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搞笑 引擎蓋 馬自達 敞篷跑車 我就爛!浴火重生的馬自達MX-5殘而不廢繼續上路 這款雙門雙座敞篷跑車本來是很帥的,有一天很不幸的這輛跑車在車庫中被火紋身,引擎蓋因高溫融化、內飾嚴重受損,接近報廢狀態。車主在檢查損壞情況時,發現仍有電力可使用,經過接線後竟然奇蹟般的復活。這台燒焦的跑車在路上行走比美容後的還要有存在感,各種場合中都格外顯眼。 正常車款 燒爛特仕款 方向盤不會黏黏的嗎? 和其他的車款排排站,真‧搶眼 加上聖誕裝飾的跑車更像一台廢鐵…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fudgeman333 分享的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fudgeman333 分享的貼文 Twelve 1 年前
新品資訊 馬自達 美津濃 腳後跟 馬自達與美津濃跨界合作開發的駕駛鞋 鞋子可說是車與人之間的溝通者,汽車製造商馬自達與運動器材製造廠美津濃合作開發的駕駛鞋就是以提高駕駛樂趣為目的,號稱穿上這雙鞋操縱車輛可以體驗前所未有的感受,彷彿在與汽車進行一次不同凡響的交流與溝通。 鞋子特色就在於包覆性強大的設計,幫助穩定腳後跟減輕肌肉負擔。 美津濃獨家開發的鞋底「MIZUNO COB」增加穿著者的平衡能力和反應速度,表面的凹凸,可以將更準確的踏板觸感傳遞到腳底。 弧形的後跟設計,可以輕鬆地旋轉腳,同時增加與地板的接觸面積,實現平穩的踩踏操作。 募資平台上架四天就達目標1364%,售價35200日元起,預計明年3月出貨。 這裡有賣。 Twelve 1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Mazda Apple CarPlay android auto mazda 6 wagon 2020 mazda 6 wagon mazda 6 MAZDA/馬自達 6 Wagon 2020旅行車試駕開箱 科技配備體驗分享 癮科技終於要開始試車了,MAZDA 6 Wagon 2020 旅行車成為第一台體驗的產品。我們的試車不會提到駕車性能,而是著重在科技配備的部分,並試著以安全、便利和享受三個角度來體會每一台車輛的科技著重的部分。提供給喜好科技又想要選擇車輛的讀者做比較。在我們的體驗中,可以發現 MAZDA 6 Wagon 2020 是以科技安全作為配備中最重要的部分,這點是直得推崇的部分,因為汽車的安全科技要的就是「以防萬一」。 2020 年式 Mazda6 Wagon 的車長為 4,800mm ,車寬為 1,840mm ,車高為 1,480mm ,軸距則為 2,750mm,試完覺得駕車必備的科技配備: 360 atticus 3 年前
產業消息 電動車 燃料 馬自達 轉子 俥科技:馬自達轉子引擎技術電化世代再復甦,藉燃燒低汙染燃料發電作為電動車延長續航力之用 馬自達 Mazda 的轉子引擎/ Rotary Engine 在 2000 年以前可說是叱吒跑車界與賽車界的絕活,雖然轉子引擎技術原是由德國開發,雖具高度的轉換效率,但苦於散熱等問題難以被廣泛利用,不過馬自達將其發揚光大到了最後,也曾在 1991 年以搭載四轉子 R26B 的 787B 奪得利曼冠軍,並導致轉子引擎被賽事禁用,但也隨著汽車市場變化、跑車需求降低,在最後一款搭載轉子引擎的運動房車 Mazda RX8 停產後,轉子引擎當今已經暫無後續消息。不過稍早馬自達公布了電化戰略,又再度提及導入轉子引擎,但這次並不是動力來源,而是作為發電機之用。 現在汽車產業轉入電化已經是必然的趨勢,馬自達也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豐田、馬自達結盟打造電動車 將於美國設置生產線 在Tesla、Faraday Future等非傳統車廠打造電動車聲勢逐漸壓過傳統車廠之下,傳統車廠豐田 (Toyota)似乎也計畫強化本身電動車產品發展策略,宣布將與馬自達 (Mazda)進行戰略結盟,預計在美國地區設置電動車生產線,避免原本油電混合車款、新燃料電池車款在競爭失利。 左起:豐田社長豊田章男、馬自達社長小飼雅道 由於法國等歐洲地區決議在2040年之後不再開放燃油車款銷售,未來將全面走向電力驅動車輛發展,似乎也讓近年來的電動車發展更受關注,因此諸如Tesla、Faraday Future等電動車發展也更受人討論,使得許多著眼油電混合驅動,或以新燃料電池發展為主的傳統車廠必須更慎重審 Mash Yang 5 年前
科技生活 危機就是轉機!馬自達最新勵志廣告《挑戰極限》 畫家的雙手是創作最重要的工具,但當一位藝術家的手部神經受到永久損傷,他要如何突破生理障礙繼續實踐自己的理想呢?美國藝術家 Phil Hansen 選擇 Embrace the shake.(接受那顫抖),讓抖動的雙手成為創作的最佳利器,持續作出令人驚嘆不已的畫作。Phil Hansen 原先致力於點描畫的創作,利用只有 0.005 釐米的筆頭在紙上畫出極小的點,並拼湊成一幅完整的畫。由於創作過程需要大量運用到手腕動作,且一幅畫可能得花上三個月才能完成。如此的工作量使得 Phil Hansen 的雙手不堪負荷,開始不止地顫抖,且狀況越來越嚴重。 點描畫使他手部神經嚴重受損,甚至讓他一度放棄創作。 希平方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