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豐富微距系統、強化防起霧的全能硬派機, Olympus Tough 睽違兩年新成員 TG-6 上市
近年隨著手機的相機拍攝品質與易用性影響,不可交換鏡頭的隨身相機市場大幅萎縮,各家相機品牌也縮減產品線,集中在較有特色、一般手機相對難取代的特色產品,例如超高倍真實光學變焦、大尺寸元件緊湊型機種、 360 度相機,或是強調可上山下海的強固型機種,而 Olympus Tough 也成為當前 Olympus 唯一的隨身相機產品,此次 Olympus 也睽違兩年發表新一代的 Tough TG-6 ,將 TG-5 被詬病的部分加以強化,同時還針對消費者需求即便在 P 或是 A 模式易可使用 1cm 超級近拍。 Olympus Tough TG-6 預計於 6 月底到 7 月初登台 TG-6 的外型承襲
6 年前
om102.jpg
Olympus 闡述 M43 系統理念:不盲目追求無意義功能、只求能讓玩家帶出門拍照的高機動性系統
Olympus 決定在原本的 FTS ( 43 系統)以外投入採用無反光鏡設計的 MFTS ( M43 )系統已有十年,當初做出這樣決策的關鍵,是由於 Olympus 以設計出 OM 與 Pen 等底片相機的傳奇工程師米谷美久先生的名言,讓 Olympus 投入前無古人的無反光鏡系統;米谷先生曾說過:" 假若有你很想樣的東西,但市面上沒有,就把它製造出來就可以;如果你想要的東西哪邊有賣的話,那我們買下來就可以,沒有必要去做 ",做出不追隨潮流且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成為 Olympus 當前產品設計最重要的理念基礎。 同時米谷先生的另一具名言,也進一步影響 Olympus 追求高機動性系統的堅持
7 年前
是[品牌大傳奇] 小片幅的先驅、微觀世界的王者,看 Olympus 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光學王國這篇文章的首圖
[品牌大傳奇] 小片幅的先驅、微觀世界的王者,看 Olympus 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光學王國
一世紀前,還沒改名 Leica 的 Leitz 萊茲光學推出第一台萊卡相機,以劃時代的 35mm 小型膠卷打造出第一台「小型隨身相機」,奠定了今日數位相機「全片幅」級距的基礎。在這之後,除了既有的大片幅、中片幅市場之外,從日本 Nikon、到美國 Minolta,這些隨身相機廠商毫無例外的推出以 35mm 底片的相機系統,不論相機結構如何改變,在數位相機出現以前一般消費型相機、甚至專業相機都還是 35mm 片幅的天下。 35mm 雖好,但由於片幅大,相對的鏡頭、機身結構也就小不下來,除了 Leica 採用 RF 機身的 M 系列相機之外,可交換鏡頭幾乎就是巨型單眼+巨型鏡頭的天下。在這樣的思維
9 年前
Olympus 決定將相機相關的影像事業群拆分為子公司,並由 JIP 基金接手經營
對於 Olympus 而言,相較賺錢的醫療光學部門,相機事業群在近年陷入嚴重的虧損,雖然 Olympus 社長多次強調數位相機是 Olympus 重要的產品與新技術實驗平台,不會貿然退出相機市場,然而 Olympus 甫宣布進行結構改革,第一步就是與日本產業合作夥伴公司 JIP 簽署合作意向,將把囊擴相機的影像事業群獨立到 JIP 基金旗下的獨立子公司。簡單的說, Olympus 如果依照計畫是把相機部門賣給 JIP ,但 Olympus 與相機相關品牌仍會在 JIP 底下繼續運作,與當年京瓷直接宣布 Contax 推出市場不同。 根據 Olympus 的聲明, Olympus 藉由將影像事業
5 年前
Sony 宣布新款相機用 M43 元件 IMX472 ,為 20MP 堆疊背照式感光元件
Sony 在感光元件的消費級產品線新增一張 IMX472-AAJK 的 4/3 片幅感光元件,為 21.46MP 有效畫素的堆疊背照式感光元件,以目前仍專注於 4/3 片幅的廠商剩下 Olympus 與 Panasonic ,但甫公布的 GH6 又可錄製 5.6K 影片, 不過 IMX472 的影片格式僅支援到 5K ,推測較可能是 Olympus 傳聞中的新機的感光元件(或許為 E-M1X 後繼機種?)。 ▲IMX472 20.89MP 下可達 120fps IMX472 是一張針對 4/3 片幅相機開發的背照式元件,大小為 20.58mm x 16.45mm ,採用堆疊式設計,嵌有 10b
4 年前
Olympus 賣掉相機部門後,今年仍照產品規劃發表新機新鏡、 2021 年新產品僅使用 OM-D 與 PEN 品牌
Olympus 在 2020 年 6 月宣布將相機部門轉讓給 JIP 的計畫後,外界對於雙方的交易細項所知甚少,所有的相關資訊僅限雙方內部知情;不過根據海外的消息指出,當前 Olympus 所公布的產品規劃路線仍具效力,今年至少還會公布一款新機身(可能是 E-M10 系列的後繼機種)與新鏡頭。 不過 2021 年後, Olympus 品牌可能將不復在相機界存在,根據爆料指出, JIP 可能循自 Sony 接手 VAIO 模式,不再於相機產品續用 Olympus 品牌,僅在相機產品使用 OM-D 、 PEN 的品牌,而鏡頭則以 ZUKIO 作為品牌。 ▲傳 JIP 可能僅保留產品線的 OMD 、
4 年前
神牛推出復古型閃燈 Lux Junior ,單點觸發、只能直打輔以機械式轉盤控制出力
現在仍在使用可交換鏡頭相機的使用者當中,除了工作與畫質等需求外,還有一票是喜歡復古外型設計機種的攝影玩家,中國閃光燈配件品牌神牛 Godox 也呼應偏好復古風的攝影玩家推出一款名為 Lux Junior 的閃燈,不僅外型復古,連功能也相當復古。 Lux Junior 在中國售價為 399 人民幣,在歐洲為 69 歐元,約落在新台幣 1,800 元附近 ▲完全採機械式設計的撥桿與轉盤,沒有現代閃燈常見的液晶螢幕與按鈕 ▲採用單點觸發,沒有 TTL 功能 Lux Junior 是一款可以對應除了美樂達 Minolta 熱靴以外的通用型外接閃光燈,也沒有品牌版本區分,因為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單點觸發閃
2 年前
傳 Olympus 為避開九月相機發表高峰期,將在 10 月發表 E-M5 III
由於工廠從中國撤離的關係, Olympus 的新產品研發也受到影響而順延,不過在今年 Olympus 多次強調仍會推出已經許久未更新的 OM-D 中階機種 E-M5 III ,先前也傳聞時間點將選在多數相機品牌發表新品的秋季。而根據最新的謠言指出, Olympus 打算選在 10 月發表 E-M5 III 。 多數相機品牌發表新機的時間點會落在八月下旬到九月之間,不過今年包括 Canon 、 Sony 與富士都預計在 9 月發表重點新機,或許也讓 Olympus 決定避開九月。 ▲傳聞 E-M5 III 將採用與 E-M1 II 同級的 121 點十字對焦系統 當前傳出 E-M5 III 除了
5 年前
追求機動性與高性能的均衡點, Olympus OM-D E-M5 III 動手玩
Olympus 歷經工廠遷徙的寧靜一年後,在今年上下半年分別的推出兩款隸屬 OM-D 的新機,其一是訴求高速對焦的專業級相機 E-M1X ,而下半年的新機,則是曾被謠傳定位模糊、可能被放棄的 E-M5 最新世代機種 E-M5 III ,距離前一代已有四年之久, E-M5 III 在秉持準專業機的初衷下,以更明確的定位登場,接下來也將帶來這款中流砥柱的動手玩。 作為開創 OM-D 世代原點的 E-M5 系列,在當時以回歸正統準專業級相機操作性以及大幅提升的對焦性能,使無反光鏡相機不再只是文青、女性為了外型或是便利性為主的妥協產品,亦能在專業性能與傳統單眼相機一較高下;然而隨著產品線擴大,下有講求
5 年前
Olympus 品牌商標將退出相機市場, OM Digital Solutions 宣布將以 OM System 作為全新相機產品品牌
隨著 2021 年初 Olympus 正式將相機與錄音筆等消費性產品線轉移到獨立公司 OM Digital Solutions 後,雖然今年推出的相機與鏡頭仍冠上 Olympus 品牌,不過在稍早舉辦的線上直播中, OM Digitil Solutions 正式宣告不再使用 Olympus 作為 OM-D 與 PEN 的品牌,未來將以 OM System 為全新的相機產品線品牌,同時重申會持續專注耕耘輕盈、高畫質的 M43 系統,並預告新旗艦機也進入開發最終階段。 會有這樣的轉變可能與先前產品線轉移時雙方所簽署的商標使用協議有關,或許 Olympus 本社認為既然產品線已經是獨立公司就要設法避
3 年前
友站推薦
三個月內第二起!又有大公司遭到駭客組織勒索,這次是 Olympus
INSIDE - Sean Che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