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 wd western digital nvme WD Black NVMe SSD 性能表現更穩定、卓越, WD Black SN750 NVMe SSD 1TB 動手玩 距離 WD 推出上一款 Black NVMe SSD 不到一年, WD 再度推出新版的 WD Black SN750 NVMe SSD 1TB ,而此次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多彈性,除了標準版本外,亦提供搭配 EKWB 散熱片的版本供玩家選購,而前一世代的 Black NVMe SSD 較第一世代的 Black PCIe SSD 表現大幅提升,此次全新的 SN750 表現又如何呢? NVMe 介面 SSD 雖較 SATA 介面的 SSD 有更好的性能表現,不過傳輸性能提升也意味著更容易發熱,更由於直接安裝在主機板的 M.2 介面上,較 2.5 吋硬碟更可能直接藉由主機板的電路將其它元件的廢熱也導到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SSD wd western digital nvme SN750 Western Digital 推出全新黑標 Black SN750 NVMe SSD ,性能提升外提供最大 2TB 容量 Western Digital 今天在台灣發表第二代高效能 WD Black SN750 NVMe SSD ,除了性能更為提升外,還帶來最大 2TB 容量與提供安裝與 PC 散熱知名品牌 EKWB 合作、預載散熱片的版本,讓玩家視需求選擇合宜的版本。 WD Black SN750 NVMe SSD 提供 5 年有限保固,初期將先推出無 EKWB 散熱片系列, 250GB 建議售價為 2,250 台幣, 500GB 版本為 3,750 台幣, 1TB 建議售價為 6,790 台幣, 2TB 為 17,490 元;至於搭配 EKWB 散熱片版本預計在第二季推出,將提供 500GB 至 2TB 的選 Chevelle.fu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storage ibm wd 硬碟 HGST WDC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最吵的硬碟 邂逅姍姍來遲的WD 筆者歷經過壯烈異常的「偉大SCSI實驗」後,決心洗心革面,返璞歸真,皈依「簡單就是美」的ATA,將3顆IBM DCAS 2.16GB換成1顆IBM DHEA 6.4GB,接著就再度接觸新的硬碟品牌,在筆者歷年25個硬碟型號中佔有8種、以「32%水球市占率」雄踞第一的老牌硬碟大廠:Western Digital (簡稱WDC),也就是在今天,用一堆黑標藍標紅標綠標黃標紫標,把產品定位搞得五顏六色的那家。 水球歷代WD硬碟,其中最後2顆仍在頭好壯壯的服役中。 WD Caviar (AC310200) 10.2GB WD Caviar (WD1200JB) 120GB WD Caviar SE (W 痴漢水球 6 年前
遊戲天堂 wd PS4 xbox one 瞄準遊戲主機擴充儲存, Western Digital 推出 WD Gaming Drive 外接硬碟 由於數位版遊戲盛行,以及不少遊戲需要將部分內容預載到主機內提升執行速度,不少遊戲玩家開始苦於主機內建的儲存空間不足,雖說可以把較少玩的遊戲刪除取得空間,但萬一哪天想回味遊戲,還要耗時重新下載安裝,故不少玩家選擇置換內建硬碟或是加裝外接 USB 硬碟; Western Digital 也針對這樣的市場推出 WD Gaming Drive 提供 2TB 與 4TB 兩種容量,建議售價分別為 2,599 與 3,799 元,提供三年有線保固。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wd hitachi HGST HGST (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HGST硬碟走入歷史 WD將縮減品牌 未來不再採用HGST名稱推出產品 HGST早先為Hitachi (日立)於2002年收購IBM硬碟業務,並且與自有硬碟業務合併成為Storage Technology,並且在2003年1月起更名為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簡稱為HGST。 在接連收購HGST、SanDisk、G-Technology、tegile、upthere在內儲存設備品牌之後,Western Digital決定將旗下持有品牌重新做調整,藉此讓旗下品牌產品更容易在市場被識別。 在全新調整之後,針對企業及商業應用產品品牌將統一使用Western Digital名稱,未來不再以HGST、SanDisk、tegile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wd dram 資料中心 nvme 看準資料中心記憶體內運算市場需求, WD 推出 Ultrastar DC ME200 記憶體擴充硬碟產品 由於資料分析、雲處理與高效能運算應用越來越訴求高效率運算,許多相關應用想要轉以基於 DRAM 的記憶體內運算 In-Memory Computing / IMC 進行,藉由記憶體高速存取性能提升運算效率,不過受到 DRAM 價格與系統記憶體擴充上限等因素往往無法如願,尤其大容量 DRAM 價格往往提升一階價格高出數倍,需要大容量的 IMC 需要付出極高的代價;而 WD 看到 IMC 的市場商機,也在其資料中心推出首款 Ultrastar DC ME200 的記憶體擴充硬碟產品,藉由相對 DRAM 更低的成本與結合機器學習的傳輸模式,使其性能接近 DRAM 的傳輸效率,滿足市場對於 IMC 的需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wd HGST HGST 推出最大容量達 15TB 的企業儲存硬碟 Ultrastar DC HC 620 ,鎖定大量資料數據儲存需求 Western Digital 其下 HGST 發表了一款針對資料中心的儲存產品 Ultrastar DC HC 620 ,採用 3.5 吋硬碟設計,是藉由先前 14TB 版本作為基礎,加大記錄密度而來,鎖定的市場目標包括像是智慧城市安全的大規模影像數據儲存,或是雲端與資料中心數據存取使用。 Ultrastar DC HC 620 採用 HelioSeal 技術,提供 SATA 6Gbps 或是 SAS 12Gbps 兩種介面,緩衝達 512MB ,轉速為 7,200rpm ,連續讀取與寫入個別為 255MBps 與 233MBps ,並具備 250 萬小時的 MTBF 以及 5 年保修。 新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wd seagate NAS RAID 備份 synology 硬碟 網通 雲端 Synology 2019 - 橫跨儲存、網通、雲端及備份的年度產品大會 隨著科技快速向上發展,使用者對於儲存空間的需求也越來越龐大,身為儲存空間領導品牌的 Synology 今年特別邀請癮科技參加9/29舉辦的年度產品大會,接下來採訪編輯小愷將以使用Synology產品近五年的使用者角度出發,帶大家一同回顧今年盛大的活動內容。 ▲今年的年會於W HOTEL 8F舉辦,活動當天自上午9點開始即陸續有大量的用戶報到進場。 今年已經是 Synology 第 17 年舉辦使用者年度大會了,過去內部都是專注於產品創新,但是隨著客戶需求及要求都越來越高,Synology 也將開始著重於「穩定」、「安全」以及「服務」方面的強化,過去幾年,Synology 不斷擴充服務人員以及系 悠小愷 6 年前
產業消息 wd western digital Sandisk WD 第二代 4-bits-per-cell 3D NAND 開始送樣,採 96 層 3D 堆疊可提供 1.33 Tb 超高容量密度 SSD 的價格與容量對消費者而言已經越來越能接受,尤其近期 500GB 左右容量已經跌到只要台幣兩千多元,也是越來越平易近人;而 WD 集團宣布其第二代 4-bits-per-cell 3D NAND ( BiC 4 )已經開始送樣,採用 96 層 3D NAND ,單一顆粒容量可達 1.33 Tb 的高密度,是目前業界最高密度的產品。 這款 BiC4 晶片採用 QLC 製程,由 WD 與東芝在日本四日市合資的快閃記憶體製造廠研發,預計今年量產,並將使用在 SanDisk 旗下的消費性產品,目標是希望能涵蓋自消費到企業級 SSD 市場。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SSD wd western digital WD 針對伺服器與儲存陣列推出採雙埠 SAS 的 Ultrastar DC SS530 SSD ,最大可達 15.36TB WD 宣布了針對伺服器與儲存陣列等熱數據應用的新一代高速固態硬碟 Ultrastar DC SS530 ,是與 Intel 共同開發,使用 64 層 3D TLC NAND ,採用雙埠 SAS 設計,隨機讀取最高達440,000 IOPS,而隨機寫入最高達320,000 IOPS ,同時提供自 400GB 到 15.36TB 等容量。 Ultrastar DC SS530 採用 2.5 吋 15mm 外裝,提供 1 、 3 與 10 DW/D 三種耐用度與 9W 、 11W 與 14W 三種彈性能源模式,此外為避免資料不當使用,提供安全抹除、快速安全抹除、符合 TCG 規範的自我加密型硬碟( Chevelle.fu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