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到底怎麼了?找台積電代工一切早有跡可循

2020.07.29 11:34AM
照片中提到了CL3、INTE、15-10600K,包含了台積電、產品設計、電子產品、台積電、字形

Intel為什麼會找上TSMC(台積電)代工?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先說清楚,找TSMC代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當初買進來的單位(像英飛凌無線部門)本來就有一些採用較舊的TSMC 28nm製程的RF電路,這種純粹屬於計畫需要,沒有必要為了轉單而轉單。

而另外一種情況才是Intel本身造成的問題,要知道產能的規劃是長期的,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對未來造成影響,從建廠、備料、培訓人員、調整機台等TD(technology development)把製程配方調出來了, 開始小量試產,一邊調整良率。另一方面design team提早一兩年開始設計,最後在雙方約定好的時間,設計團隊把藍圖交給晶圓廠,開始一層一層的光罩慢慢做,幾週後生產、封裝、測試,然後交貨。

山頭林立的大集團

理想的狀況下,Intel 10nm製程開發順暢,14nm廠一邊量產,10nm廠一邊慢慢熱身準備就緒,等到良率達標,可以開始接大單了。此時design team在10nm上也差不多設計好了,然後10nm大門一開,誰先上? GT先上,因為GT (Graphic) 圖形處理的架構比較一致,設計週期比較短,可以比較快擠出設計藍圖。然後CPU老大,Server老二陸續進去,然後10nm產量持續增加,14nm慢慢騰出產能,接下來呢?

要知道Intel 10萬大軍扣掉TMG/CPU/Server,還有很多鬆散的外圍組織也需要晶片。這些單位很多都是前CEO BK揮霍老本買進來的敗家收藏,像是原本還算有點名氣但逐漸被人遺忘的FPGA公司Altera (改名PSG),為了重返手機市場榮耀買進來的英飛凌無線部門(改名iCDG),趕流行被當冤大頭買貴了的人工智慧Nervana(改名AIPG),自動駕駛Mobileye。扣掉這些大型裝飾,還有一些基礎IP、IO、記憶體還有小號CPU Atom。最後就是一些量不大, 一台公車(MPW Shuttle)就可以打發的單位,像是純做研究與研發paper、出新聞稿的Intel Labs,幫TMG做測試晶片的AD(Advanced Design)。總之,山頭林立,無奇不有。

討生活的浪人group

更有甚者,還有一些不知什麼原因默默地在Intel裡載浮載沉討生活的浪人group,我認識的一位業內老前輩統稱這些group是後娘養的,沒人疼的孩子。這些浪人group其實曾經也是有頭有臉隸屬於正規組織,但是這些正規組織被解散了(像Intel一時興起的晶圓代工,Intel Custom Foundry),設計部門的頭目為了手下武士的生計,只好在Intel裡面幫人打工,譬如Server部門要做什麼記憶體控制IC,當人手不夠就暫時讓浪人group來接這個活。

如果面臨太多競爭,像是遇到印度班加洛用人海戰術又愛誇口一切沒問題把活搶走了,或是遇到馬來西亞濱城幹起活來不要命的華人工程師,那只能摸摸鼻子,去接一些別人撿剩的朝不保夕的活,像是幫中興ZTE做chip,每天看著川普的臉色等著project被cancel。看過動物星球頻道的就知道飢餓的時候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Intel內部就是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總之,這些各式各樣的單位,就按照對公司的獲利貢獻的重要程度,來決定要不要排進去10nm或繼續用14nm的多餘產能。

難以預料的14nm擠牙膏

結果世事難料,10nm難產、Fab空轉,最重要的CPU/Server/GT怎麼辦?只好繼續佔用14nm的產能。最慘的情況來了,TMG裡面負責製程研發的單位是TD(technology development)。TD本來就處在人人過勞的極限狀態,以前14nm弄好了,主力就移師10nm,留下一小批人力維護14nm,然後再分出一小隊精銳先鋒去7nm。現在14nm要繼續搞,還要搞14nm+,14nm++,14nm+++(所謂的擠牙膏),那分給10nm人數就少了,7nm就更少了。硬生生地就讓自己越陷越深。所以說一步錯,步步錯。

現在14nm產能都給了公司的命脈CPU/Server,那其他剩下的單位怎麼辦?日子還是要過, IC還是要出貨,為了求生路,大家就紛紛發難,勢力相對大一點的iCDG就跳出來說,我們在英飛凌時代就是用TSMC,合作愉快,讓我們繼續用吧。AIPG說我們的AI chip不能等,有多少的data等著我們train,NVIDIA都甩過我們好幾條街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最好的製程,沒有Intel 10nm就給我TSMC 7nm。竟然連一些幫Server系統做周邊chip的小咖說話都大聲起來,不給我們出去,Server也出不了貨,大家要死一起死!

到了這種地步,Intel高層有任何選擇嗎?開放到TSMC下單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解決方法。Intel身為一家上市公司,對股東有盈利的義務,但盈利不代表一定要靠自己生產晶片。

至於Intel開始到TSMC下單之後對本身公司體質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還有CPU的project怎麼也開始用起TSMC了,下回分解。

本文授權自工程師在波特蘭

4 則回應

  • 台積可沒多餘的產能了!
    2020-07-31
  • 學蘋果, 硬體製造分包
    專心於 最頂級/值錢的 CPU設計 !
    打不贏,就加入 ! 雙贏
    2020-07-29
  • 我的牙醫醫生告訴我,牙膏不要省。慢慢擠慢慢用是很容易蛀牙的
    2020-07-29
  • Intel 這麼愛GT,當初應該去買Nvidia,結果買了一堆後來用不到的公司。 Altera 當初可是 FPGA 龍頭,可是缺乏殺手級應用,reconfigurable computing 也紅不起來,可惜了
    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