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數位相機 canon 單眼相機 底片相機 Canon高層受訪表示對復古風數位相機有興趣,他個人偏好AE-1 現在數位相機雖然受智慧手機影像再度小眾化,不過從市場細分來看,除了高規格的數位相機以外,採用復古外型的相機如Fujifilm或Nikon Zfc、Nikon Zf也深受玩家喜愛;外國攝影網站Digital Camera World採訪Canon影像業務營運部門主管Manabu Kato時,Manabu Kato透露Canon知道現在的復古趨勢,同時Canon確實有能力滿足消費者對復古外型相機的需求,不過他無法代表Canon對於是否有復古風數位相機的商品計畫表達意見。 ▲除了Fujifilm以外,Nikon的Zf與Zfc吸引不少喜歡復古外型相機的玩家 Manabu Kato在受訪時表示Canon Chevelle.fu 10 個月前
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lumix Panasonic 高倍變焦鏡 Panasonic睽違7年推出全新高倍變焦數位相機LUMIX FZ85D,強化電子觀景窗、LCD畫質與採用USB Type-C介面 現在許多相機品牌已淡出消費級數位相機,或轉型主攻Vlog市場,一度曾在市場相當活躍的高倍變焦數位相機現在已相當罕見;然而Panasonic卻在繼最後一款高倍變焦數位相機LUMIX FZ85推出七年後公布改版機型LUMIX FZ85D,不禁令人懷疑是否與合作夥伴徠卡的策略有關。 Panasonic LUMIX FZ85D預計在7月下旬於日本上市,售價約64,400日幣 ▲相較前身主要強化電子觀景窗、LCD與採用USB Type-C,但感光元件似乎沿用FZ85的18.1MP元件 Panasonic LUMIX FZ85D繼承LUMIX FZ85的60倍光學變焦,為12群14片(含3片ED鏡片與採用 Chevelle.fu 12 個月前
開箱評測 數位相機 Olympus m43 OM System OM-1 MK II OM SYSTEM OM-1 MKII 旗艦M43系統數位相機旅拍實測,性能出色、新模擬漸層鏡功能實用 OM SYSTEM在2022年推出仍冠上Olympus品牌的M43旗艦機OM-1,導入顛覆性的LiveMOS元件與電子系統,以壓倒性的影像品質、對焦性能為M43相機奠定全新的標竿;2024年初,OM SYSTEM公布OM-1 MK II,雖然僅換上OM SYSTEM商標與II的標誌,感光元件仍承襲OM-1的20MP LiveMOS,不過電子系統稍作強化,除增加連拍的快取容量,添加全新的漸層濾鏡模擬功能,在台灣推出前,筆者有機會率先在一趟東京小旅行體驗OM-1 MK2。 選擇一支高倍變焦與一支小廣角焦段定焦搭配 ▲最後選擇與元祐商借17mm F1.2 PRO與12-100mm F4 PRO兩款鏡 Chevelle.fu 1 年前
新品資訊 鐵三角 麥克風 Audio Technica 直播 vlogger 鐵三角針對Vlogger、內容創作與戶外收音需求推出ATR系列小型高音質麥克風,提供領夾式與適用數位相機兩種設計 鐵三角Audio Technica宣布針對Vlogger、內容創作與戶外收音三種類型收音需求推出ATR系列小型高音質麥克風,提供立體聲、單聲道兩種收音格式,以及領夾式與針對數位相機3.5mm麥克風孔兩種機構設計,共有領夾式立體聲麥克風ATR3500、單聲道麥克風ATR3700,與數位相機用立體聲麥克風ATR7500、單聲道麥克風ATR7700。 ▲ATR系列提供領夾式(左方兩款產品)與數位相機用(右方兩款產品)兩種設計形式,個別提供立體聲與單聲道款式 領夾式立體聲麥克風ATR3500建議售價1,780元,單聲道麥克風ATR3700建議售價1,580元,數位相機用立體聲麥克風ATR7500建議售 Chevelle.fu 1 年前
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Olympus OM Digital Solutions Tough TG-7 OM Digital Solutions 推出新款強固數位相機 OM SYSTEM Tough TG-7 ,具 15 米深防水、 -10 度耐候且支援垂直短片拍攝 由於智慧手機的拍照功能日益強大,許多相機品牌紛紛放緩非交換鏡頭數位相機的開發或是改主打 Vlog 應用,不過部分特殊產品仍有市場需求,例如能夠潛水且小巧的強固型相機就是屬於這樣的產品; OM Digital Solutions 公布新款強固相機 OM SYSTEM Tough TG-7 ,延續系列小巧堅固且具微距拍攝的特色,支援抗 2.1 公尺掉落、 15 米深防水、 -10 度耐候與抗 100kgf 壓力特色,相較前一代產品體積更小,同時短片支援垂直拍攝模式,符合當前以手機閱聽者為優先的短影片拍攝需求,此外因應特殊商業拍攝需求,還搭載工程拍攝模式。 ▲ Tough TG-7 提供黑與紅二色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單眼相機 感光元件 背照式CMOS 手機相機 畫素合併 DPReview DPReview 探討為何專業數位相機的影像突破不及智慧手機迅速引起熱烈討論 DPReview 是許多相機愛好者的必看內容網站,日前差點因為亞馬遜的清算計畫收攤,不過最終又獲得續存;而 Dpreview 近期發表了一篇內容,探討為何專業相機的影像技術突破不及智慧手機,尤其在過去十年以來,智慧手機的影像品質已從「不堪入目」進化到超越多數人認知的「夠好」,反而數位單眼相機的影像品質好像沒有那麼顯著的提升,最後討論到手機攝影與專業的品質差異將走入如哲學般的問題。 根據 DPReview 的分析,專業相機的大型感光元件相較手機感光元件的技術發展看似沒有在十年內有太大的突破,原因並非大型感光元件技術沒有進步,而是兩者的技術需求與技術困難點完全不同。 ▲由於手機感光元件小,如背照式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數位相機 nikon 無反光鏡 nikon df 全片幅相機 Nikon Zf 傳 Nikon 將推出復古全片幅相機 Nikon Zf ,重現 Nikon Df 復古外型數位相機風采 Nikon 曾在 2013 年推出過一款以底片相機外型為藍本的全片幅數位相機 Nikon Zf ,並大膽的把當時全片幅相機必備的錄影功能移除,主打專注於拍照本質,雖然 Nikon Zf 問世初期叫好不叫座,但卻也在後續成為經典; Nikon 進入無反光鏡系統後再度嘗試於 APS-C 片幅推出復古產品 Nikon Z fc ,在市場一陣復古浪潮廣受好評以後,傳出 Nikon 將於 2023 年 8 月至 9 月間公布全片幅復古相機 Nikon Zf 。據稱 Nikon Zf 將落在 2,000 美金至 2,500 美金之間。 ▲ Nikon Z fc 似乎讓 Nikon 嘗到復古外型相機的甜頭 Chevelle.fu 1 年前
新品資訊 SONY 數位相機 Vlog ZV-1 II Sony Vlog 數位相機 ZV-1 II 預計 6 月中在台上市,搭載更廣的 18-50mm 鏡頭、單機約 2.5 萬元 Sony 台灣宣布日前發表的 Vlog 數位相機 ZV-1 II 將於 6 月中在台推出,承襲 ZV-1 為 Vlog 拍攝而生的 1 吋感光元件機型設計,最大的差異是採用新設計的等效 18-50mm 光學鏡組取代原本取自 RX100 系列的等效 24-70mm 鏡組,更適合當前 Vlog 拍攝所需的廣視角需求,但仍保有變形率低且更能聚焦在主題的中焦段。 ZV-1 II 預計 2023 年 6 月中旬在台推出,提供黑色與白色二色,單機建議售價為 24,980 元,搭配 GP-VPT2BT 手持握把建議售價為 28,980 元,另選購指定麥克風可折抵最高 1,000 元;於 7 月 30 日前購 Chevelle.fu 2 年前
專家觀點 pentax eWhat 億華 20年網路數位相機老店eWhat億華數位停業 見證手機拍照的崛起 回顧那輝煌時代的億華老照片 在 2023 年 4 月 27 日,一路見證數位相機崛起直到智慧手機擠壓生存空間,那攝影玩家耳熟能詳的老字號數位相機網路店家「 eWhat 億華數位科技」宣布將於同年 5 月 2 日結束 20 年的歷史, eWhat 億華數位在官方聲明寫著主要是由於與房東租約到期以及手機取代數位相機等原因選擇歇業,也令人感慨一個時代的過去,筆者雖然以多年沒持續追最新的數位相機,不過在學生時代參與 eWhat 剛自線上轉型到設立第一個門市,而後邁入數位相機黃金時代的歷史,筆者以個人對相機市場與消費習慣的變化閒聊這段故事。 本文使用之 eWhat 實景圖是約莫 2011 年左右的歷史照片,感謝好友勞倫斯授權使用, Chevelle.fu 2 年前
開箱評測 數位相機 Ricoh APS-C gr iii GR IIIx Ricoh GR III 數位相機長期評測,宛若右手也有眼睛般的街拍正解 或許是對於濾鏡的刻板印象,加上定焦對一般消費者的不方便性, Ricoh 在數位時代推出以經典底片機 GR 為藍本的定焦隨身機 GRD 系列常被冠上「文青機」的標籤,而在 2013 年 Ricoh 推出 APS-C 片幅的 GR ,並陸續在 2015 年與 2019 年推出 GR II 與 GR III ,筆者約莫在 2014 年才購入第一代的 GR ,後續則於 2020 年購入 GR III ,在使用 GR III 近兩年多,重新審視在如今智慧手機邁入軟體定義相機的世代, GR III 還有哪些魅力與價值。 ▲絕多數的拍攝場合都是利用腕帶掛在右手單手拍攝 相對當前智慧手機早邁向高畫素、 AI Chevelle.fu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