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othing Ear (2) 動手玩:增加主動降噪和 Hi-Res 音訊 維持透明風格設計
Nothing Ear (2) 是 Nothing 的最新款真無線耳機,與前一代耳機外觀相似,但加入了主動降噪和 Hi-Res 音訊,讓聲音表現更具空間感和清晰度。 Nothing在2021年推出旗下首款透明風格設計的真無線耳機Nothing Ear (1)之後,今日 (3/22)終於接續宣布推出後繼產品,而筆者也提前取得市售版本進行簡短測試,感受此款增加主動降噪、支援Hi-Res高解析音訊,並且改善音質表現的耳機實際體驗。 外觀部分,Nothing Ear (2)相比前一款設計並沒有太大差異,一樣以透明件凸顯其特殊外型,並且透過紅、白點標示左右耳,而充電收納盒則是額外增加2.5W無線充電,方
2 年前
Ubisoft 公布 Ghostwriter AI 工具 自動生成不同 NPC 角色更自然對話
Ubisoft在GDC 2023公布Ghostwriter,能讓NPC角色自動產生對話,並提供更自然的互動體驗,雖有來自《戰神》廠商的批評,但此技術一旦成熟,將可帶來更大效益。 Ubisoft在GDC 2023期間公布一款名為Ghostwriter的人工智慧工具,將可在開放世界設計的遊戲中,讓NPC (非玩家角色)角色可以自動產生不同對話內容,同時也能讓玩家與此類角色互動時的感受更加自然。 依照Ubisoft說明,此項工具希望能節省開發遊戲所需花費時間,並且加入更自然互動體驗,同時也能讓遊戲設計人員將更多資源放在主要開發項目。 不過,不少看法則對Ubisoft此作法感到質疑,甚至給出負面評論,
2 年前
Nothing Ear(2)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評測:內外工藝升級並具備Hi-Res Wireless Audio認證
以透明感設計著稱的 Nothing 宣布將品牌經典產品進行全面升級,推出 Nothing Ear (2) 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在延續與 Nothing Ear (1) 的透明感設計前提下由外觀至單體與晶片進行全面提升,同時借助支援 LHDC 5.0 ( HWA )編碼,成為符合 Hi-Res Wireless Audio 認證的高音質真無線耳機,此外降噪能力與連接穩定度也同步提升。 ▲ Nothing Ear(2) 的包裝 ▲通過 Hi-Res Wireless Audio 認證 ▲同樣是無法還原一次性包裝 ▲內盒即提供 Nothing X app 的 QR Code ▲盒裝配件 ▲橢圓耳塞與
2 年前
微軟 ID@XBOX 獨立遊戲計畫 已累積向獨立開發者支付超過 40 億美元
微軟的ID@XBOX計畫已累積支付超過 40 億美元,協助超過3000款獨立遊戲在Xbox平台發行。微軟也將推出更多新計畫,包含開發者加速器項目、實體光碟販售,並透過Xbox Game Pass服務推廣獨立遊戲給更多玩家。 從2013年8月舉辦的Gamescom活動上首度發表,並且從2014年大舉推行的ID@XBOX,是微軟用於支持獨立開發者的遊戲發展項目,而在過去10年發展時間裡,已經累積向獨立開發者支付超過40億美元金額,並且協助超過3000款獨立遊戲在Xbox平台發行。 負責ID@XBOX的微軟總監Chris Charla表示,此發展計畫已經協助超過3000款獨立遊戲透過Xbox平台吸引
2 年前
捍衛任務4電影5大必看重點:殺神最終章、甄子丹真田廣之精彩打鬥、片長3小時、有片尾彩蛋
距離上一集已經事隔4年,捍衛任務4電影中除了飾演約翰維克的基努李維之外,管理紐約乞丐的幫主包厘幫之王、紐約大陸飯店經理溫斯頓和沙隆全數回歸,除了經典舊演員這次還加入了受高桌會雇用,由甄子丹飾演的肯恩,以及大阪大陸飯店經理,由真田廣司飾演的浩司,讓這次電影中出現了不少日本元素。捍衛任務4片長長達169分鐘,將近3小時超過一半劇情都是動作戲。劇組在世界各地取景,包含巴黎、柏林、日本、紐約等等,觀眾就好像跟著殺神旅行。以下文章將整理本片5大必看重點,文章會以預告片為範疇避免提及影片核心劇情,並簡化部分細節,若您無法接受得知任何內容,請斟酌閱讀。 必看1:片長169分鐘打好打滿無冷場 捍衛任務4作為本
2 年前
Qualcomm 釋出 aptX、aptX HD 編碼技術 供 Android 開源計畫免費使用
Qualcomm宣布提供 aptX、aptX HD 編碼技術,讓使用 Android 開源作業系統的設備製造商免費使用,希望此編碼技術能普及化。 如同Sony將LDAC技術貢獻給Android開源計畫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Qualcomm稍早也宣布提供旗下aptX、aptX HD編碼技術,讓所有使用Android開源作業系統設備都能免費使用。 在Qualcomm此作法之下,使用Android開源作業系統的設備製造商,均無須事先向Qualcomm支付5000美元的一次性授權費,或是依照裝置數量計算費用,即可在裝置上使用aptX、aptX HD編碼
2 年前
傳奇架構師 Raja Koduri 離開 Intel 將投入軟體新創發展
Intel圖形晶片部門前負責人Raja Koduri將離開公司,投入軟體新創發展,未來動向令人期待。 去年底將圖形晶片部門拆分為二,其中消費性圖形業務將與Intel客戶運算部門合併,而加速運算業務則併入數據中心與人工智慧部門之後,原本負責帶領圖形晶片部門、回歸擔任首席架構師的Raja Koduri,稍早確認將於3月底離開Intel。 Raja Koduri在個人Twitter透露,接下來將會投入軟體新創發展,預計未來幾周內會在對外說明其動向。而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也發文感謝Raja Koduri協助Intel推動GPU加速運算,並且針對消費運算打造Alchemist顯示架
2 年前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人工智慧已進入 iPhone 時刻
在GTC 2023中,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以「我們處於人工智慧的iPhone時刻」描述人工智慧技術已進入更容易取得的階段,並宣布與多家雲端平台服務合作,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將有望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在此次GTC 2023期間,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以「我們處於人工智慧的iPhone時刻」 (we are at the iPhone moment of AI.)形容當前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藉此描述人工智慧技術已經不再像過往遙不可及,即便藉由網路瀏覽器開啟網頁即可取得大規模人工智慧技術資源。 相比過去是以Android具備高度客製化特性描述智慧車輛設計,黃仁勳此次選擇以iPhone形容當
2 年前
微軟將 OpenAI DALL-E 自動影像生成技術加入 Bing 搜尋與 Edge 瀏覽器
微軟將OpenAI的DALL-E技術加入Bing搜尋與Microsoft Edge瀏覽器,目前僅限英文描述,使用方式主要透過文字描述或問答生成影像。微軟也計畫透過人工智慧自動生成知識圖卡與故事內容,產生更豐富的圖像或影片導向內容。 將OpenAI的ChatGPT技術應用在Bing搜尋與Microsoft Edge瀏覽器之後,微軟稍早更宣布將OpenAI的DALL-E自動影像生成技術也加進Bing搜尋與Microsoft Edge瀏覽器。 目前此項功能僅開放特定用戶預覽測試,現階段更僅支援以英文描述操作,但微軟表示已經著手打造更多語言版本。而目前使用方式,主要透過文字描述希望生成影像特徵,或是透
2 年前
Google 推出聊天機器人「Bard」測試 目前僅限美、英境內申請
Google推出聊天機器人「Bard」開放測試,該機器人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aMDA建構,可提供問答形式的搜尋服務。 今年2月透露將推出名為「Bard」的聊天機器人,並且在後續要求內部員工每天花費2-4小時與其互動,藉此改善使用體驗之後,Google已經開始在美國及英國境內開放申請測試。 Google尚未公布預計何時全面對外開放測試,目前僅限美國及英國境內用戶申請,同時也僅限透過個人Google帳號申請,無法以工作使用的Google Workspace帳號申請,而帳號持有者更必須年滿18歲。 另外,Google更強調不可將「Bard」的回覆內容視為專業建議,同時其回覆內容更不代表Google立場
2 年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