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搭配外接顯示卡,何時才能成為趨勢?

2011.10.24 03:04PM
是筆電搭配外接顯示卡,何時才能成為趨勢?這篇文章的首圖

 

輕薄筆電掛帥的年代,這些全新世代低電壓處理器的效能也與早期給人效能大打折扣的刻板印象大為不同,雖與標準版處理器相較下,效能還是無法相提並論,但對多數人日常使用早已不成問題。但在Intel主導的Ultrabook概念,不僅重量受到規範,就連厚度也受到限制,這意味著機身可用的空間以及散熱區塊勢必受限。

這意味著,主打輕薄的Ultrabook現階段要塞入獨立顯示卡的可能性並不高,然而輕薄的代價一定得犧牲圖形效能嗎?答案可未必,至少過去幾年許多廠商前仆後繼利用另一種方式提昇這些輕薄產品在定點使用的圖形效能,那就是外接顯示。

跳轉繼續

照片為富士通的XGP外接顯示卡

也不清楚何時開始,就已經有廠商提倡外接顯示方案,其中AMD(前ATi)的動作較為積極,推出名為XGP的外接式顯卡解決方案,另外像是宏碁、華碩、微星,都有推出外接式顯示卡的產品,但最終在市場的接受度仍未見起色。

主要的問題在於,這些外接顯示卡只能對應固定的機型以及特定的顯示卡類型,並且使用的連接插槽也沒有統一化,與其說是準備商品化的產品,更像是作為技術宣傳之用。而後,MSI嘗試利用Express Card作為外接顯示卡的連接方式,雖然是一個採用通用連接插槽的好開始,不過Express Card卻已經不是筆電必備的插槽。

華碩的XG Station,這產品最後賣的如何阿...?

時至今日,Sony的VAIO Z卻讓我看到一個良好的契機:利用偽裝成USB的Light Peak。對於提供充裕效能的外接顯示卡,頻寬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為何先前的外接顯示卡若非使用專屬連接插槽,就是採用Express Card。然而包括USB 3.0以及Light Peak技術,都擁有插槽不佔空間且能提供充裕頻寬的優點。

先從USB 3.0介紹起,這項技術可以提供5Gbps的頻寬,並且可以供給4.5W的電力,不過4.5W的電力對於一張正常的外接式顯示卡肯定是不夠的,而5Gbps頻寬也還不及PCIe 2.0 x 16的16GBps,可以預見即便導入外接顯示卡,等級仍無法太高。

而VAIO Z所使用的Light Peak技術是純光傳輸技術,在現階段的理論傳輸速度有10Gbps,是USB 2.0的兩倍,雖然不及標準PCIe 2.0 X 16,但從VAIO Z所配備的獨立顯示來看,也能搭載中階等級的筆電顯示,對一些遊戲以及繪圖應用相較內建顯示,已經有長足的提昇。

微星採用Express Card的外接顯示方案GUS,最後有正式開賣嗎@@?

雖然不是內建在機身內,不過外接顯示的插槽若能變成標準化,對於輕薄筆電將會有一番新氣象,以輕薄筆電的定位,雖然是以外出使用為主,然而若能在定點時,透過外接顯示擴充圖形效能,並且輔以各式連接週邊插槽、像是USB 3.0、eSATA等,也能提供在定點不亞於標準筆電的效能,若真能如此發展,並且提供價格合理的擴充外接顯卡的話,以筆者個人立場,會覺得甚至可以捨棄家用電腦了。

畢竟外出輕薄且有續航力,在家搭上擴充座,補足顯示方面的效能,並且也一併連接大容量的儲存設備,對筆者這類偏輕度的電腦使用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只不過Light Peak的呈現型式還未被標準化,VAIO Z也只是個搶先搭載該技術的產品,能否變成標準化,還要看Intel以及PC廠願不願意,畢竟這樣一來,肯定會影響到某些產品線的市場...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22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17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23 個小時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16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16 個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