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tudio Bot 輔助編寫程式機器人推出 台灣也能用
Google Studio Bot可透過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產生程式編碼,同時也能對應錯誤自動修復、回答問題,助開發者提升效率。 Google在今年Google I/O 2023期間向開發者提供的輔助編寫程式機器人Studio Bot,目前已經透過Android Studio開始推廣到超過170個國家地區,其中也包含台灣市場。 Studio Bot在今年Google I/O 2023期間公布,可透過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產生程式編碼,同時也能對應錯誤自動修復、回答問題,藉此讓開發者能更有效率打造應用服務。 而Studio Bot可對應Java或Kotlin程式語言,並且以基礎編碼模型Codey建立,
1 年前
微軟 Copilot 人工智慧助理功能進駐 Windows 11 預計 9 月 26 日推出
Copilot助理將整合至多項服務,包括線上購物、Microsoft 365、Microsoft Edge、Bing Search、Outlook、小畫家等。 在微軟稍早於紐約舉辦的發表活動上,微軟確定將使其Copilot人工智慧助理功能進駐Windows 11,預計隨著9月26日釋出的大型更新一併提供。 而Copilot人工智慧助理功能,顯然將取代過往在Windows作業系統的Cortana,可協助使用者使用更多Windows功能,例如使用者將信件內容複製時,Copilot就會詢問是否需要執行更進一步操作功能,或是整理信件內容重點。 另一方面,藉由Copilot背後銜接OpenAI的GPT-
1 年前
亞馬遜發表新版 Alexa 數位助理 加入自然語言模型、無障礙功能
Alexa服務互動將能更貼近ChatGPT、Bard等接入大型自然語言模型的人工智慧表現,同時也能讓人機互動反應速度更快。 亞馬遜在稍早的年度新品發表活動中,分別公布新款Alexa數位助理應用服務,同時也揭曉新款Echo系列產品,另外也針對先前推出的智慧眼鏡裝置做了更新。 此次在Alexa數位助理應用服務的更新,亞馬遜表示將接入自有大型自然語言模型,讓Alexa服務互動能更貼近ChatGPT、Bard等接入大型自然語言模型的人工智慧表現,同時也能讓人機互動反應速度更快。 尤其針對上下文銜接互動表現,新版Alexa將能更自然表現,無須由使用者一再重複以關鍵字喚醒Alexa,並且個別進行提問。 新
1 年前
Neuralink 開始招募人體實驗志願者 評估腦機介面安全性
Neuralink首例人體實驗「PRIME」啟動,將評估以手術機器人R1,將名為N1的植入物放入人腦之後的狀況。 Elon Musk日前透露Neuralink將在今年內進行首例人體實驗之後,目前終於開始對外招募參與腦機介面人體實驗的志願者,而此實驗項目將以「PRIME」為稱,取自英文「Precise Robotically Implant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精確機械植入腦機介面)的縮寫。 依照說明,此實驗項目主要會評估以手術機器人R1,將名為N1的植入物放入人腦之後的狀況。如果順利的話,將能協助癱瘓者透過大腦思考控制外部連接裝置,例如透過電腦數位輸入方式
1 年前
OpenAI 招募紅隊演練團隊 確保人工智慧技術安全
OpenAI也計畫推出多模大型自然語言模型GPT-Vision,後續更準備推出代號Gobi的更大規模多模大型自然語言模型,藉此與Google等業者計畫推出的多模大型自然語言模型抗衡。 OpenAI宣布將在全球地區招募紅隊演練團隊成員,預計透過外部人才挖掘人工智慧系統潛在問題與安全風險。另一方面,相關消息更指稱OpenAI計畫推出其多模大型自然語言模型GPT-Vision,後續更準備推出代號Gobi的更大規模多模大型自然語言模型,藉此與Google等業者計畫推出的多模大型自然語言模型抗衡。 如同許多資安業者會透過紅隊演練 (Red Teaming)找出系統潛在安全風險與漏洞問題,OpenAI同樣
1 年前
藍牙技術聯盟完成網路照明控制全端標準 推動數位照明應用市場發展
藍牙技術聯盟宣布完成藍牙NLC全端標準,將讓照明設備供應商能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推出應用產品,同時也能增加產品互通、更容易佈署應用或持續擴充。 藍牙技術聯盟宣布完成網路照明控制 (Networked Lighting Control,NLC)全端標準,預計以此標準推動更廣泛的數位照明控制應用市場發展。 透過網路照明控制標準,藍牙技術聯盟預期能讓無線數位照明控制應用產品能有制式設計參考標準,從無線傳輸至裝置層設計強化其連接互通性,藉此讓更多智慧照明燈具、設備能更容易連動。 在此之前,數位照明產品先是在無線傳輸層使用低功耗藍牙設計,並且透過藍牙Mesh技術實現通訊層標準化,而此次提出的全新藍牙NL
1 年前
Intel Developer Cloud 正式開放所有開發者使用
Intel Developer Cloud基於開放軟體基礎,透過開放型多重架構、多重供應商可程式化模型,以及多種硬體規格選擇,讓開發者能擺脫專有可程式化模型的束縛,並且對應加速運算、代碼複用與可移轉性等優勢。 在今年度的Intel Innovation Day活動上,Intel宣布日前以測試形式提供使用的Intel Developer Cloud雲端服務,將正式開放所有開發者使用,透過雲端虛擬化方式使用Intel旗下CPU、GPU與AI加速運算元件,藉此測試、佈署各類人工智慧應用服務,或是打造運算解決方案。 Intel說明,開發者能透過Intel Developer Cloud雲端服務取用In
1 年前
Intel 強調持續推進製程與封裝技術 搶攻創作、連接、遊戲、工作學習應用市場
Intel 4製程將比Intel 7增加2倍高效運算電晶體密度,並且藉由極紫外光微影技術實現更小製程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量產,Meteor Lake明年第一季推出。 在Intel Technology Tour 2023 MTL Tech Day活動中,Intel強調將在客戶端運算事業群 (Client Computing Group,CCG)持續聚焦創作、連接、遊戲,以及工作學習應用領域,並且強調先前宣布將在4年內推進5個製程節點目標,目前已經完成推進2個製程節點,分別是Intel 7與Intel 4,預計今年下半年將進入Intel 3製程,並且計畫在2024年上半年推進Intel 20A製
1 年前
AMD Kria K24 SOM 推出 瞄準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應用
AMD推出Kria K24 SOM,標榜低功率、高精準電機驅動表現,以及彈性擴展應用模式,瞄準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應用。 AMD於年初宣布擴展源自賽靈思的Kria自行調適系統模組 (SOM)產品佈局,此次推出Kria K24 SOM,以及KD240驅動入門套件,更期望能將其解決方案滲入更多工業自動化、機器人等應用場景,並且以最佳用電效率驅動更高工作效能。 Kria K24 SOM採Zynq UltraScale+ MPSoC設計,標榜能以低功率驅動精準電機驅動表現,並且對應多種電機連接應用,本身尺寸僅有一張信用卡大小,同時與先前推出的Kria K26 SOM採相同連接器,並且支援彈性擴展使用模式
1 年前
Google「Bard」功能再升級 整合 Google應用服務
Google宣布再次更新其人工智慧服務「Bard」功能,使其能進一步與Google應用服務整合,目前僅先支援英語介面版本,預期之後也會開放更多語言版本使用。 Google宣布再次更新其人工智慧服務「Bard」功能,使其能進一步與Google應用服務整合,例如可透過Google Lens上傳圖像,並且在搜尋結果顯示相關圖像,以及由「Bard」回覆內容。 目前「Bard」功能將能與Gmail、Google Docs、Google Drive、Google Maps、YouTube,以及Google Flight等服務連接,但目前僅先支援英語介面版本,預期之後也會開放更多語言版本使用。 而在使用功能
1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