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achi GST正式更名為HGST
【2012年10月8日‧台北訊】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亦稱為Hitachi GST (日立環球儲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三月通過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WDC) 併購完成後,今日正式宣布更名為HGST (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為符合相關反壟斷法規規定,HGST與WD目前為WDC旗下獨立營運的兩家子公司,擁有不同的品牌和產品線。 更名後,HGST現行的業務及產品不受影響。除了已經停產的產品,HGST 其餘產品皆會持續販售,HGST也將履行產品的保固期限。 欲了解更多WDC併購HGST的資訊,請參考:ht
12 年前
HGST宣佈開發出革命性氦氣填充式硬碟平台
【2012年09月14日‧台北訊】HGST (前身為日立環球儲存科技,現為Western Digital旗下子公司,NASDAQ:WDC) 今日宣佈首開業界科技先河,成功研發出氦氣填充式硬碟 (HDD) 平台,使企業與雲端應用享有更大容量,並大幅減少總持有成本 (TCO) 。 繼獲獎肯定的五碟片設計後,HGST再度領先業界,將於2013年推出以氦氣填充式硬碟平台打造的新產品,滿足未來企業兼顧擴充儲存容量與降低TCO的需求。現今硬碟儲存產業在突破磁錄密度技術上,正面臨種種挑戰;而HGST開發出的全新技術,可在標準3.5吋規格中容納七張碟片,讓新世代產品能夠發揮經濟效益、獲得更高容量,並降低每GB
12 年前
是WD 將針對超薄筆電推出僅 5mm 的 2.5 吋混合式硬碟這篇文章的首圖
WD 將針對超薄筆電推出僅 5mm 的 2.5 吋混合式硬碟
針對超薄筆電的市場需求, WD 已經在今年推出 7mm 的超薄型 2.5 吋硬碟,不過由於筆電平台 TDP 近年不斷突破,熱設計也能更精簡,筆電設計的厚度勢必還會再更薄型化。雖然 SSD 最近價格砍了不少,不過今年的 Ultrabook 由於成本考量吹起一股混合式硬碟風潮, WD 也決定跟進 Seagate 談了好幾年的混合硬碟市場,並一舉推出 5mm 的 500GB 混合式硬碟產品。 這一型的混合硬碟相較傳統 9.5mm 厚的硬碟體積減少 50% ,成本也與相同容量的 SSD 便宜 90% ,SSD Cache 的部份採用 MLC 產品,搭配先進管理邏輯保持產品壽命。目前預計 acer 以及
12 年前
是WD 三代萬轉暴龍 VelociRaptor 來了!這篇文章的首圖
WD 三代萬轉暴龍 VelociRaptor 來了!
在 SSD 還沒這麼普及前, WD 的萬轉暴龍 VelociRaptor 應該是許多發燒級玩家的首選效能硬碟,而今天發表的第三代 VelociRaptor 對 WD 來說也是具有相當大的意義的,畢竟這也是 WD 在泰國水患後首發的全新產品。 至於在 SSD 如此盛行的今日, WD 三代萬轉暴龍到底有什麼賣點呢?跳轉繼續: WD 請到企業儲存部門市場行銷總監 Brian Mallari 為媒體解說這次萬轉暴龍的幾個主要特色,他表示,雖然 SSD 已經是許多發燒玩家的標準配備,但是 SSD 的穩定與效能是建立在良好的讀取性,然而許多專業的影音應用需要大量的儲存空間以及繁複的寫入,而萬轉暴龍能夠提供
13 年前
是Intel CEO 將於明年五月退休,結束他 40 年 Intel 生涯這篇文章的首圖
Toshiba 拿 2.5 吋硬碟工廠換 WD 3.5 吋硬碟專利跟工廠?有沒有這麼划算的八卦?
根據 WD 與 Toshiba 東芝在官網聯合發表,東芝向 WD 取得 3.5 吋硬碟技術專利以及部份生產設備,不過並不是用現金支付,而是用泰國泡過水並且還沒復工的 2.5 吋硬碟工廠抵債。 新聞來源: The Verge 、 Western Digital 、 Toshiba 是 WD 瘋了嗎?如果觀察到先前歐盟對 WD 與 Hitachi 日立的合併需求, WD 如果要完成收購就必須放棄部份 3.5 吋硬碟業務,那可想而知這次的以物易物並非表面上 WD 吃虧的情形,而是有相當大的戰略性考量。 這幾年傳統硬碟廠又再度整併,除了 WD 與日立併購案,加上 Seagate 吃下三星的硬碟部門,傳
13 年前
是硬碟保固縮縮縮,只能說定時備份很重要這篇文章的首圖
硬碟保固縮縮縮,只能說定時備份很重要
繼 WD 先行宣佈調整保固條款後, Seagate 也跟進調整保固條款,只能說在硬碟越來越難賣、(要不是因為泰國大水)價格越來越難看的時代,這兩家硬碟市場死對頭一起縮短保固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這兩家的關係怎麼有點像是中油跟台塑石油了... 下面列出 WD 、 Seagate 調整後的 2012 新版保固方式,此外也一併放上 Hitachi 、 Toshiba 當前的保固(注:Hitachi 與 Toshiba 目前還未宣佈跟進調整保固,近期內有調整會隨之修正下面的資訊。) WDCaviar Blue 、 Caviar Green 以及 Scorpio Blue : 修正為兩年保固,未來可付費
13 年前
是Intel CEO 將於明年五月退休,結束他 40 年 Intel 生涯這篇文章的首圖
災後影響? 傳 WD 硬碟產品保固策略再調整
也許是泰國水災的影響,也許 WD 原本就有計畫,自明年一月起, WD 部份款的硬碟保固方式又要有所修正了,包括 Caviar Blue 、 Caviar Green 以及 Scorpio Blue 這三款硬碟將從目前的三年有限保固下修變成兩年有限保固;不過作為配套, WD 也將推出付費延長保固的服務。至於 Caviar Black 以及 Scorpio Black 與外接硬碟等產品則繼續維持 5 年有限保固。 新聞來源:XbitLab 相關文章: WD 第二座 SSD 研發中心坐落新竹!WD 看準私有雲儲存方案,推出個人化網路儲存設備泰國水災受災廠商列表,請有心理準備面對缺貨或是價格波動
13 年前
是隨身機的硬漢, Pentax WG2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WD 第二座 SSD 研發中心坐落新竹!
照片中為 WD 固態儲存部資深副總經理 Michael Hajeck ,右為專案管理部副總裁 Nader Salessi ,左為亞太區行銷總監羅昌平。 傳統硬碟大廠 Western Digital ( WD )即將於明年第一季在台灣新竹成立首座海外研發中心,將專精在企業用的 SSD 產品,而 WD 固態儲存部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 Michael Hajeck 也特地飛到台灣與台灣媒體分享 WD 的計畫。 跳轉繼續: WD 繼三年前併購Silicon System 之後,正式踏入 SSD 產業,而 Michael Hajeck 亦是來自 Silicon System ,並且曾任職 Sandisk
13 年前
是華碩將在應用展開賣搭載光碟機與獨顯的 S 系列 Ultrabook這篇文章的首圖
WD 看準私有雲儲存方案,推出個人化網路儲存設備
WD 看準行動設備的普及化,個人使用的數位儲存設備已經從單一電腦增加智慧手機、平板等設備,私有雲端儲存的需求有著相當大的潛力,為此 WD 推出一系列針對家庭、個人工作室以及個人化的私有雲端方案。 WD 定義目前的雲端可分為企業雲端以及公眾雲端,而公眾雲端又分為由 Google、Youtube 提供的公有線上儲存空間,以及針對個人的私有雲端。WD 認為,公眾雲端有著價格、安全性以及儲存空間的限制,而更具備一次性買斷私密性、且容量更大,更能滿足個人化的需求。 WD 認為,今天推出的不僅是儲存產品,更是滿足數位家庭與個人需求的儲存方案。今天的產品重點包括硬體 WD My Book Live 以及兩套
13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