止淚液蒸發的油脂層、生成眼淚的水液層,還有幫
2 年前
認不出人臉的「臉盲」 是種被醫學認證的疾病
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刷牙洗臉,卻認不出鏡中的人是自己?這可不是恐怖片的劇情,而是某些臉盲症患者的困擾。臉盲症(Prosopagnosia / Face Blindness)是一種認知功能障礙,具體症狀是認不出人臉。知名影星布萊德彼特也曾表示自己深受臉盲症之苦。 臉盲症的成因可以分成先天和後天。大部分的患者,是因為先天基因上的缺陷,造成部分腦區發育出問題,進一步產生臉部辨識功能的障礙。少部分的患者則是因為後天的腦受傷,造成大腦迴路中的神經死亡,而失去了辨識人臉的能力。 而不論是先天還是後天因素造成臉盲症,根據受損腦區的不同,臉盲症又可以分成統覺障礙和聯想障礙2種類別。對統覺障礙這類患者來說,他們無法
3 年前
NVIDIA 與比爾蓋茲也有投資的新創製藥軟體平台 Schrodinger 合作,加速藥物開發與探索
NVIDIA 在 GTC 大會宣布與比爾蓋茲也宣布投資的新創製藥軟體平台 Schrodinger 合作,以基於 NVIDIA A100 與 NVIDIA InfiniBand HDR 網路建構的 NVIDIA SuperPod 系統進行 Schrodinger 藥物預測軟體平台的最佳化,藉由此平台進行新型分子特性的結構化與模擬,此合作將加速超過 3,000 家以上的新創與跨國醫藥企業加速藥品探索。 ▲雙方的合作建構在 NVIDIA A100 平台,結合 Schrodinger 軟體套件的物理建模與 NVIDIA 醫療平台 Clara Discovery 雙方的合作結合 Schrodinger
4 年前
是科學家在年老的大腦中發現了新生細胞的第1張圖
醫學新發現:大腦細胞生長可能不因老化而停止
老年人的大腦相對於年輕的時候並不是完全沒有改變的,儘管他們擁有的新細胞數量與年輕人的大腦數量一樣多,但新血管的形成在減少,而且血管之間沒有像新生腦細胞那樣快速形成新的聯繫。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即使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大腦也會不斷製造新的神經細胞。這個新聞看上沒有什麼,但其實是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數十年來,科學界都認為在衰老的大腦會停止製造新細胞。但最近的研究提供了相反的有力證據,4月5日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表明:老化的大腦所產生的腦細胞數量與年輕人的大腦一樣多。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Maura Boldrini博士說:「當我還是
是醫學藉由虛擬實境VR邁入更高境界這篇文章的首圖
醫學藉由虛擬實境VR邁入更高境界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也稱人工環境,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使用者進行位置移動時,電腦可以立即進行複雜的運算,將精確的三維世界影像傳回產生臨場感。該技術整合了電腦圖形、電腦模擬、人工智慧、感應、顯示及網路並列處理等技術的最新發...
友站推薦
【專訪】宮崎徹教授:從貓咪腎臟病到人類阿茲海默症,透過AIM「垃圾清理」醫治不治之症
關鍵評論 - nippon.com 繁體字
「海拉細胞」主人103歲冥誕,美生技公司與家屬達成和解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梁漱溟論中西醫
關鍵評論 - 王偉雄
劍橋大學數位化保存中世紀醫療手稿:怪異療法震驚研究人員,烘烤醃製過的貓頭鷹可治療痛風?
關鍵評論 - TNL國際編譯
【硬塞專家開評】愛莉莎莎踩到線的啟示錄:從自媒體話語權到網路媒體識讀
INSIDE - 精選轉貼
催眠術的「怪奇物語」:催眠是一把雙面刃,如果讓業餘者使用可能造成巨大傷害
關鍵評論 - BBC News 中文
攻克癌症再現曙光!科學家發現「殲滅開關」,可破壞任何癌細胞
INSIDE - Chris
「多裂肌」和下背痛有關,這是什麼冷知識?!
運動視界 - 洪辰宇 醫師
【專訪】國際醫療推手江明哲醫師:從南非到台東、從學院走進社區,有故事的「醫師的咖啡室」
關鍵評論 - 醫學有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