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電動車業界能更專注於創新, Tesla 敞開專利大門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2014.06.13 02:34PM
是希望電動車業界能更專注於創新, Tesla 敞開專利大門歡迎大家共襄盛舉這篇文章的首圖

Tesla 的 CEO Elon Musk 在自家官方部落格大方地宣布將開放電動車相關專利給其它廠商,希望以開源創新的精神助電動車產業能持續進步;他曾認為因為 Tesla 的出現與成功,會促使傳統大車廠投入大量的資源並且壓倒 Tesla ,但是好一段時間過去,傳統大車廠投入電動車或是零排放車的比重仍低於 1% 。

是故, Elon Musk 決定以開源精神宣布將 Tesla 所持有的相關專利開放,希望專利不要成為阻礙電動車發展的束縛,並且希望藉由技術開源的方式拋磚引用,吸引更多車廠投入電動車技術。在他個人接受 The Verge 採訪時透露, 他們不會用專利去打壓真心為了電動車發展的車廠,但同時 Tesla 的開放專利並不是讓其他車廠完全複製技術。

新聞來源: Tesla , The Verge

技術、專利與成本,這三個關鍵因素使得電動車與零排放車開發躊躇不前,許多車廠嘗試研發後發現實現零排放車比想像中的困難,不少車廠選擇放棄,或是既有的內燃機技術進行改良減少排放;以企業的經營而言這沒有錯,先好好的活著才有機會繼續走下去,況且市場也還沒有對於零排放車輛的迫切需求。

不過這也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零排放車價格高昂、動力源取得不便(例如氫氣站、充電站)、維護成本高,消費者多半不會願意考慮選擇這樣的產物; Tesla 的出現稍稍的顛覆了世界對於電動車的印象,但也僅限於此了,整個汽車產業並未因此被撼動,僅有少數幾家車廠因此加速投入電動車技術,但 Tesla 仍是孤獨的電動車技術霸主。

畢竟發展電動車需要打破過去汽車產業的思維,全新的車體結構概念、全新的動力源取得與供應方式,但同時又需要符合過去車輛產業對於安全與性能的要求;當一個企業從創始至今都是做同樣的事情,且市場對於新技術並未產生需求,自然就不會想要投入新技術,除非整個市場風向已經改變。

對 Tesla 出現至今,它是個震撼彈,卻還不足以成為把汽車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大旗吹向零排放方向的東風,因為它不夠大、產能與價格也還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當然市場仍有伯樂願意投資 Tesla 並且獲得技術,不過也只是應用部份的技術於混合動力或是測試車上。

Tesla 的宣布是否會讓汽車產業一股腦投入電動車技術開發?筆者個人的感覺是對於老車廠也許還沒那麼快發酵,因為老車廠有過去內燃機車輛的歷史包袱,但是對於新興市場、尤其中國汽車廠,或是會是一個促使它們投入電動車產業的契機。

不過 Elon Musk 也對技術開放下了曖昧的但書,就是是真心為了電動車產業而非抄襲,如何界定抄襲與為了未來,只有 Tesla 才知道那把尺在哪。不過 Tesla 的想法是值得鼓勵的,畢竟專利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技術發展的可能,當 Tesla 把技術開放後,能夠使願意投入電動車發展的車廠較輕易的取得基本的技術基礎。

延伸閱讀

一定不能錯過且要收藏的 Youtube下載影片方法大整理

最煩惱的 Android root 解鎖問題終於靠這個APP解決了...

4G 門號手機線上立即辦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1 天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20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21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20 個小時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1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