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O Ur1 試駕心得:1 種外貌,2 種性格的歐式中型運動型速克達

2020.02.24 06:00PM

PGO 上週廣邀媒體參與在南台灣試駕 PGO Ur1 新車,而我們這次的試駕重點會放在過往較少篇幅的車格設定、懸吊和騎乘的感受等。為讀者們複習一下主要規格,這台車基於 Gogoro 2 平台打造,為 PBGN (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 成員之一,採取歐式風格外型,前懸吊和後懸吊都有融入 PGO 自己的設計,另外採用前輪 Maxxis 瑪吉斯 MA-EV 12 吋電動車用 2.5J 性能胎,後輪則是同型號加寬版本的 2.75J 複合胎。目前上市售價是 84,800 元,這個售價包含高額 5 萬車碰車險以及 5 萬駕傷險。


延伸閱讀

PGO 可回溯至 1964 年 是國內老字號車廠

話說,PGO 是國人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品牌之一,前身是 Piaggio Vespa 代工廠之一的羽田機械二輪部。在玩家之間都知道,這是家硬底子機車製造廠。羽田機械曾經有 Peugeot標緻 205, 405 等著名車款的代工,也與 Daihatsu大發合資公司生產大發祥瑞 1000。PGO 成立自有品牌之後,一直在技術上鑽研,如渦流水冷引擎、ABS 系統、自主研發噴射引擎、油電混合動力、連續 18 年拿到台灣精品獎等等讓玩家們津津樂道的技術力展現。

照片中包含了簡易式水冷引擎、發動機、雅馬哈光宇車業、汽車、pgo踏板車

▲PGO Vortex 150c.c. 水冷渦輪引擎有 16.5 PS 的高輸出  (source: PGO官網)

終於搭配杯架和掛勾

雖然我們之前只有輕描淡寫的談過 Ur1 的杯架,不過我們在高雄的路上試駕,還是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車上有杯架的美好。雖然前 2 天台北仍然溼冷,試駕當天高雄炎熱的空氣快要把我烘乾。這時候,車上放一杯蘋果醋,停等紅燈的時候喝一小口,真是感到無上的幸福。

若是不幸弄髒杯架,還可以將裡面的橡皮拆下來洗滌乾淨再裝回去,橡皮還有額外的洩水孔,冷飲的汗珠不會留在杯架橡皮裡。量產速克達當中少有這樣考慮周詳的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km/h、REGEN、PASS,包含了摩托車配件、摩托車配件、摩托車、汽車、摩托車

▲由於水冷系統影響了前面的空間配置,PGO Ur1 仍然堅持設置杯架,用到的時候真覺得方便。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累、汽車、輪、摩托車

▲Ur1 杯架採可拆洗設計,中間留的孔是洩水孔,冷飲外面的汗珠會順著流下去,不會在裡面積水。(感謝 PGO 高雄店店長 Cooper 擔任模特兒)

止滑馬鞍型座墊乘坐感高級

以 12 吋輪圈的車種來說,座高僅有 748mm 是相對比較低的。然而,因為 Gogoro 座椅下有2顆電池而較為寬大,雖然 Ur1 座墊是重新設計的前尖後凹的馬鞍造型座椅,然而座墊的寬度仍然使得騎士的座高略為抬高。以本人 170cm 的普通身高以及 5:5 體型,騎這台車在停駐時是需要腳跟略為離地的。若是身材更為嬌小的騎士,可能要坐更前面一點,然後上車之後再將屁股往後移,回到正常的騎姿。

實際試駕的時候,這個座椅提供相當良好的支撐性,表布的防滑皮給人相當安穩的乘坐感,在白牌速克達中是相對好坐有質感的椅子。

照片中包含了摩托車、街、摩托車、摩托車、汽車

▲748mm 的座椅最低離地高看起來很低,由於座墊很寬的關係,對騎士身高仍然有點要求。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摩托車、汽車、汽車設計、摩托車配件

▲雖然有最小寬度設定,PGO 的座墊仍然堅持重新設計。

車架幾何提供歐系車的操控感受

騎乘過程中若刻意忽略這車缺少怠速時的抖動,只專心的騎乘,PGO Ur1 給人似乎正在騎乘歐系黃牌速克達的感受。除了電動馬達前段發力頗有運動速克達的加速感以外,奧妙在相對於 Gogoro 2 的 24度,PGO Ur1 21 度的前傾角 (Rake Angle) 是更偏運動性的調校。這也是歐系速克達近幾年常見的設計思維:用更具攻擊性的前傾角、適當的彈簧負載、高等級性能胎和前後配重來提供靈活中不失穩重的操控調性。

豆知識
前傾角 (Rake Angle) 為什麼重要?機車的車架幾何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一般人很難一窺堂奧。先講影響操控感受最顯著的前傾角吧。可以試著這樣理解,哈雷巡航車的前傾角一般都做非常大,2支前叉斜斜的適合長途跋涉、彎道中也比較穩定,但靈活度較差。而仿賽車一般前叉做的幾乎垂直地面似的,轉向相當靈活,但是也犧牲了部分彎道穩定性,要靠車手的技術來彌補彎中的不穩定。 

照片中提到了100 110 120、80、9o 80 7,包含了汽車、摩托車、汽車、摩托車、助力車

▲PGO Ur1 前傾角約為 21 度,是比較側重靈活的運動速克達設定。

照片中提到了80、90 100 11、60' 70,包含了gogoro s2性能、五郎郎、摩托車、摩托車、電動踏板車

▲Gogoro 2 大約 24 度前傾角,是比較偏穩定的設定。

動力表現有如雙重人格 溫柔或火爆隨你選

可能是因為車輛定位為歐風速克達,PGO 不只一次的強調過,Ur1 採用的動力單元不是 Gogoro S2 而是一般標準版本。但是在這次試駕中,我們注意到日常騎乘模式以及「方格旗模式」在 Ur1 上有相當極端的兩種表現。

在完全保持原廠預設設定下,日常騎乘模式的油門反應相當溫順,甚至前段加速稍微有些偏軟,中後段才逐漸發力。在這個模式下面,收油門減速回充的力道也相對溫馴。搭配上懸吊以及座墊的設定,給人精緻而優雅的騎乘感受。

一旦開啟方格旗模式,Ur1 則好像魔神仔上身一樣,變成運動感相當強烈的運動型速克達。加速相當暴力,而減速回充的力道也加大許多。在這個模式下,整體的加速感受相當接近 Gogoro S2。不只我自己這樣感覺,同行的媒體朋友有現任 Gogoro S2 車主也是這麼認為。 

照片中提到了TRIP、SHART,跟ASHRAE有關,包含了硬件、相機、前進汽車配件、電腦硬件

▲瞬間加速按鈕,也就「方格旗模式」開關在右把手上,一打開就變身成暴力運動型速克達。

重新刻劃的PGO血統車款

PGO Ur1 雖然是基於 Gogoro 2 平台開發,我們仍然認為這是台不折不扣的 PGO 車,有著 PGO 一貫的匠人精神堅持。除了動力系統來自於 PBGN 之外,33mm 前叉總成含三角台、後搖臂、後預載可調避震器、鏈條、前後鋁圈、原配輪胎、儀表板、大燈等等太多細節,都全部都重新再刻一遍。並不是說其他競品懶惰,只能說 PGO 對於 Ur1 有他們很獨特的想法,而且很堅持的從頭到尾重新打造一台車。這點從試駕的感受可以很明顯的感覺的到,Ur1 騎乘的感受和 Gogoro 2 完全不是同樣的車。

在加速到時速 70 公里之前,這台車的騎乘感受都相當接近歐系黃牌大羊,懸吊幾何的設計偏運動性,而且由於 12 吋專用胎的表現相當不錯,路感平穩舒適,彎道中也有充裕的抓地力。相信只要不是過於激烈的操駕,這台車可以給騎士相當充裕的信心。

如果對於操駕運動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這是一台非常適合拿來改裝的平台,前 33 芯三角台、後搖臂避震器鎖點的設計都是相當標準的規格、12吋前 2.5J 後 2.75J 鋁圈也有相當多更高性能的輪胎可以使用。動力改裝則更簡單了,只要訂閱運動套餐,方格旗模式開下去就有了。其他外觀件則是可以大量流用 Gogoro 2 平台的相容品。不想騎制服車嗎?這車很適合對於自己車子有獨特想法的車主。

照片中包含了輪緣、累、汽車、摩托車、摩托車

▲後避震器是預載可調的雙槍避震器,未來改裝的空間很大。

照片中提到了DESIGN TO GROW、WINNING FROM WITHIN ERICA ARIEL FOX、ZEWRETRO,包含了車輛、街

▲騎著 Ur1 在衛武營迷迷村附近閒晃,可以安靜的度過一個午後時光。

照片中提到了Camefour (,跟家樂福有關,包含了汽車、摩托車、街、摩托車、汽車

▲滿配的 Ur1 有濃濃歐風運動速克達的外型風格。

照片中跟拉佩拉有關,包含了汽車、大黃蜂類、汽車、摩托車、助力車

▲PGO Ur1 強調的 Class-C LED 大燈在白天看來相當明亮,而且放在車手上可以更快跟上騎乘角度。

6 則回應

  • 我想知道PGO Ur1續航力如何@.@
    2020-08-23
  • 外型真的好好看~適合矮個子的女生騎乘😊
    2020-02-25
  • 那天去門市試乘過~真的好好騎哦~打算入手了👍
    2020-02-25
  • 這個Ur1真的是培養文青風的必備單品之一啊!一騎上車,整個人都有氣質了
    2020-02-25
  • 外型吸睛,舒適的駕馭感 ,讚喔!
    2020-02-25
  • 本來就很喜歡PGO家的車子,最近想入手一台電動車了(心動~~~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