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VIA x86 Centaur C5X 超純量管線 硬科技:幻之處理器系列 VIA/Centaur的首款超純量處理器C5X(2001年) 時代背景:台灣的VIA (威盛電子) 在1999年6月30日與8月5日,先後宣布購併Cyrix和Centaur,進入這塊因x86處理器雙雄在低價市場大打出手而越來越血腥的市場。但因為來自於Cyrix的人才大量流失,導致信奉「簡單 (Simple)、迅速 (Fast)、便宜 (Cheap)」的Centaur,主導了VIA後來所有x86處理器的技術發展方向。在2000年的微處理器論壇,VIA的產品時程表首度出現了Centaur首款超純量管線 (Superscalar) 的C5X,一次最多可同時執行兩個指令。只不過,C5X最後仍死在Centaur自己的手上,後面代號”Isaiah (以賽 痴漢水球 2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硬科技 Centaur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下) 在21世紀初期,VIA的x86處理器有個知名的「亮點」:浮點運算器的時脈只有主頻的一半。其實這並非「為了提昇產品良率(畢竟Centaur體系浮點運算器的規格也沒比別人家暴力)」,而是創辦人Glenn Henry的名言「謀略優於電晶體("Tricks are better than transistors.")」的必然後果。 Centaur在1998年底公開WinChip 4(C4)技術細節時,宣稱他們希望可以激增處理器時脈到超過500MHz的水準(那時AMD剛展示500MHz的K7樣品),也為此激增指令管線深度到11階。但問題來了,堅持「簡單、迅速、便宜」的Centaur並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處理器 硬科技 Centaur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中) 如同台灣某前總統的曠世名句「1個便當吃不夠,你可以吃2個」,「1個指令跑不爽,你可以跑第2個」的超純量(SuperScalar)管線,與預測分支指令是否發生的動態分支預測(Dynamic Branch Prediction),一直是近代高效能處理器的首要技術指標。 像指令集複雜度毫無道理可尋的x86,以1993年3月22日的Pentium為起點,也在2015年8月5日登場的Intel Skylake微架構,邁入每個時脈週期最多可解碼5個x86指令、並執行8個被解碼後微指令的疆界。 你還沒看上集嗎,先去看看再回來: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上) 兼具超純量和非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mips 處理器 x86 risc Centaur 硬科技:20世紀末的x86神風特攻隊Centaur WinChip (上) 「唯偏執狂得以倖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是Intel創辦人之一Andy Grove的傳世名言,而在x86處理器的世界,也的確有間死守「最低成本」的堅持與「簡單、迅速、便宜」信念的公司,至今仍默默的存活在Intel、AMD兩大巨頭的陰影下,這就是Centaur,從1999年9月16日被VIA(威盛電子)從IDT以5100萬美元的價碼併購後,至今仍為VIA的子公司,並預定在2020年下半年量產「目標伺服器市場」的CHA處理器。 神風特攻隊駕駛員:Centaur 公司成立時間:1995年4月 公司消失時間:1999年9月16日(被VIA從IDT併購) 員工人數:4 痴漢水球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