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微軟 OpenAI ChatGPT Kosmos-1 微軟多型態大型語言模型「Kosmos-1」發表 可同時理解文字與圖像內容 往全能型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邁進一大步 許多人其實也對全能型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表示擔憂,認為發展過度「聰明」的人工智慧,有可能加速影響人類既有生活模式,甚至可能導致人類滅亡,但也有看法表示此類擔憂純屬多慮,認為此類技術發展過程仍會加上諸多保護機制,避免人工智慧影響加劇。 雖然近期與OpenAI合作將ChatGPT技術應用在新版Bing搜尋服務等產品,但微軟顯然並未停下自行建構大型語言模型的腳步。在稍早公布名為「Kosmos-1」的多型態大型語言模型,將能同時理解文字與圖像內容,藉此對應更複雜、多元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 微軟表示,用於訓練「Kosmos-1」資料同樣源自網路,同時為了讓「Kosmos-1」能進一步理解圖像內容,研究人員 Mash Yang 17 天前
新品資訊 dji Osmo Mobile 6 手持穩定器 DJI Osmo Mobile 6 手持穩定器揭曉 新增側面轉盤與快速開拍功能 可更細膩手動操作變焦與對焦功能 DJI Osmo Mobile 6手持穩定器新增的側面轉盤,可讓使用者手動調整變焦或對焦功能,藉此讓手持拍攝可以更具電影般縮放取景效果。 去年宣布推出加入延長機構設計的OM5手持穩定器之後,DJI接續推出新款Osmo Mobile 6手持穩定器,其中同樣維持可凹折收納機構設計,並且內建延長桿與磁吸夾具設計,此次更新增快速開拍功能,以及新增側面轉盤設計,讓使用者能更細膩手動操作變焦與對焦功能。 機構設計部分,新款Osmo Mobile 6手持穩定器基本上與去年推出的OM5手持穩定器相仿,但是在機身採用暗岩灰配色,加上防滑材質設計,機身上更增加狀態顯示面板,方便使用者即時查看電池電量、雲台模式,以 Mash Yang 5 個月前
新品資訊 action Osmo Action 3 DJI Osmo Action 3 運動相機發表 換回第一代機種外型設計、大幅提升續航及穩定拍攝表現 採磁吸拆換設計 Osmo Action 3運動相機基礎套件售價為329美元,包含三組電池、多功能電池匣、保護框、以及1.5公尺延伸桿等配件的全能版售價則是439美元,而在台灣市場則分別會以新台幣11770元與15350元價格銷售。 去年宣佈採磁吸、模組化設計的Action 2運動相機之後,DJI此次不僅將新款Osmo Action 3運動相機換回第一代機種外型設計,同時也將名稱再次冠上Osmo字樣。 此次在Osmo Action 3運動相機的設計中,不僅將外型換回原本第一代機種設計,更進一步提升電池續航表現,相比先前在Action 2僅有最長60分鐘錄影時間,此次讓使用者能一口氣錄製長達160分鐘影片,配合多 Mash Yang 6 個月前
開箱評測 HTC vr vive VIVE Cosmos VIVE Cosmos Elite 動手玩:定位效果更好、應用範圍更廣泛的新消費級 VR 頭戴式顯示器 HTC VIVE Cosmos系列將對應更廣泛的消費市場使用需求,一開始推出的HTC VIVE則確定會淡出市場,而一體式虛擬實境機種VIVE Focus也確定不再生產,未來將會以換上更精準定位、新增左右手控制器的VIVE Focus Plus取代。 今年2月下旬宣布推出,並且於日前正式開放銷售的HTC VIVE Cosmos Elite,本身結合可實現inside-out定位追蹤的內建鏡頭定位系統,同時也搭配HTC VIVE使用的Light House定位系統增強定位效果,mashdigi此次也取得實際市售機種,體驗新款虛擬實境頭戴裝置所帶來感受。 VIVE Cosmos Elite 依照HT Mash Yang 2 年前
新品資訊 HTC elite play 虛擬實境 vive Cosmos HTC VIVE Cosmos系列虛擬實境頭戴裝置 推出Elite、Play、XR等新版本 部分早期機種將逐步淘汰 HTC VIVE Cosmos Elite將會以新台幣29900元價格銷售,而VIVE Cosmos Play售價則是新台幣16800元,兩者預計在2月24日開放預購,並且將會在今年3月開放出貨。 HTC稍早宣布在VIVE Cosmos系列虛擬實境頭戴裝置增加結合外部定位與本身以鏡頭識別定位的VIVE Cosmos Elite,以及僅配置4組外部識別鏡頭的入門機種VIVE Cosmos Play,另外也推出可藉由總計6組鏡頭進行定位的VIVE Cosmos XR。 相比去年推出的VIVE Cosmos,此次公佈的VIVE Cosmos Elite同樣能以內建鏡頭實現inside-out定位追蹤 Mash Yang 3 年前
產業消息 HTC vr vive XR VIVE Cosmos HTC 發表原定 MWC 亮相的 VIVE Cosmos 產品線,藉可拆面板機構滿足不同層級的 VR 、 XR 體驗 雖然並未明言退出手機市場,不過 HTC 近年將重心轉移到 VIVE 產品線以及聘任新執行長 Yves Maitre 之後,也進一步放緩手機產品線的推陳出新;由於受到西班牙電信展 MWC 因武漢肺炎疫情加溫停辦所累, HTC 也將原定於 MWC 發表的新產品改以說明會的方式呈現,不過也如前所述, HTC 並未規畫要在 MWC 發表新手機,而是擴大 VIVE Cosmos 產品陣容,一口氣推出三層級的 VIVE Cosmos 產品,並提供三款替換面板模組,希望以更廣泛的產品線滿足消費者需求,不過 HTC 仍強調規劃有 5G 手機產品,只是實際推出的時間與產品定位則未進一步透露。 ▲藉由替換面板模組 Chevelle.fu 3 年前
開箱評測 HTC vr vive Cosmos vivecosmos HTC VIVE COSMOS 試用心得特輯【七】── HTC VIVE COSMOS產品體驗回饋 很榮幸這次能參加癮科技與HTC合作舉辦的HTC VIVE COSMOS體驗活動。原先是因為學校系上正好在開發VR遊戲,而研究室所使用的VR設備就是HTC VIVE,也開始接觸了VR這塊領域,剛好在瀏覽臉書時看到貴公司的廣告,就來申請了。因為有使用過HTC VIVE,所以回饋單的部分我會來做一些HTC VIVE和HTC VIVE COSMOS的比較,以及一起遊玩的家人和我認為HTC VIVE COSMOS可以改進的地方。 首先,HTC VIVE因為需要架設基地台,比較費時一些。相對的,COSMOS省去了架設基地台的麻煩,但是COSMOS在遊玩需要快速反應的遊戲,打擊類型的遊戲,或是動作比較大的遊 癮特務 3 年前
開箱評測 HTC vr vive Cosmos vivecosmos HTC VIVE COSMOS 試用心得特輯【六】── HTC VIVE 升級! HTC VIVE COSMOS 開箱評測 HTC 的 VIVE 是首款配備控制器的 VR 頭戴式顯示器,VIVE Cosmos 則是 HTC 自 2016 年推出 VIVE 以來,第一代VIVE就是家用 PC VR 產品,其實我從一開始(2016年)對 VR 的技術本身並不看好,在 YouTube 上玩家使用的體驗都還覺得技術還沒有很完善,但實際上也沒有使用過 VIVE 的產品,三年過去了,HTC 當是在 VR 這塊領域是個開拓者,如今市場上充滿了競爭者,今天就來以體驗半天下來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Vive Cosmos 這次的售價一樣在 700 美金左右,其中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與 Oculus Rift S 一樣,不用採用外在定位裝置 癮特務 3 年前
開箱評測 HTC vr vive vivecosmos HTC VIVE COSMOS 試用心得特輯【五】── 【豹體驗】與 HTC VIVE COSMOS 之豹癮豹實 剛開始,很多人都很好奇 VR 是什麼東西,能吃的嗎?到底 VR 是什麼東西呢? 虛擬實境(英語:virtual reality,縮寫 VR ),簡稱虛擬技術,也稱虛擬環境,是利用電腦類比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等感官的類比,讓使用者感覺彷彿身歷其境,可以即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 簡單說可以像「刀劍神域」、「.hack//黃昏腕輪傳說」、「怕痛的我,把防禦力點滿就對了」這些動畫一般,讓玩家能體驗潛入式遊戲的感覺,雖然還是有點差距,或是成為你喜歡的漫威英雄或電影腳色或其他職業的工作內容,以及不需要搭飛機去國外看風景或博物館參觀,VR 是個充滿潛力又有趣的產品 癮特務 3 年前
開箱評測 HTC vr VR 裝置 vive Cosmos vivecosmos HTC VIVE COSMOS 試用心得特輯【四】── VIVE Cosmos 深度評測與軟體體驗分享 很高興這次能參加到 HTC 與癮科技一同舉辦 VIVE Cosmos 體驗活動,在這10天的體驗之中,想試試這款頭盔與其他家不同的特點,以下是我對於這個頭盔的詳細體驗以及分析,還有一些除了硬體以外的軟體配套經驗分享。 本人手上擁有過的頭盔並不少,目前擁有的是: VIVE/VIVE PRO(有無線模組) / Oculus Rift(CV1)/Oculus Rift S/Valve Index,因此以下評論內容主要是直接和這幾款做比較。 硬體部分 先來看個開箱吧!一打開包裝就看到大大的 VIVE LOGO ,包裝內的所有硬體一目了然。 小盒子內裝的是專用的串流盒還有傳輸線等。 串流盒的設計與VI 癮特務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