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velle.fu

共20172則
甚麼都懂一點、甚麼都不精
是小米平價 18:9 全面屏產品紅米 5 、紅米 5 Plus 在中國發表,確定會在台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小米平價 18:9 全面屏產品紅米 5 、紅米 5 Plus 在中國發表,確定會在台推出
小米科技稍早在中國正式發表搭載 18:9 全面屏的紅米 5 以及紅米 5 Plus ,而小米台灣也預告這兩款機種將引進台灣;紅米 5 與紅米 5 Plus 分別採用 5.7 吋 HD+ 以及 5.99 吋 FHD+ 解析度的 18:9 顯示器,同時也取消紅米系列的正面實體三鍵,改以虛擬鍵取代之。 而紅米 5 搭載的是高通新一代的主流級應用處理器 Snapdragon 450 搭配 2GB RAM / 16GB 與 3GB RAM / 32GB,紅米 5 Plus 則是使用更高一階的 Snapdragon 625 應用處理器搭配 3GB RAM/ 32GB 與 4GB RAM / 64GB (其
7 年前
是中華電信以 NB-IoT 與 IoT 平台技術助 USPACE 打造創新共享車位平台服務這篇文章的首圖
中華電信以 NB-IoT 與 IoT 平台技術助 USPACE 打造創新共享車位平台服務
對電信業者而言, IEEE 所制定的 NB-IoT 規範會是使它們能切入物聯網相當重要的技術,而中華電信也宣布攜手與 2017 Hami軟體開發大賽創新應用 APP 組冠軍 USPACE 攜手合作,利用 NB-IoT 技術與 IoT 物聯網平台打造智慧型地鎖,並以此作為共享車位平台服務。 此次中華電信與USPACE研發團隊聯手,結合低功耗廣預網路基礎建設所構成的 USPACE NB-IoT 智慧物聯地鎖,實現及時數據蒐集與監控,並透過後端系統監控車位狀況與數據分析後,而透過中華電信所開通的 NB-IoT 網路能將每個地鎖的開閉鎖以及電力值等資訊直接傳送 IoT 平台,不需要額外的設備進行網路連
7 年前
是傳將登台推出的 8GB RAM 高性能電競手機 Razer Phone 快速動眼看這篇文章的首圖
傳將登台推出的 8GB RAM 高性能電競手機 Razer Phone 快速動眼看
今天在高通 Snapdragon 的技術展示廳內採用 Snapdragon 平台的夥伴產品介紹展區上,赫然看到雷蛇 Razer 在收購新創雲端技術手機品牌 Netbit 後的首款手機 Razer Phone ,這款搭載 Snapdragon 835 平台的裝置搭配 8GB 的 RAM ,同時採用來自 Sharp 的 5.7 吋 120Hz IGZO 顯示器,主打能提供一流的手機遊戲體驗。 雖然採用與 Razer Blade 系列筆電相同的金屬機身與黑色外觀,正面雙揚聲器也與 Balde 的揚聲器採用類似的金屬網格,不過仍能看出來 Razer Phone 與 Netbit Robin 在設計上一
7 年前
是聯發科多款晶片可支援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並將於明年初可見採其解決方案之終端問世這篇文章的首圖
聯發科多款晶片可支援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並將於明年初可見採其解決方案之終端問世
Google 稍早公布針對新興市場所推出的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後,聯發科也旋即宣布旗下包括支援 4G 的 MT6739 、 MT6737,以及支援 3G 的MT6580 等晶片,可支援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僅需搭配 512MB 到 1GB 的 RAM 即可使用此項輕量化的作業系統,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裝置將鎖定印度、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市場,而採用聯發科解決方案之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裝置也預計在 2018 年第一季問世。
7 年前
是為低規硬體提供流暢體驗, Google 推出羽量級的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低規硬體提供流暢體驗, Google 推出羽量級的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
Google 為了使 Android 系統更為普及,曾打算以 Android One 計畫搶佔新興國家市場, Android One 的最大特色就是對比常規 Android 更低的硬體需求,並且精簡系統使更低階的硬體也有順暢的使用體驗,不過從近期如小米、 HTC 的新手機來看似乎 Android One 也開始轉型成為中高階機種的系統;但 Google 並未因此改變它們希望讓更多人使用 Android 的企圖心,在稍早公布了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 從名稱可得知 Android Oreo ( Go Edition )是基於 Android 8.0 的一套精簡版系
7 年前
是添加 LED 顯示與震動功能,第二世代 WENA 智慧錶腕帶 WENA Wrist Pro 、 WENA Wrist Active 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添加 LED 顯示與震動功能,第二世代 WENA 智慧錶腕帶 WENA Wrist Pro 、 WENA Wrist Active 登場
問世兩年後,在 Sony 內部創新群募平台 First Flight 誕生的智慧錶 WENA 將推出第二世代的智慧腕帶 WENA Wrist Pro 與 Wrina Wrist Active ,除了延續原本將複雜電子結構藉由軟性電路與錶帶結構整合的特性外,除了支援 FeliCa 電子支付、智慧提醒與記步功能外,兩款第二代 WENA 還增添兩項新設計,分別是 LED 顯示器與震動。 WENA Wrist Pro 將在 12 月 21 日在日本開賣,目前可透過 First Flight 在日本 Yahoo 開設的線上商店預購;WENA 採用單腕帶的方式販售,銀色款為 34,880 日幣,而 IP
7 年前
是高通: Snapdragon 845 的 Kryo 385 的半客製化核心並非行銷用詞,設計與常規架構確實不同這篇文章的首圖
高通: Snapdragon 845 的 Kryo 385 的半客製化核心並非行銷用詞,設計與常規架構確實不同
高通全新旗艦行動運算平台 Snapdragon 845 的 CPU 核心 Kryo 385 再度強調是使用基於 ARM Cortex 技術的半客製化核心,從其可支援 ARM 的 DynamIQ 技術,應該不少人已經推測出 Kryo 385 大致上是基於採用 ARMv8.2 微指令級的 Cortex-A75 與 Cortex-A55 ,不過所謂的半客製化架構並不只是為了行銷所使用的術語,高通資深產品副總裁 Keith Kressin 指出, Kryo 845 實質上與 ARM Cortex 標準微架構仍有所不同。 高通看準 DynamIQ 的所帶來的單一 Cluster 最多可達 4+4 核心的
7 年前
是高通改變 aptX 授權模式,買晶片即可使用、不再額外支付授權這篇文章的首圖
高通改變 aptX 授權模式,買晶片即可使用、不再額外支付授權
在早期 CSR 的進階藍牙音訊協定 aptX 需要購買 CSR 晶片並額外支付權利金才可使用,不過或許是高通意識到要能讓技術普及,又或者是受到 Sony 將旗下 24bit 藍牙音訊協定 LDAC 貢獻到 Android O 的影響,在高通技術峰會的展示區,筆者與會場人員提問之下,才發現高通已經改變策略,現在改成只要購買高通 CSR 的藍牙晶片,就能獲得 aptX 、 aptX HD 的支援。 這也是為何在較新的 Android O 高階裝置上,多可見到裝置能支援高通的 aptX HD 與 aptX 兩項規範的支援,其次是若溝通無誤的話,現在包括耳機、藍牙音箱製造商,也僅需購買高通 CSR 的
7 年前
是高通認為 QC 4.0 規範普及速度仍在時程內,但也提出一部分受 USB Type-C 介面轉換期影響這篇文章的首圖
高通認為 QC 4.0 規範普及速度仍在時程內,但也提出一部分受 USB Type-C 介面轉換期影響
高通在 2016年底就已經率先宣布了 Quick Charge 4.0規範,同時去年的旗艦晶片 Snapdragon 835 也成為首波支援此規範的晶片,同時又在 2017年中旬宣布增強版本 Quick Charge 4+ ,然而至今支援此項規範的裝置不多,在稍早趁著與高通資深產品副總裁 Keith Kressin 訪談時,也詢問了 Mr. Kressin 為何宣布至今一年多還較難看到終端裝置支援此技術的情況。 Mr. Kressin 表示,如果就技術發表到普及的狀況,會有一種業界對 Quick Charge 4.0 支援較慢的情形,但高通發表新規範的目的是告知業界已經有這樣的技術支援,讓業界
7 年前
是沒有獨立的 AI 架構,為何高通仍有信心稱 Snapdragon 845 是行動 AI 平台?這篇文章的首圖
沒有獨立的 AI 架構,為何高通仍有信心稱 Snapdragon 845 是行動 AI 平台?
在今年行動運算平台多了一項新身分:行動 AI 平台,像是蘋果的 A11 Bionic 或是華為海思的 Kirin 970 ,都指稱在架構中融入專為 AI 與深度學習的專屬核心,使得晶片也具備端末 AI 能力,然而高通在 Snapdragon 845的發表活動上,指出 Snapdragon 845 已經是高通第三代的行動 AI 平台,但在架構上並未看到高通的 Snapdragon 845 具備 AI 專屬的核心架構,沒有這樣的架構,高通為何有信心表示 Snapdragon 845 是行動 AI 平台? 在稍早的媒體訪談活動上,高通對此事做出具體的說明;高通表示,在行動運算平台具備 AI 能力並非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