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24年疑似「被退休」的Intel前執行長Pat Gelsinger並未閒著,他在2025年3月加入創投公司Playground Capital,同時於7月造訪日本並接受日本媒體採訪,在一篇日經的專訪報導中,Pat Gelsinger坦承由於他錯估AI的影響,導致Intel不僅未能搶到先機,並導致Intel後續兵敗如山倒。
Intel在Pat Gelsinger任內並非沒有AI計劃,但卻沒有明顯的競爭力與進展,同時Pat Gelsinger的主要方針是強調Intel能夠專注在更容易普及的推論領域於AI時代搶得一席之地,Pat Gelsinger也不改大砲個性表示NVIDIA的CUDA只不過是護城河、隨時都可能會被攻破,但結果就是Intel並未端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同時就連原本具有壓倒性市佔的Xeon CPU也被AMD的EPYC CPU瓜分蠶食。

在陳立武繼任後,陳立武的改革策略除了希望能一掃原本Intel由於組織龐大產生的反應緩慢,還有設法卸除長年囫圇吞棗收購後卻未能有效融合或發揮的事業體等,在對於公司發展的方針也有明確的不同,陳立武目前的晶圓廠策略似乎更聚焦在Intel的老路、也就是優先使內部晶圓廠服務自己的設計。
相較Pat Gelsinger積極推動Intel半導體製造技術革新並設法爭取代工訂單與台積電抗衡,但同時又大量仰賴台積電代工的模式,陳立武似乎優先設法改善獲利模式,將能夠由自己晶圓廠生產的產品盡量遷回Intel內部製造,把代工機會暫時放在更長遠的未來規劃。
不過這個世界原本就是成敗論英雄,假設當時Intel晶圓製造部門真的能如Pat Gelsinger的規劃穩健前進,或許現在業界對於Pat Gelsinger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態度,但在事情並未如預期且Pat Gelsinger離開Intel後都是後話了,就看陳立武的策略是否能翻轉Intel劣勢,或又是成為另一個藉由挖東牆補西牆服務董事會的專業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