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IF 公布新 USB4 2.0 規範,可達到 USB 80GBps 效能
USB -IF 正式宣布 USB4 2.0 規範,將傳輸速度一舉提升到 USB 80Gbps ,較現行 USB4 提升一倍的最大頻寬,同時 USB 也一併更新 USB Type-C 介面與 USB Power Delivery ( USB PD )充電規範。此外對外的識別標誌也如先前開發者規範當中提及,將簡化為顯示傳輸速度與供電功率,不再標示 USB 版本。 USB-IF 表示 USB4 基於多協議通道(註:當前 USB4 由 Intel 貢獻的 Thunderbolt PHY 實體層為基礎),使架構與 USB 3.2 、 USB 2.0 截然不同。 ▲ USB4 2.0 的標誌將淡化版本號,
2 年前
VESA 公布 DispalyPort 2.1 規格,將向前相容與取代既有 DisplayPort 2.0
VESA 宣布最新版本的 DisplayPort 2.1 ( DP 2.1 ),具備與既有 DisplayPort 2.0 ( DP 2.0 )向下相容與取代的能力,並強調 VESA 將與協會成員合作確保現行 DP 2.0 產品與通過 UHBR ( Ultra-high Bit Rate )認證產品可完全符合新一代 DP 2.1 的規格;包括顯示卡、擴充基座( Docking )、顯示器晶片、數位重計時器( re-timer )與埠實體層( PHY )、 DP40 、 DP80 訊號線、以及各形式的 DP 連接埠等。 ▲ DisplayPort 強調結合 USB4 PHY ,實現更優異的訊號共
2 年前
Intel 展示下一代 Thunderbolt 技術設計 達成 80Gbps 傳輸頻寬
若從Thunderbolt目前也是採用USB-C連接埠設計規格來看,或許下一代Thunderbolt連接埠設計將配合USB 4.0第二版本一同推出。而藉由單一線材連接使用模式,加上更高傳輸頻寬與更高供電設計,Intel預期將能讓日後連接裝置使用體驗變得更簡單。 近期在以色列的技術活動中,Intel展示透過2組Thunderbolt連接埠,達成總計達80Gbps傳輸頻寬表現,藉此追趕近期USB Promoter Group公佈USB 4.0第二版本,將最高資料傳輸速率增加至80Gbps的設計規格。 實際上,Intel去年就已經透過位於以色列的研究機構打造下一代Thunderbolt連接技術,預期
2 年前
Chromebook 增添纜線相容警示功能,未來連接沒有顯示功能或非 USB4 、 Thunderbolt 纜線會跳通知
雖然 USB 纜線彙整包括數據傳輸、充電與影像傳輸功能,也成為當前歐洲對於小型電子產品通用的充電標準,但也由於功能過多,但市面上的纜線功能、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有時會買到功能不完善的纜線; Google 或許是意識到這類情況,宣布將為 Chromebook 增添纜線相容警示功能,將率先從支援 USB4 或 Thunderbolt 的 Intel 第 11 代 Core 與第 12 代 Core 的裝置開始提供這項警示功能,日後會擴大到更多產品類別。 ▲ Thunderbolt 、 DisplayPort Alt Mode 雖都使用 USB 纜線,但並非所有 USB 纜線都提供這兩項技術的相容性
3 年前
Intel 談 Thunderbolt 4 :盼能帶給筆電、桌機更便利的通用連接埠體驗
Intel 的 Thunderbolt 技術至今已經演化到 Thunderbolt 4 ,同時不僅在筆電、 AIO 與微型系統出現,現在也慢慢普及到桌上型電腦的主機板上,今天也與 Intel 負責解說 Thunderbolt 4 技術的工作人員小聊目前 Intel 對 Thunderbolt 4 的產品定位與期許。 Thunderbolt 技術是由 Intel 一手催生的通用連接技術,整合數據、影像與供電等定義以及具備獨特的菊花鏈串接模式,不過介面卻未使用獨自的特殊介面,在 Thunderbolt 與 Thunderbolt 2 採用 DiaplayPort 的端子介面設計,自 Thunder
3 年前
觀點:蘋果用了多年的時間證實 MacBook Pro 的專業用戶不要化繁為簡的 I/O 設計
在昨天晚上蘋果發表大改版的 MacBook Pro 之後,雖然專業取向導致偏高的價格令不少觀望的消費者卻步,但有更多專業用戶為 MacBook Pro 採用包含讀卡機的完整 I/O 介面還有取消鍵盤的 Touch Bar 而感到振奮,不過筆者的前同事在個人現實動態留下一句:結果繞了一圈終究還是回到 2005 年以前的設計,令筆者想起 2006 年之後蘋果在 MacBook Pro 自認為的化繁為簡,對於真正的目標客群反而是適得其反。 筆者認為,蘋果自 MacBook Air 產品為了纖薄而採用 Thunderbolt / USB Type-C 的概念沒有問題,畢竟 USB Type-C 原本就
3 年前
在家工作選購螢幕的抉擇:要買新iMac還是外接4K螢幕
因為疫情的原因縱使是解封後,相信在家工作將會成為部分工作者者的新常態,而且公司宣布在家工作的第一天,就連同筆電和23吋的外接螢幕帶回家裡了。 作者使用的筆電是Macbook Pro 16吋,以筆記型電腦來說已經是大螢幕,但在家工作一陣子後,仍然覺得筆電螢幕本體和外接螢幕都不夠,而且外接螢幕的解析度只有1920x1080,和原本MBP 16吋的Retina比起來就相差更大,才因此踏上了選購螢幕之路: 註:作者並不是螢幕專業的技術編輯,所以選擇上不會有太深的規格或細節比較。 直接買新iMac還是外接4K螢幕令人煩惱 在選購螢幕的過程中馬上遇到了一個煩惱,因為 2021年 Apple iMac 24
4 年前
一圖看懂 Thunderbolt 擴充底座:串連各種電腦周邊,到哪都派得上用場
Thunderbolt 推出超過十年,我們曾經介紹過 Thunderbolt 的驚奇進化之旅,以及 intel 如何十年磨一線。歷經不斷地進化,Thunderbolt 已演變成能夠整合資料、影音、電力等多元傳輸介面,無論是外接硬碟、鍵盤滑鼠、螢幕等周邊裝置,都能透過同一條傳輸線搞定,還能同時為筆電充電。 認明 EVO 標章就有 Thunderbolt Thunderbolt 目前已進化到第四世代,最新的 Thunderbolt 4 具有 40Gbps 超高傳輸頻寬,可以同時輸出兩個 4K 或是一個 5K 解析度畫面,還有雙向電力傳輸功能,除了可以像 USB 一樣為外接裝置提供電力,也可以在使用
4 年前
2021蘋果春季發表會:蘋果發表 M1 晶片全新 iMac , 7 種顏色、宛若超大 iPad Pro 、售價 39,900 台幣起
蘋果在春季發表會也進一步擴充 Apple Silcon 產品線,發表搭載 M1 晶片的全新 iMac ,強調使用蘋果強大、高整合、低發熱的 M1 晶片後,全新的 iMac 能夠極度精簡優雅,機身僅 11.5mm 厚,整體設計宛如置於鋁合金支架上的超大 iPad Pro ,相較前世代呈現弧形設計的機背, M1 版 iMac 的機背呈現完全平整設計。同時,全新的 iMac 提供綠、黃、橙、粉紅、紫、藍與銀等 7 種配色,蘋果也為盒裝內整合同色彩的全新 Magic Keyboard 與 Magic Mouse 。 搭載 M1 的 iMac 建議售價 39,900 元起,台灣開賣日期未定,單一顧客限購
4 年前
蘋果新款 iPad Pro 可能換上 Mini LED 螢幕、接近 M1 效能的新處理器與 Thunderbolt 連接埠
蘋果近年將iPad Pro定位在貼近筆電,但是提供更簡單上手的設計,或許也能透過Thunderbolt連接埠帶來更方便使用體驗。 新款iPad、iPad mini也將同步更新 雖然目前尚未有消息顯示蘋果是否計畫比照去年藉由線上形式公布新品,或是直接透過新聞稿發表更新內容,相關消息則是透露蘋果計畫推出新款iPad Pro機種,其中將會採用效能與M1效能相近的處理器設計,同時也會加入市場傳聞已久的Mini LED螢幕規格,甚至會將USB-C連接埠加入Thunderbolt連接埠規格。 雖然Thunderbolt連接埠設計最早是由Intel提出,並且持續更新至目前的Thunderbolt 4版本,同
4 年前
友站推薦
向上支援 3.2、3.4,USB4 協定以 Thunderbolt 3 基礎問世!
INSIDE - Chris
為何蘋果在新款 IPad Pro 採用 M1 處理器、 Thunderbolt 連接埠設計?
INSIDE - Mashdigi
別讓電腦與駭客獨處!Thunderbolt 恐成最新入侵管道,5 分鐘資料全竊走
INSIDE - Heemie
一條線引爆兆元換機潮:USB 4推出後,台灣可能會有新股王
關鍵評論 - 財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