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Gogoro 2 是台 Lexus ES300 、 Gogoro VIVA MIX 就是台 Toyota Camry , Gogoro VIVA MIX Belt 半日騎乘體驗

2021.02.25 07:04PM
照片中提到了FLO,包含了汽車、助力車、摩托車、摩托車配件、汽車設計

"若 Gogoro 2 是台 Lexus ES300 、 Gogoro VIVA MIX 就是台 Toyota Camry 3.0 ",大概就是這次體驗 Gogoro VIVA MIX 的心得, Gogoro 繼推出 Gogoro VIVA 後,再度推出第二款冠以 VIVA 的車款 Gogoro VIVA MIX ,以 Gogoro 3 的結構作為基礎,甫以更親民的 10 吋短軸設定,可說是一款更平民化、比 Gogoro 3 更像國民車的簡裝 Gogoro 2 。

照片中提到了FLODRIVE,跟Le Creuset有關,包含了汽車、助力車、摩托車、摩托車配件、摩托車

▲ Gogoro VIVA MIX 的車架由 Gogoro 3 重新進行幾何調整

在早年,日本汽車品牌為了搶攻歐美高級車市場、但又苦於原本品牌定位難以提高,紛紛另行創立豪華子品牌,如豐田 Toyota 的 Lexus ,本田 Honda 的 Acura ,以及日產 Nissan 的 Infinity ,這些品牌車款當中,也有不少透過配備、設定差異化的孿生車款。不過睿能 Gogoro 則是先繼高階車款後,再設法設立平價車系擴大市場規模。

照片中提到了gogoro、VIVA,跟體內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合金輪、方向盤

▲ Gogoro VIVA 未來將定位在睿能的全民電動車款, Gogoro 車系則以科技、技術為主

而 Gogoro 在連續推出 Gogoro 1 至 Gogoro 3 之後,宣布綠牌設定的 Gogoro VIVA ,原本以為 Gogoro VIVA 也是作為產品系列名稱,然而在策略長彭明義的說明下,睿能 Gogoro 將把旗下車系分為展現新技術與科技的 Gogoro ,以及更親近一般消費者的 Gogoro VIVA 車系,至於 Gogoro VIVA MIX 的誕生,及是將 Gogoro 1 這樣短軸距設定的車款加以平價化的結果。

照片中提到了VIVA,跟約克地區過境、浦項製鐵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配件、汽車照明、汽車設計

▲後方看去仍有與 Gogoro 3 相近的線條

雖名為 Gogoro VIVA MIX ,不過其基礎卻非以 Gogoro VIVA 延伸,而是以 Gogoro 3 的車架為基礎重新設計幾何,從過去至今消費者的意見與針對 10 吋短軸重新調整,車架強度較 Gogoro 2 提升 12% ,也強化扭轉強度,但總重卻較 Gogoro 2 減少 10 公斤,降為不含電池 94 公斤,並以 10 吋速可達常見的情況加以強化,設法減少高速的不穩定與低速側傾時的墜落感。

照片中提到了gogolo,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排氣系統、輪

▲ Gogoro VIVA MIX 的傳動能夠更換傳動齒後對應皮帶或鍊條

同時 Gogoro VIVA MIX 與先前車款最大的差異點即是提供鍊條傳動與碳纖維皮帶傳動兩種版本,藉由新設計的馬達低阻力斜齒傳動結構,以及調整車架的馬達鎖點位置,使得 Gogoro VIVA MIX 的馬達在更換驅動齒後能夠提供鍊條與皮帶兩種帶動方式,不過由於皮帶與鍊條寬度不同,包括車體內的結構,兩版本不能直接互換鍊條與皮帶,除了傳動齒外,據稱車體內的傳動預留間隙也需搭配指定零件,但至少消費者一開始就可選擇皮帶或鍊條帶動。

照片中提到了WFSSAN Es、1212.、120,包含了汽車零件、產品設計、角度、汽車、設計

▲傳動護蓋為半開放設計,減少皮帶捲進石礫等異物

同時, Gogoro 記取 Gogoro 1 封閉式傳動蓋會造成異物彈入後難以清除、導致皮帶壽命縮減的教訓, Gogoro VIVA MIX 的傳動蓋採用雙層、半開放設計,在歷經長時間的測試後,確保異物不易卡在傳動結構中,僅需每 3,000 公里定期調整皮帶張力即可確保壽命。當然若仍擔心皮帶在斷裂前毫無徵兆的情況, Gogoro VIVA MIX 仍可選擇鍊條版本,雖然鍊條需要定期保養維護,但卻也不會有皮帶難以判定是否會瞬間斷裂的情況。

照片中包含了大黃蜂類、運輸、街、摩托車、大黃蜂類

▲此次試乘為雷鬼棕配色

照片中提到了More eco friendly,跟好的音樂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金屬、汽車、多媒體

▲外觀件大量使用與 Gogoro 3 相同的 PP 材質

照片中提到了FLO DRIVE,包含了助力車、助力車、摩托車、摩托車配件、摩托車

▲ Belt 版本車身由大面積的繽紛色塊構成,相當有個性

 

照片中提到了VIVA、iQ、SMART,跟約克地區過境有關,包含了產品設計、產品、牌、字形、設計

▲儀錶板沿用 Gogoro 3 設計,故右上角有 VIVA MIX 用不到的 ABS 指示燈 

 

照片中提到了10(0,包含了頭燈、頭燈、摩托車、汽車設計、格柵

▲大燈外型酷似 VIVA ,但亮度則與 Gogoro 1 看齊並具備遠(正面左)近(正面右)燈

照片中跟五郎郎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輪

▲碟煞總泵蓋有橡膠護套

照片中提到了TRIP、SMART,包含了汽車、汽車、方向盤、汽車設計、輪

▲與 Gogoro 3 同樣沒有方格旗模式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角度

▲具有單杯架設計

照片中跟開放大學、小巧玲瓏有關,包含了小家電、產品設計、小家電、產品、黃色

▲ Belt 版置杯架內有 USB 充電孔

照片中提到了51037、ATWA/、LOAD RANGEB,跟克利福德機會有關,包含了累、輪轂蓋、汽車、累、摩托車

▲前碟盤採單向單活塞

照片中提到了MAX、DOT MRGG TO、3534N 5 a,包含了輪緣、排氣系統、合金輪、汽車、累

▲後輪亦為單向單活塞

照片中包含了地板、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頭枕

▲後座金屬飛旋踏板

照片中提到了KO5,跟INVAP有關,包含了親和性、汽車、合金輪、摩托車、累

▲可減少泥水飛濺的人字型擋泥板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汽車、後視鏡、擋風玻璃、汽車設計

▲上翹的後扶手

照片中提到了電動車、ЕРЕ-0953,包含了摩托車配件、汽車、摩托車配件、摩托車、排氣系統

▲車尾設計

 

▲三版本配備差異,須留意扣除車色,置杯架與杯架內 USB 充電孔僅 Belt 獨有

Gogoro VIVA MIX 外觀融合 Gogoro 2 、 Gogoro 3 與 Gogoro VIVA 的特色,雖與 Gogoro 3 同為 PP 材質,不過此次試乘的 Belt 版本皆為撞色色塊組合,看起來比起 Gogoro 3 更繽紛,然而要注意的是若為鍊條版本的 Basic 與 Keyless 版,車身就非由大量色塊構成,另外僅有 Belt 版預載置杯架與置杯架內 USB 充電孔,鍊條版本須加購置杯架,置杯架加上防護橡膠須加價約七百元,目前官網客製化項目未有 USB 充電孔但可另外加裝,總之鍊條版本要杯架跟前 USB 充電孔就是要額外加價。

照片中提到了gogolo、FLO DRIVE,包含了摩托車、汽車、摩托車配件、摩托車、摩托車

▲今日沿著 106 縣道前往大華車站

在領到今日的  Gogoro VIVA MIX 試乘車後,即決定今日的試乘路線,是沿著市民大道由研究院路轉往 106 縣道,途中於南山社區更換電池,而後前進大華車站拍攝,再順著 2 丙自八堵方向繞道汐止。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摩托車配件、摩托車、摩托車、汽車設計

▲踏板放置背包示意

照片中提到了CO、*67、Sem-185cm,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設計

▲車廂空間是熟悉的大小

照片中跟Oppo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頭盔、汽車設計、摩托車頭盔

▲能夠放置一頂 Arai L 號的 VR-Ram 安全帽

照片中提到了EFE GFE、( FLO DRIVE,包含了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大黃蜂類、大黃蜂類

▲ STYLO 椅墊雖然好看卻有點滑...

先從騎乘體驗來說,由於 Gogoro VIVA MIX 採用 10 吋輪胎,比起 Gogoro 2 、 Gogoro 3 至少 12 吋胎的座高更輕鬆,不過由於結構留用 Gogoro 3 車架,車寬並未因為短軸距而縮減,為了騎乘姿勢, Gogoro VIVA MIX 進一步削減座墊寬度,雖然筆者身高 165 、體重約 64 公斤乘坐覺得大腿不會像其他 Gogoro 那麼寬,但似乎座墊比起 Gogoro 2 薄,單趟約一小時騎乘下來覺得屁股有點痛,此外看起來很漂亮的 Stylo 座墊比想像中還滑,下坡或是較劇烈煞車人會不自覺往前滑,要是筆者選擇這款車,應該會設法加厚座墊填充與更換止滑性較好的座墊表層。

置物空間部分也類似 Gogoro 3 ,車廂可放入一頂 Arai VR-RAM 安全帽,踏板空間則可在不需擠壓的前提下放置筆者外出工作用的相機筆電包,不過若安裝掛勾後可能前後寬度就會相當剛好,另外除了座高較低以外,筆者個人感覺相較 Gogoro 3 似乎自座墊到踏板的高度也有些許縮減,若因為騎乘過程因坐墊較滑滑到前段,比較不像先前印象中的板凳正坐,而是膝蓋略有彎折的坐姿。

照片中包含了大黃蜂類、摩托車、助力車、摩托車配件、大黃蜂類

▲動態以 10 吋機車相當穩定,不過遇到路面狀況不佳時龍頭上下震動的情況明顯

在前往大華車站的路程中,由於忘記切掉 Smart 功能,加上試乘車廂當新還未學習其實曲線,故整體起步與再加速力道都比較差,起步的感覺有點類似筆者現行 14 吋大徑車 Address 110 未重新配置傳動前,對於不會搶快的一般使用者應該是很安心的加速力道,只是除了起步比較趨緩外,一但臨時需要超車就會有點力有未逮;不過由於 Smart 將動力特性限制,筆者一路從忠孝東路 7 段騎到南山社區約 34 公里,錶上的電池僅消耗 2 格。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摩托車、大黃蜂類、大黃蜂類、瀝青

▲左右側傾相當穩定

或許是拜 Gogoro VIVA MIX 重心偏車身中央所賜,騎乘過程不會如一般短軸速可達重心偏後方、龍頭過於輕盈的不穩定感,即使是在低速急彎也不會產生前叉軟腳的情況,但也不會有其它 Gogoro 車系避震設定過於硬派的不舒適感;不過雖然 Gogoro VIVA MIX 前叉行程已經加長,然而到接近大華車站最後的急下坡水泥路,卻會遇到避震將近觸底導致車手劇烈上下晃動導致不易按壓煞車的情況,另外在最後的抖下坡, Gogoro VIVA MIX 的單向單卡鉗煞車系統也稍有不足,但畢竟原本取向就非熱血運動車款導向,有較強烈的運動需求應該選擇 Gogoro S3 會比較合適。

照片中提到了電動車。、EPE-0953、F,包含了汽車、助力車、汽車、摩托車、大黃蜂類

▲關閉 Smart 模式後整體加速感與 Gogoro 3 相似

返程沿著 2 丙往八堵方向後轉往汐止路線(順便抱怨一下基平隧道居然在快到出口前忽然速限降低 10 公里還安裝測速相機也未免太像陷阱了吧,還好前方轎車都有適時減速讓筆者留意到),在關閉 SMART 後,車輛的加速感與 Gogoro 3 酷似(註:此次試乘車皆有額外啟用 SPORT 性能提升加值),起步與再加速輕巧許多,末速也顯著提升,然而更高的性能也意味著電池消耗更快,在與原本相同的騎乘時間電力已經消耗 3 格,另外也因為產品定位關係,在汐止遇到 S1 、 S2 與 Gogoro 2 Deluxe 皆顯見在加速力與末速的差異。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助力車、摩托車、汽車設計、大黃蜂類

▲做為國民代步車定位, Gogoro VIVA MIX 似乎比 Gogoro 3 Delight 更稱職

雖然當時 Gogoro 3 打著主攻國民車市場的產品定位,但畢竟仍是一款前 14 、後 13 設定特殊胎徑設定的車款,加上座高仍相當偏高,與台灣消費者定義的國民車還是不太一樣,雖後續追加 12 吋的 Gogoro 3 Delight ,然而台灣 12 吋車款仍屬運動導向的定位,仍不足以用"國民車電動化"說服消費者。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助力車、摩托車、汽車設計、大黃蜂類

▲ VIVA MIX 是更貼近大眾需求、但仍著重 Gogoro 獨特設計感的車款

筆者認為,採用前後 10 吋胎徑與短軸距的 VIVA MIX 無論是車高、車廂可用空間(當成早期油箱放在車身後方的車廂空間看就好)都比 Gogoro 3 Delight 更符合消費者對國民車的需求,更不用說價格反而更平易近人,同時傳動系統也考量到購車消費者不見得理解如何維護設法強化,也算是在記取大量消費者意見後的成果,當然單純從樂趣而言 VIVA MIX 甚至難以與先前推出的 GT 系列抗衡,但如果重視的是價格與維護的親切, VIVA MIX 確實是更為貼近現實。

最後也放上幾張裝有選配品的展示車照片

照片中提到了SZMA,包含了硬件、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個人豪華車

▲方向燈護套

照片中提到了STYLO,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汽車設計、摩托車

▲ L 型車架與頭燈裝飾框

照片中跟斯洛吉有關,包含了車輛、汽車、摩托車、運動防護裝備、輪

▲金屬菜籃(來自 Gogoro VIVA 的配件)

照片中提到了yogolo,跟五郎郎有關,包含了車門、緊湊型車、轎門、汽車設計、摩托車

▲鍍鉻扶手

照片中包含了車門、汽車、轎門、方向盤、輪

▲扶手靠墊

照片中提到了gogolo、VIVA、TOTAL,跟威盛汽車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摩托車配件、摩托車、汽車設計

▲車身保護套

照片中提到了gogolo、229,跟五郎郎有關,包含了汽車、摩托車配件、汽車、擋風玻璃、摩托車

▲小風鏡

照片中包含了摩托車配件、摩托車配件、摩托車、摩托車、大黃蜂類

▲四台配件展示車

39 則回應

  • ES300表示:
    2021-03-02
  • 林思岑
    2021-03-01
  • 電池可單次付費可滿足少騎乘的人 但最好比油車便宜
    2021-03-01
  • 先贏過燃油機車再說吧
    2021-03-01
  • 張庭瑄
    2021-03-01
    • 顏薇庭 很好看餒
      2021-03-01
    • 張庭瑄 是不是👍
      2021-03-01
  • 買車不含電池的奠動車
    2021-02-28
  • 江敏
    2021-02-28
  • 若viva是三角錐 mix就是紐澤西護欄
    2021-02-28
  • 有月租就直接打槍⋯⋯
    2021-02-28
  • 你要不要拿世紀跟皇冠來比呢🤔🤔🤔?真是奇怪的比法

    真是覺得這車醜到爆😏😏😏
    2021-02-27
  • 鹽下汁液是
    S1 比肩LC吧
    2021-02-27
  • 反觀VIVA售價根本盤子⋯
    2021-02-27
  • 看到這樣的比喻不用點進去就知道是業配文
    2021-02-26
  • 原來是雙品牌策略,當初我還想說:整台車差不多和 VIVA 搭不上邊了幹嘛還硬要加上 VIVA 這個名稱,叫 Gogoro MIX 不就好了?
    2021-02-26
  • 我覺得拿Lexus來對比是個錯誤,個人認為應該是對比納智捷U5
    2021-02-26
  • 車子出好幾代了到現在牌照稅還是不用繳!很不公平
    2021-02-26
  • 明明就是電車怎麼老是不長進的跟油車比,你把特斯拉放在哪裡?
    2021-02-25
  • 有心改變真的是好事,但希望月租費能更便宜
    2021-02-25
  • 盧小美bws是勞斯萊斯,生日快樂啦
    2021-02-25
  • 勁戰就是C300!
    2021-02-25
  • 應該聘請外勞來大改,銷路才會廣
    2021-02-25
  • 月租?
    2021-02-25
  • 狗皮膏藥似的,丐幫坐騎嗎?
    2021-02-25
  • 明明把PPT報價跟補助拆離
    把售後服務做好
    把換電電池
    就能靠著強大的底蘊穩固銷量
    但過了幾年身體還是這麼虛
    一直打腫臉充胖子的行銷方式
    絕對沒辦法長久
    2021-02-25
  • 月租車😅
    2021-02-25
  • #售後服務
    2021-02-25
  • 看來狗肉真的急了…
    2021-02-25
  • 會漏水嗎
    2021-02-25
  • 想買
    2021-02-25
  • 重點不再車價
    2021-02-25
  • #你買的車不是你的車
    #一代試車員死亡車禍真相大白沒
    #二代龍頭鎖死
    #斷電前搖臂中柱災情不斷
    #然後判定個案自費維修為多
    #耗子尾汁
    2021-02-25
  • #你買的車不是你的車
    #一代試車員死亡車禍真相大白沒
    #二代龍頭鎖死
    #斷電前搖臂中柱災情不斷
    #然後判定個案自費維修為多
    #耗子尾汁
    2021-02-25
  • 為何在最容易髒的飛旋的位置
    放上最容易髒的顏色啦😂
    2021-02-25
  • 點進去這篇的心得是我絕對不會用遠傳的任何產品
    2021-02-25
  • 點進去這篇的心得是我絕對不會用遠傳的任何產品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