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Intel因為發布7nm技術製程不順,可能延遲半年到1年,導致公司上演單季獲利創下新高卻股價暴跌的世界奇觀,但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該畫的大餅還是得畫給大家看,該儲值的信仰還是得儲飽一點。
在HotChips 32之前的Intel架構日(Intel Architecture Day),Intel技術長Brijesh Tripathi提出了「Client 2.0概念」,講的白話一點就是日後個人端的晶片,都用多晶片封裝包包樂,將產品研發時程縮短到1年,更能Time To Maket,更能符合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簡而言之,這算是Intel首度公開「我們也要開始玩Chiplet,大家一起來快樂的包水餃」。
那麼,筆者就很想問了:這和AMD在2007年講過的M-SPACE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好吧,製程不同,封裝不同,IP生態系統也不同,斯斯保肝,成本貴,效果好... 呃,扯遠了。
20世紀前期研究拿破崙的權威Jean Colin曾指出「假使把最卓越的拿破崙計畫,拿來與其對手的計畫作一比較,我們將很難發現期間有太大的差異。」誠如拿破崙自己講過「戰爭藝術很簡單,一切都不過是執行的問題。」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相信各位科科都瞭然於心,人生就是如此,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倒是有件事不得不提醒一下,屆時產品線像積木一樣拼來拼去,產品行銷要變得很小心,前陣子筆者才在某知名網路論壇看到「Intel Alder Lake(Golden Cove大核配Gracemont小核)是各種不良品的組合」,看到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不過最大的問題仍舊只有1個:這件事何時會發生?根據Intel的說法,Client 2.0的時間點約為第二代7nm製程(7+),原先表訂2022年,但Intel整個7nm製程已經確定要大延期了,如此一來,很有可能拖延到2024年。
總之,Intel要實現Client 2.0,重新整頓內部產品開發流程、定義IP功能區塊連接方式等等,都是躲不掉的包水餃基本功。AMD努力了很多年才開花結果,現在讓大家瞧瞧Intel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追的上。
可是,瑞凡,台積電好像準備在2023到2024年量產環繞閘極(GAA)技術的2nm了耶?也許Intel只能祈禱他的競爭對手們,用不起這麼先進的製程了吧?科科。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