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velle.fu

共20172則
甚麼都懂一點、甚麼都不精
是Ricoh Pentax KS-1 仍將提供至少 12 色供選擇這篇文章的首圖
Ricoh Pentax KS-1 仍將提供至少 12 色供選擇
圖片來源: Digicame-info 雖然握柄賞的五顆 LED 仍不知其用途,不過關於 Ricoh Image 新款入門單眼機身 Pentax KS-1 的規格也慢慢明朗,首先是目前確認至少有 12 種機身配色,其次是搭載 20MP CMOS 感光元件,推測應該是採用 Sony 的元件, ISO 範圍為 100-51,200 ,當然也搭載 Pentax 的 SR 元件防手震技術,機背採用 3 吋 92 萬畫素 LCD ,並無觸控機能,電池則是沿用自 K-r 開始用於中、低階機身的 D-LI109 長方形電池,機身尺寸將比 K-50 更小巧。另外先前曝光的機背圖的 UI 顯示 K-S1 搭載的
10 年前
是Sharp 發表具 4K 錄影能力的超高感度 1 吋感光元件這篇文章的首圖
Sharp 發表具 4K 錄影能力的超高感度 1 吋感光元件
圖片來源: Sharp 4K 已經成為新的影像趨勢與基準, Sharp 也在近日發表一張 12MP 的 1 吋感光元件 RJ5DY1BA0LT ,主打業界最高感度,可達 1420mV/lux-sec ,這也是拜 1 吋元件下僅有 12MP 的低畫素密度、大面積畫素點所賜,這張元件還支援 4k 60p 格式錄製,功耗僅 420mW ,強調因低功耗在連續錄製可減緩發熱。 新聞來源: Sharp 延伸閱讀 HUAWEI榮耀3C LTE比拼紅米手機1S,勝出的是…?! 終於找到心目中產品合用且價格合理的立架了... 蝴蝶機二代出來了,但這個時候買M8反而是最好時機...
10 年前
是仿自香水瓶造型, Sony 主打自拍機種 DSC-KW1 外觀曝光這篇文章的首圖
仿自香水瓶造型, Sony 主打自拍機種 DSC-KW1 外觀曝光
圖片來源:數碼窩 最近中國 Sony 官網一連提前曝光相機與耳機新品,其中主打自拍神器的新款 Cybershot 相機外觀設計已經被披露,採用全觸控螢幕的機身搭上可旋轉鏡頭設計,並且在整體造型仿效香水設計,具有觸控螢幕的下半部採用珍珠光澤烤漆,也有點像是 Sony Mobile 在弧形美背設計時的智慧手機風格,上方的可旋轉鏡頭則在外圍用一塊透明材質包覆,就像是香水的瓶蓋一樣,不過整體感覺更像把一塊鏡頭模組插在 Xperia 手機的機頂;這款新機以 DSC-KW1 作為代號,傳將採用 1/2.3 吋 Exmor RS "曲面"感光元件搭配 Sony G 鏡頭,在 21:9 模式下為 23mm 、
10 年前
是用貼近目標消費者的方式行銷網路服務: KDDI 透過 Cosplay 的職員揹著 WiFi 基地台在動漫活動提供網路服務這篇文章的首圖
用貼近目標消費者的方式行銷網路服務: KDDI 透過 Cosplay 的職員揹著 WiFi 基地台在動漫活動提供網路服務
在昨日 HTC 與 KDDI 共同發表 HTC The Nex J Butterfly HTL23 時, KDDI 的代表談到旗下網路服務時,除了強調他們的 800MHz 服務已經達 99% 人口覆蓋率、 2.1GHz 也達 91% 覆蓋率外,他們也在進行載波聚合( CA )的測試,希望能提高服務品質,並且結合 LTE 與 WiMAX2+ 提升服務品質,其中還有談到 KDDI 如何推廣旗下服務的例子。 KDDI 也與大電信公司一樣正在推廣結合架設的 WiFi 基地台,使非移動中用戶可連接並獲取高速網路,還能藉此疏散行動網路使用者;他們在最近的動漫展活動中,以近期相當受歡迎的勵志漫畫"飆速宅男"
10 年前
是Pentax K-S1 介紹短片現身 Youtube ,搭載無低通濾鏡元件與 100% 光學觀景窗視野率這篇文章的首圖
定位於入門級產品, Ricoh Image 將發表全新設計的 Pentax K-S1 單眼相機
圖片來源: Digicame-info 根據日本網站取得的消息, Pentax 將推出名為 K-S1 的入門級距單眼相機,並且終於在外觀與介面有較明顯的修改,擺脫自 K-m 之後沿用至今的造型,外觀中央區塊仍是延續 Pentax 近期的設計,不過握柄的設計與機背配置大幅改變,有些許偏向高變焦消費機的線條,機身握柄處比起既有機種似乎較小,且 PASM 模式轉盤被移到機背與十字鍵整合,主轉盤則像 K-01 一樣位於機頂,並從缺乏前轉盤來看定位應該是低於 K-50 ,可能接近僅於歐美販售的無防塵滴機身 K-500 。 從卡口的比例推測,機身厚度與尺寸可能接近 K-01 ,不過應該還是保留反光鏡設計,
10 年前
是HTC One M9+ 和風版?傳規格相似的 HTC J Butterfly 3 將於近期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細膩日系風的柔美彩蝶, HTC Butterfly 2 動手玩
在去年 HTC 推出第一代 Butterfly 時,以日系風格吸引不少使用者的注意,尤其對於女性使用者,也看到不同於以往 HTC 以金屬材質的硬朗線條作為旗艦機設計的另一種樣貌,更展現即便使用聚碳酸酯作為外殼,也能利用挑選過的色彩與多層次的上色方式呈現高質感。 這次也在會後拿到國際版的 HTC Butterfly 2 進行簡單的實測,並簡單敘述與 HTC One 系列相較的競爭特色為何。 HTC Butterfly 2 硬體規格之於 HTC One (M8)相較前一代 HTC Butterfly 之於 HTC One (M7) 的差異又更少了,兩者這次除了採用相同的 Snapdragon 80
10 年前
是HTC Butterflty 2 再度以日本美少女團體乃木坂 46 作為品牌代言大使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 Butterflty 2 再度以日本美少女團體乃木坂 46 作為品牌代言大使
如果還有些許印象,當時 HTC 第一款日系機種 HTC J 在台灣推出時,即與日本同步以日本美少女團體乃木坂 46 作為形象代言人,乃木坂 46 也因此成為 KDDI 與 HTC J 系列的御用代言人,此次在日本發表 The New J Butterfly 暨 Butterfly 2 時宣布,也宣布兩款孿生蝴蝶機將再度以乃木坂 46 進行代言並獻唱主題曲,同時這也是乃木坂 46 第十首單曲。 Butterfly 2 將首打第一支預告影片"謎",以乃木坂 46 成員白石麻衣擔當主演,以白石麻衣尋找失蹤的同伴、並且接到夥伴打來邀約玩捉迷藏遊戲的電話開始,並預告”欲知詳情, 8 月 29 日揭曉!”
10 年前
是國際版 HTC Butterfly 2 與日規 HTC The New J Butterfly HTL23 外觀小比較與快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國際版 HTC Butterfly 2 與日規 HTC The New J Butterfly HTL23 外觀小比較與快速動手玩
HTC 此次在日本與日本電信商 KDDI 共同推出 HTC The New J Butterfly HTL23 以及其國際版 HTC Butterfly 2 ,除了電信商客製功能之外,兩者在外型也有些許的差異,今天 HTC 也提前讓媒體拿到上市日未定的國際版本與日規定製機作為比較。在基本功能方面,日規機種與國際版硬體規格幾乎一致,除了國際版提供 TD-LTE 、日規機種則改為以 KDDI 所提供的 WiMAX 2+ ,以及支援日本地上波數位電視訊號外,在基本硬體幾乎一樣。(補充,日規機僅有 32GB 儲存空間,國際版則有 16GB 與 32GB 兩種) 筆者手上拿到的是陶瓷白的日規機以及午夜藍
10 年前
是日系柔美設計結合 IPX5/7 防水, HTC 發表美型旗艦 Butterfly 2 (補充台灣上市日期與預計售價)這篇文章的首圖
日系柔美設計結合 IPX5/7 防水, HTC 發表美型旗艦 Butterfly 2 (補充台灣上市日期與預計售價)
HTC 今日在日本與日本電信商KDDI 共同發表 5 吋高階定製機 The New J Butterfly HTL23 ,且同時國際版本將以 Butterfly 2 為名,日規將於 8 月 29 開賣,屆時台灣也將與 HTC One (M8) 延續 HTC One 與 Butterfly 的雙旗艦策略在台推出,時間未定;另外,日規版本採 FDD-LTE 搭配 WiMAX2 ,而台灣的國際版則是採 FDD-LTE 與 TD-LTE 。台灣預計於 9 月 2 日上市,建議售價為 20,900 台幣。 HTC 在推出 Butterfly 之前,由於外型設計多半採用金屬,且機身線條以及用色較為陽剛,一
10 年前
是為玩家帶來全套 AMD 體驗, AMD 攜手 OCZ 共同推出 R7 系列 SSD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玩家帶來全套 AMD 體驗, AMD 攜手 OCZ 共同推出 R7 系列 SSD
AMD 宣布進軍儲存產品,與隸屬 Toshiba 旗下的 OCZ 合作推出 R7 系列 SSD , AMD 表示這是由於它們與 OCZ 都是致力於提供發燒玩家最高效能產品的廠商,兩者一拍即合促成此次合作;全新的 R7 系列也讓 AMD 的產品線更為完整,從 CPU 、 GPU 、 SoC 、 RAM 到 SSD ,提供玩家全套的 AMD 核心。 AMD 之所以進軍 SSD ,一方面也是由於眾多 AMD 玩家期盼能夠獲得更多的 AMD 系列產品,而 SSD 可為電腦提供高經濟效益以及高效能的提升,故選擇與 OCZ 共同攜手打造此產品線。 R7 SSD 有幾個特點,首先是採用東芝最新的 A19 N
10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