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各懷鬼胎歷史共業的結果,台灣終將 WiMAX 頻段收回...

2014.09.09 02:01PM
是一段各懷鬼胎歷史共業的結果,台灣終將 WiMAX 頻段收回...這篇文章的首圖

雖然台灣的 WiMAX 的失敗,已經可用"歷史共業"來形容,不過看到近期幾家拿到 WiMAX 執照的營運商提出要申請國賠,還是有那麼一點感傷;確實 WiMAX 在先天不良的情形下已經是一條艱辛之路,但更可怕的是因為政策問題導致目前的歹戲拖棚。

先前筆者多次寫過 WiMAX 的簡介, WiMAX 問題出在哪?由於 WiMAX 原為作為補充難以建設固網的最後一哩方案,而後在以 Intel 為首的多家技術廠商加入後,為了想挑戰既有的電信系統,其中也包括幾家在 3G 時代選擇 CDMA2000 系統缺乏較高速行動上網速度的電信商,故將技術由原本針對定點傳輸延伸為可在行動中使用的技術。

WiMAX 與 LTE 的技術基礎相當接近,且也都是基於 IP 網路架構,故也如現階段多數國家所營運的 LTE 一樣無法進行傳統的語音通話;然而不同於 LTE 有著 GSM 組織作為後盾, WiMAX 並沒有能夠進行語音通話的前一代技術,故與現在多數國家營運的 4G 一樣,若要進行通話必須得切換到具備語音通話的技術。

當 WiMAX 導入營運後,也是大災難的開始;多數選擇 WiMAX 的營運商多半是電信基礎建設極差的國家,或是在多家大電信商中求生存的老三,不然就是全新的業者;故初期基礎建設幾乎都是從 0 開始,服務涵蓋率往往不盡理想,加上初期終端網路晶片技術不夠成熟,設備也相對耗電。

b9635ae164d2cb4cd521322064db2e78

台灣的狀況更是格外的令人匪夷所思,台灣在僅有如此多的人口下,基於所謂公平競爭原則,以南北分區的方式發放高達六張的執照,並且初期還不允許這些業者互相合併;另一方面也一味的要求當初大力扶持 WiMAX 的 Intel 要補助台灣建設 WiMAX 。不過如果有印象的話,應該還記得最後 Intel 所補助的則是一開始僅有兩家營運商且全國進行建設的日本。

為何台灣的分區建設會是個災難?因為一旦分區,意味著 WiMAX 充其量就是都會服務,也是出不了都會區的服務,而且也無法進行語音通話,以比喻來說只是具備行進間使用能力的都會 WiFi 服務;所以可看到當時的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以及遠傳電信都未積極投標,雖然最終遠傳仍拿下一張執照,但始終未宣布營運。

畢竟 WiMAX 服務在台推出時,台灣電信業者的 3G 涵蓋範圍已經遍及台灣,除了少數重度行動網路使用者為了網路瀏覽需求特別申請之外,多數的消費者寧可使用可在台灣走透透的 3G 服務;幾年過去,遠傳依舊紋風不動,而還在營運的幾家電信商要不淡出市場,要不慘澹經營。

就如同筆者先前一篇寫到台灣 4G 是否又發放過多執照的文章, WiMAX 明明已經是個前車之鑑,但台灣所屬機關又還是基於所謂公平競爭原則發放了多張 4G 執照。不過 WiMAX 當時的情況更為險峻,因為執照只有半區,還不允許相互合併,且得標業者多半沒有電信營運經驗,更沒有可通話的網路可用。

雖然現在電信業務當中,通話的比重由於 IM 軟體、 VoIP 服務的興起而降低,但多數的使用者或多或少還是需要電信業者所提供的通話服務,更何況 WiMAX 推出時 IM 與 VoIP 還未如此盛行,這也是注定 WiMAX 始終不會是一個能夠在當時的時空情境獲得多數消費者接受的服務。

be7a84ec6686ef1f52568fc6e868d3b2

如今 WiMAX 組織選擇與 TD-LTE 結盟,意味著 WiMAX 的下一個出口即是轉向相容於 TD-LTE 的服務,畢竟對於基礎技術極為相似的 WiMAX 與 LTE 而言並非難事,只在於些許協定的細節需要更動。

不過台灣的 WiMAX 業者撐的到台灣電信主管機關核准使用 TD-LTE 嗎?即便轉到 TD-LTE ,目前的 LTE 業者的半區執照以及服務涵蓋能力還能剩下多少吸引力?假設所屬機關最後仍通融這些業者換照成功,即便換為全區執照,最終可能也只會成為其它大電信業者收購的對象了。

參考新聞:蘋果日報-政府失信 WiMAX業者慘賠百億

就全球的結果論來看, WiMAX 固然是押錯寶了,不過更扯的是台灣當初號稱要打造 WiMAX 示範島,卻從一開始的營運策略就開始錯,當局勢不對時,也未提出後續解決的辦法,現在執照時間一到,更因為 LTE 時代需要更多頻段而打算收回當初規劃給 WiMAX 的 2600MHz 給 LTE 使用,對當初興致沖沖標到 WiMAX 執照的營運商也是很大的傷害。

不過回到當時發照的時間點,難道這些新進業者不曉得他們取得的技術是怎樣的技術嗎?也不知道當時發放的執照只有半區嗎?而且他們沒評估過市場的供需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恐怕只有這些得標業者自己才知道了。可以推測的是,全球既有的 WiMAX 將會陸續與 TD-LTE 技術整併,但至於台灣能否還能營運下去?恐怕是不太樂觀了。

延伸閱讀

用了兩年掃地機器人 平價的Roomba 630其實滿夠用的...

台科大學弟跟我分享這台無線事務機很好裝...

1 則回應

  • WiMAX的失敗跟政府政策沒甚麼關係, WiMAX在所有的已開發國家都不成功.
    中華民國政府不是由上帝組成的政府, 當然也無法自絕於這種先天不良(沒富爸爸)的技術失敗之外.
     
    要看WiMAX跟3G/4G, 應該從他的父母(背後的勢力/組織)看起, 
    WiMAX(IEEE 802.16)是IEEE想跨入"行動通訊"的敲門磚, 簡單講, 他跟WiFi(802.11), Bluetoth(802.15)是兄弟.
    如大家所熟知, 相較於WiFi/BT主要是靠硬體賺血汗錢, 行動通訊可以靠硬體/服務/各種跨界業務來創造營收, 影響力跟收益實在是天差地, 所以IEEE覬覦3GPP嘴上那口肥肉很久了...
    (為了行動通訊這口肥肉, IEEE還嘗試開發過802.20, 802.2x等等行動通訊規格, 不過有的已經胎死腹中, 這些紀錄, IEEE網站都有...)
     
    但是捫心自問, 比效能, WiMAX會比3G/LTE好嗎? WiMAX跟LTE的無線存取技術(基頻技術)大同小異, 都是用OFDM, 
    但LTE(4G)的後端(核心)網路技術, 經過2G&3G的淬鍊, 比WiMAX成熟太多了, 
    所以在效頂多能差不多(4G甚至很大的機率會更好)的情形下, 哪個現有的營運商會拋棄既有的設備/佈建/know-how, 從2.5G/3G/4G跳到WiMAX, 又不是腦袋有洞...
    連qualcomm自己主導的3GPP2(CDMA2000, EVDO, EVDV)都打不過3GPP, 然後自己跳下來參與3GPP了...
     
    至於新進營運商, 也就是那些想要靠WiMAX起家的營運商, 會跳進來做WiMAX也是很怪...
    其實WiMAX的成員開始退出802.16的開發(也就是裝死)也不只一段時間了, 
    在那些WiMAX的開發成員(特別是主要成員intel)開始找臺階下的時候, 台灣還有業者喊進, 我也不知道這些人在想甚麼...
    一堆人退出的情形下, 產業鏈已經開始崩塌了, 這時候要進去幹嘛? 
    有人幫你做那些WiMAX設備嗎?(有, 但很少) 有人幫你做那些花花綠綠的WiMAX手機嗎?(有, 但很少, 而且絕對不會有iphone) 有人提供你各種WiMAX營運所需的軟硬體嗎?(有, 但很少)
    然後現在賠錢了, 卻想叫政府幫忙擔, 我只能說科科...
    國賠官司打得贏才有鬼...
     
    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