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ld earth living Pt2016 真菌也會分解鋰電池? 國中的生物課老師都會告訴我們 真菌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 它讓有機物重新回到食物鏈的底層 但在未來,它們的分解工作可能會越來越多..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 Akiko Ogata, via Flickr, CC-BY-NC 2.0 每個人的生活中總有幾樣鋰電池存在其中的產品。無論是手機、筆記型電腦或是出門抓Pokémon必備的行動電源。當這些產品壞掉的時候,有些人乖乖地拿去店家回收;有些人則是垃圾桶一開,通通丟進去就結束這回合。 但鋰電池裡面含有鋰(lithium)、鈷(cobalt)以及其他金屬,這樣丟真的沒問題嗎…? 根據聯合國大學(UNU)在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水果也有保養品? 延長保存新發現! 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各國世代都在研究如何達到最好的效果。先是較為以前的醃漬、曬成干,到現在的之後的乾燥、真空、殺菌罐裝、輻照和添加抑菌劑,甚至有些水果會上蠟,保存食物的方法千奇百怪。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slgckgc via , Flickr CC BY 2.0 塔夫斯大學的研究員為了減少食物的浪費,用蠶絲浸泡過 溴化鋰(LiBr)溶液後提取,並透析去離子水而得到了一種無味、可食用的 絲纖蛋白(silk fibroin)溶液。 把溶液塗抹在較易腐敗的水果(例:草莓、香蕉)上約27~35微米厚,並和普通的草莓同時放在室溫下7天,發現前者新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世界上最小的雪人!(而且絕不融化) 雖然臺灣平地幾乎不下雪(去年冬天例外XD) 但大家還是會對浪漫的雪景充滿憧憬吧! 趁著即將來臨的聖誕節 帶大家看看世界上最小的雪人!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 mattsaxey, via Flickr, CC-BY-NC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NPL)的研究員Dave Cox利用離子束在直徑30微米 錫(tin, Sn)球上刻出雪人微笑的臉,然後用直徑700奈米的 鉑(platinum, Pt)作為迷你雪人的鼻子,最後用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將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LIS專欄】蝦米!人體也能鍊鑽石? 人過世後,常見的殯葬方法有土葬、火葬、海葬⋯⋯等。 這幾年流行一種新的方式,那就是把人的骨灰鍊成鑽石! 究竟人體有什麼奧祕可以鍊出一顆顆閃耀的鑽石呢? [embedded content] 道耳吞說:「物質是由許多微小的粒子組成。」這邊的粒子指的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在道爾吞所處的時代,認為這最小的單位就是原子,(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發現組成物質最小的粒子是夸克)。閃閃動人的鑽石,主要成分是由一顆顆的碳原子所組成,而人體有18%也是由碳所構成,這就是鍊成鑽石的重要奧祕! 為什麼人體內會有碳呢? 一個七十公斤重的成人,大概是由7x1027個原子構成!這些原子又分成:氧、碳、鈣、硫、鈉⋯⋯等不同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food health fun living Po human 原來孩子們每天都在跟矽橡膠玩親親 自從Po當了爸爸之後,家中陸陸續續增加小孩(Br)的東西。 隨著Br一天天的長大,對於周遭的事物都感到很好奇…拿到什麼都往嘴裡塞!!=3= 這時才能深深體會原來「矽膠」對家長們來說有多麼重要! [embedded content] Br很愛咬矽膠軟積木 Photo credit : LiFe TEAM. 非經授權不得任意轉載 相信很多父母和我(Po)一樣,對於自己使用的生活器具要求普通,可以用就好。但對於自己孩子所使用的任何東西都是特別要求品質以及成分!若在職場上「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會讓人厭惡,但應用在父母身上似乎還挺合情合理的。 Br正值成長探索期!整個家都是他的遊樂場,只要一不留意就會開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把寶特瓶穿在身上? 2016里約奧運主題「環保」。 除了獎牌用了更環保的製作方式之外, 有一些國家的隊服竟然是用寶特瓶做的!! [embedded content] 其實,在2010年的世界盃足球賽中,就已有巴西、荷蘭、葡萄牙、美國、南韓、澳洲、紐西蘭、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等九支球隊都穿著百分之百由台灣製造的「寶特瓶纖維球衣」呢! 寶特瓶的原料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它是由「對苯二甲酸(para-Phthalic acid)」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EG)」經縮合反應而得,屬於熱塑性聚酯。所以把寶特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範圍會開始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殺生石是九尾狐作怪!? 許多日本民間故事都會談到狐狸 在日本關東的栃木縣 有一個知名景點叫殺生石 傳說火山附近石頭都被附身而產生毒氣!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 kamonegi_jp, via Flickr, CC BY NC ND 2.0 殺生石景點也是日本九尾狐的傳說起源,故事是這麼說的: 起先是九尾狐在中國變身成國王或是宮廷內部人員,使國家大亂,數百年後跟著遣唐使來到日本,企圖仿照中國作法,卻被風水師看破真面目,一路逃到那須高原(栃木縣)躲藏。 後來朝廷知道後,派軍隊殲滅九尾狐,最後中箭變為一塊巨大毒石,卻依然破壞當地居民生活,一位很有名的僧侶一棒喝令打碎石頭,就分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化學史上的今天(11/23)-俄羅斯特工毒殺事件 「特工(Agent)」、「間諜(Spy)」一直是廣受電影迷們喜愛的題材! 雖然說一般民眾來說,這些特殊身分的人們總是很神秘! 但現實生活中,或許他們就在你身邊!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qimono via pixabay. CC0 今天要來講一個元素的故事。若各位有機會和Po總編交換(或索取…)名片的話,就會聽到:「你好!我是放射性毒物的Po!」這絕對是句玩笑話,但對於一位前俄羅斯特工來講可就不是笑話了… 有看過由湯姆漢克主演的間諜橋(Bridge of Spies)的人勢必能體會特工們對於國家來說是相當有價值,同時也因為他們知道許多機密資訊所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賭上生命的美味 日本料理中有一道特別美食-河豚, 富彈性又滑嫩的口感是許多饕客的最愛! 但河豚卻也是一種極毒的魚類, 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在半小時內使人致命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 Lennart Tangevia, via Flickr, CC-BY-NC 2.0 河豚體內這劇毒的物質,就稱作「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簡稱TTX)是比 氰化鉀(KCN) 還要毒100倍以上的劇毒!!由河豚器官內的細菌分泌,主要存在於河豚的內臟裡,又以肝臟、卵巢最多,腸道、皮膚次之,只有肌肉的部分無毒可以食用。且河豚毒素具有 耐熱性,也就是說,即使加熱到上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
如果你太醉,〝臨時紋身〞將告訴你 酒醉和紋身是兩件不相關的事,通常是不會相提並論的 但如果這兩個聯合在一起呢? (絕對不是醉後大丈夫) 是不是很酷!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Thomas Hawk via Flickr CC-BY-NC-ND,2.0 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 San Diego)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開發出一種「臨時紋身」傳感器系統,能偵測你身體裡的酒精濃度。 Photo credit: Alexandra E Rust via Flickr CC-BY,2.0 最近奈米工程者(nanoengineers)的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概念,它 LiFe 生活化學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