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樣有 iOS 6 的全新 Maps ,但是 3GS 與 iPhone 4 只有半套...這篇文章的首圖
WWDC 正式發表新 MacBook Air , Ivy Bridge + 512 GB SSD + usb 3.0 (更新:台幣 31,900 起)
圖片來源: The Verge WWDC 正式宣佈第新一代的 MacBook Air ,全面升級 Intel Ivy Bridge 平台,最高規格可達低電壓雙核 i7 處理器、 8GB 記憶體以及選配到 512GB 的 SSD ,另外 I/O 方面除了原本就有的 Thunderbolt 之外,也因為 Intel 新一代晶片組的關係, USB 也順理成章的升級到 USB 3.0 ,前 Facetime 攝影鏡頭也可以支援到 720p,價格甚至還小小降價了一些,記者會中也不忘酸了一下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在設法複製他們的成功經驗,但都沒成功。 更新:台灣官網釋出規格與價格 請見跳轉圖片: 延伸閱讀: 超
13 年前
是NXP 調整業務方針,將標準產品業務拆售並獨立為新公司 Nexperia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2 : ASUS 專為熱血玩家打造的 ROG TYTAN 桌機與 G 系列筆電
華碩 ROG 的高效能電腦部門在記者會現場所展示的是全新一代的 G 系列電競筆電以及 TYTAN 電競桌機,這兩系列皆採用獨特的多角形設計(華碩新聞稿說是符合空氣力學...有誰可以告訴我電競筆電跟桌機符合空氣力學能幹嘛嗎?)。 全新一代的 G 系列電競筆電皆搭載 Intel IVY Bridge 平台的 Core-i7 四核心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GTX670M 、 660M 獨立顯示卡,有 17.3 吋的 G75VW 以及 15.6 吋的 G55VW ,這兩款電競機種預計自七月開始供應。其中 G55VW 還通過 Intel Thunderbolt ,是第一款具備 Thund
13 年前
是鴻海可能在美國本土設立自動化生產基地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2 : Thunderbolt 認證線材廠終於有了第三家,是正崴電子!
由於 Thunderbolt 屬於高速電訊號,線材本身必須具備一定的品質才能通過驗證,而在去年僅有日系的 Sumitomo 住友以及 Lintes 獲得認證,不過今年終於再度多了一家廠商,就是與鴻海關係斐淺的 Foxlink 正崴電子,看來也是看到 Intel 今年將全力衝刺 Thunderbolt 的影響。 此外現場除了電訊號的 Thunderbolt 線材以外,也預計在今年投入光訊號的 Thunderbolt 線材,會場中展出一條長達 30 公尺的樣品,相較電訊號傳輸線目前最長僅到 1.3 米左右,光訊號傳輸線能傳遞更長的距離,並且仍能供應電力。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
13 年前
是鴻海可能在美國本土設立自動化生產基地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2: Intel 一、二世代 Thunderbolt 晶片排排站
在 Intel Thunderbolt 的展台上, Intel 也放出今年市面上可見的 Thunderbolt 晶片,上圖由右至左 左至右 分別是 10 元硬幣(廢話...),第一世代晶片" Light Ridge " 82524EF 、第二世代晶片" Cactus Ridge " DSL3510 以及 DSL 3310 (差異在於雙路或是四路),最右邊為第一世代的單路晶片" Port Ridge " DSL2210 。 前兩顆晶片都可以用在設備以及電腦端,而 Thunderbolt 的"路"指的是信號的傳輸路徑,在 PC 上能同時傳輸影像與數據至少要二路,一路給影像、一路數據。而四路晶片就像
13 年前
是鴻海可能在美國本土設立自動化生產基地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2: Intel Thunderbolt 展示會場看見 XQD 讀卡機
為了因應現在超高畫質影像的儲存需求,被 CF 卡聯盟列為新一代標準的 XQD 記憶卡即將亮相,筆者已經在 Intel Thunderbolt 的展台發現有一台採用 Thunderbolt 介面的讀卡機,想必這也是因為未來大量資料傳輸需求的產品,不過這台獨卡機的體積還真是不小,裡面到底有多複雜阿... 跳轉還有一張讀卡機插槽的照片。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13 年前
是鴻海可能在美國本土設立自動化生產基地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2: Intel 將 Thunderbolt 技術投入 Windows 平台
繼先前華碩、華擎接連公佈搭載 Thunderbolt 技術的主機板後, Intel 在 Computex 前一天宣佈全力將 Thunderbolt 技術投入 Windows PC 平台,會場中展出包括主機板、筆電、 AIO 、 儲存設備、轉接 HUB 、線材等。 Intel 自 2007 年開始投入 Thunderbolt 的基礎技術" Lightpeak ",當時採用的是光通訊的純數據傳輸技術,而到 2011 年正式與蘋果電腦合作,推出以電通訊並混合影像與數據傳輸的 Thunderbolt 介面,透過一顆第三方晶片將 PCIe 與 DisplayPort 訊號混合後輸出,在插槽呈現上採用 D
13 年前
是華擎十年有成,與李正揚副理閒聊近年主板市場與產品定位這篇文章的首圖
華擎十年有成,與李正揚副理閒聊近年主板市場與產品定位
對於板卡產業,華擎是個才創立剛滿 10 年的新兵,但是從零開始的華擎至今已經擠身全球前三大主機板廠商,更奪下韓國市占率第一的殊榮;筆者在這場華擎 7 系列主機板暨創立十週年記者會當中,有幸與華擎行銷企劃部副理李正揚先生小聊了他對整體 DIY PC 市場的看法以及華擎的市場策略。 跳轉以問答的方式呈現筆者與李副理的對談內容。 問:華擎在近年的主機板市場看到了哪些顯著的改變? 李副理:其實這幾年平板與智慧手機大受市場青睞,對於整體的板卡市場有不小的幫助,因為相較過去行動領域筆電盛行的情形,平板電腦取代相當多消費者在行動使用的需求,而筆電取代桌機的一機兩用概念也受到一些衝擊,由於在外使用筆電的情況變
13 年前
是ASUS P8Z77-V 搶開非蘋果 PC 搭載 Thunderbolt 第一砲這篇文章的首圖
ASUS P8Z77-V 搶開非蘋果 PC 搭載 Thunderbolt 第一砲
繼 Apple 搶搭載 Thunderbolt 介面一年有餘, Intel 一直不斷想擴大戰線,而華碩就搶到這波在非蘋果的 PC 上搭載 Thunderbolt 介面的首發,推出 P8Z77-V PRO/THUNDERBOLT 這張多媒體娛樂等級的主機板,這張主機板採用 Z77 晶片組,而且是首張通過 Intel 認證的 Thunderbolt 主機板。 筆者不禁想起先前採訪 TI 的 Thunderbolt 解決方案,看來華碩只是第一砲,應該能在 Computex 期間看到更多搭載 Thunderbolt 的產品吧。畢竟不把市場做大, Intel 怎賣它們獨家的 Thunderbolt 晶片
13 年前
是與德州儀器談 Thunderbolt...這篇文章的首圖
與德州儀器談 Thunderbolt...
Thunderbolt 目前仍是由蘋果公司優先使用的技術,然而由於蘋果週邊設備特有的商機,也促使許多週邊廠商考慮投入 Thunderbolt 週邊生產,而德州儀器( TI )在 Thunderbolt 問世近一年之際,在今天辦了一場小型的媒體聚會,由高效能類比產品行銷經理林士元(見上圖)介紹德州儀器的 Thunderbolt 方案。 也許有人會認為 Thunderbolt 是 Intel 的專利,怎與 TI 有關,不過實際上關係可大了,扣除掉中央控制晶片外,許多相關週邊元件,包括去抖動、電源管理等 IC ,都是由 TI 以及國家半導體 NS 所提供,而 TI 在與 NS 合併後技術互補,提供更
13 年前
是Belkin 推出 ThunderBolt 擴充底座,要價美金299元這篇文章的首圖
Belkin 推出 ThunderBolt 擴充底座,要價美金299元
(圖片來源:The Verge) Belkin 在 CES 2012 展出了一款 Dock ,最大的特色是使用 Thunderbolt 當作主要傳輸介面,因此適用於現在的MAC,像是擴充介面有限的 MacBook Air 。這款 Dock 內建多個傳輸介面,像是 USB 2.0 × 2、Firewire 800、HDMI、Gigabit 乙太網路、3.5mm 音效孔,以及3個 Thunderbolt 。 相信大家都知道 Thunderbolt 的好處在於傳輸頻寬夠大,可望取代目前的 Firewire ,可惜尚缺 USB 3.0 ,這款產品預計在今年九月問世,而且價格算是親民(相對於先前的 Th
13 年前
友站推薦
向上支援 3.2、3.4,USB4 協定以 Thunderbolt 3 基礎問世!
INSIDE - Chris
別讓電腦與駭客獨處!Thunderbolt 恐成最新入侵管道,5 分鐘資料全竊走
INSIDE - Heemie
一條線引爆兆元換機潮:USB 4推出後,台灣可能會有新股王
關鍵評論 - 財訊
為何蘋果在新款 IPad Pro 採用 M1 處理器、 Thunderbolt 連接埠設計?
INSIDE - Mashdig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