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Sony 而言,讓它躍升高階數位相機的並非來自 Konica-Minolta 的 Alpha 單眼向基部門,而是這幾年另起爐灶的 NEX 系列可交換鏡頭相機;小巧的機身不僅打動許多重視輕巧的消費者的心,更由於轉接鏡頭的便利性獲得許多老鏡玩家的喜愛,但由於與機身尺碼折衷犧牲了些許的操作性,較為硬派的玩家希望有更高規格的 NEX 出現。
也許是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呼聲,去年正式發表了 NEX 家族中的老大哥 NEX-7 ,不僅維持 NEX 家族一貫的小體機,更在僅稍微增加高度的情況下加入雙轉盤、電子觀景窗、內建閃光燈、熱靴等設計,儼然是一台準專業等及的機身了。
這一篇就從 NEX-7 的設計談起吧,跳轉繼續。


機背的部份,由於空間比 NEX-5 充裕,按鍵也比較多,許多的功能都以實體按鍵的方式呈現,而 AEL 與自動、手動對焦切換共用同一個按鍵,並以撥桿方式切換。當然 NEX 的最大賣點錄影鍵也依舊為獨立按鍵。

NEX-7 的一個賣點就是在相對 NEX-5 增加不多的體積下,加入這張 240 萬畫素的高密度 OLED 電子觀景窗,也許對某些消費者來說電子觀景窗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但事實上有電子觀景窗可是好處多多,這方面第二篇實戰篇再述。


至於這張 3 吋的可翻轉 OLED 螢幕可翻轉角度與 NEX-5N 差不多,不過並不具備觸控功能。
內閃跳起來的高度不算低,不過對於像是 18~200 這一類比較長的鏡頭也許會擋到?










另外顯示螢幕以及 EVF 都能自動景深預覽,即便對光圈原理不熟悉也能透過景深預覽看出大致上拍攝後的景深效果。另外除了手動對焦的局部放大功能以外,峰值對焦功能更大大地提昇手動對焦精確度,這對於這次搭配的 24mmF1.8 ZA 鏡的近距離拍攝自動對焦不易、採用手動對焦的成功率有不小的幫助。
實戰篇本週內見 XD
品名 | Sony NEX-7 |
形式 | APS-C 可交換鏡頭機身 |
感光元件 | 2,430 萬畫素 APS-C Exmor CMOS 、 23.5m x 15.6mm |
觀景窗 | 240 萬畫素 OLED 電子式,視野率 100% |
鏡頭 | E 接環鏡頭 |
ISO | 100~1,600,可擴充至 10~16,000 |
測光 | TTL 12,00區分割,全區綜合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局部測光 |
快門 | 30 秒~1/4000秒, B 快門 |
連拍 | 最高 10fps |
錄影 | 1920 x 1080p 60fps |
儲存媒介 | SD、SDHC、SDXC 、 MS Duo 、 MS HG Duo |
LCD | 3 吋92 萬畫素,可翻轉 |
外觀尺寸(單位: mm ) | 119.9 x 42.6 x 66.9 |
重量 | 空機 291 克,含記憶卡、電池 350 克 |
電池續航力 | CIPA 約 430 張 |
單機售價(台灣) | 單機39,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