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傳多年,狼終於來了,Apple「總算」在今年的WWDC,宣布過往Mac使用的Intel x86處理器在2年之內,逐步轉移到自家ARM架構的「Apple Silicon」。距離從PowerPC「搬家」到Intel,相隔了整整15年。在這段時間內,Apple的趨勢影響力和軟體生態系,早已今非昔比,咖啡廳內無所不在的Macbook,也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平日風景。
蘋果脫離了 Intel ,但為何不 AMD Yes 而是全數轉向自主設計 Apple Silicon
相信各位科科早已看過無數的「深度評論」,像「ARM的輝煌時代即將來臨(剛好採用Fujitsu的A64FX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超級電腦「富岳」剛奪下超級電腦Top500榜首,讓很多人都高潮了)」、「x86架構過於老舊難以擴充(你知道你講的『架構』是什麼嗎)」、「這是台積電摧毀Intel的第一步(台積電吃飽閒閒沒事摧毀Intel幹嘛,強迫Intel放棄自有產能,徹底變成台積電客戶才比較實際吧)」等等,諸如此類的曠世高見,讓不學無術的筆者,這幾天來掛在臉上的黑直線,從來沒有少過一條。
硬科技:Arm邁向高階伺服器最偉大的一步:Fujitsu A64FX
日本超級電腦富岳以 Arm 架構的富士通 A64FX 純 CPU 架構奪得 Top 500 榜首
但平心而論,當熬夜觀看WWDC線上主題演講,撐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筆者的內心還是瀰漫了一股濃濃的不真實感。哪位科科可以幫忙捏一下筆者的臉頰?
奇蹟 = 天時 + 地利 + 人和
因為天底下任何的「奇蹟」和「災難」,都是兼備「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經歷2005年到2008年的「第三次衝擊(前2次是6502→68K,68K→PowerPC)」,Apple能順利一路挺過來,具備以下條件:
- 天時:在2005年的x86處理器市場,Intel正脫下褲子要跟AMD拼了,不缺Steve Jobs企望的高效能低功耗x86處理器,足以吸收舊版軟體藉由二進位碼轉換模擬層(Rosetta)的效能損耗。IBM遲遲無法推出低功耗、可塞入筆電的處理器(對IBM來說,講白了Apple也只是分攤其Power處理器研發開銷的分母),則是促使Apple做出重大決定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AMD無緣啃到蘋果的主因。
- 地利:Mac轉換到x86處理器,代表Apple有機會去爭取Windows用戶,這是最明顯的利益。即使在今天,因工作或其他需求,而不得不在Mac上安裝Windows的人,還不算太少。Apple官方的應用程式開發整合環境Xcode 2.1版可同時產出通用(Universal)PowerPC和x86的二進位執行檔,Xcode 2.4進一步同時對應Intel及PowerPC平台的32位元及64位元版本,也降低了轉換門檻。
- 人和:那時候的Mac用戶可謂「弱勢族群(到現在還是偶爾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應用軟體數量與開發社群規模均遠遠不如今日,沒有太沈重的歷史包袱。更何況,會帶頭衝第一波當白老鼠的,不是鐵桿果粉就是火山孝子,對轉換初期可能浮現的不便,會有比較高的「忍受度」,替Apple爭取更寬裕的緩衝期。
種種因素交相激盪,讓Mac銷售量反而不減反增。Macbook銷售量爆發與開發人員激增,基本上是在2008年的夏天,Mac平台轉換大功告成、iOS 2.0問世後的故事。
為何從不缺乏對Apple全面轉移到自研處理器的質疑聲浪?
當下的Apple發動的「第四次衝擊(x86→ARM)」,還享受的到類似前次的「天時地利人和」嗎?
- 天時:Intel擠14nm製程和Skylake牙膏擠了這麼多年,被AMD狠狠的倒打一耙,連最重要的獲利來源:資料中心伺服器,也看似岌岌可危(雖然筆者對此不以為然),也打算再次脫下褲子一較長短... 呃,展開新一波的軍備競賽,讓「Intel再偉大一次」,那Apple挑這時候「揭竿起義」,真的是正確的時間點嗎?
- 地利:Mac在全球個人電腦的市占率是7%,怎麼看都不算太多,換成自家ARM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等於放棄了爭取Windows用戶「帶槍投靠」的可能性。此外,現有在Mac上跑Windows的使用者,以後該怎麼辦?
- 人和:Mac軟體生態圈已經長這麼大了,動一動會不會就此「動搖國本」?而且看來只有短短2年的目標時限?
總之,事情還是發生了,再多的質疑和問號也無濟於事,我們還是先畫好命案現場地上的人形粉筆圈,釐清模糊的真相。科科。
接續下集:Apple處理器脫離Intel然後呢?(中):任何事都有邏輯的極限
17 則回應
手機 =>從雙槍俠 到 三槍俠
NB => 從單平板 到 雙平板
相機 => 從單眼 到 手機
但也要想想,軟體商要支出更多的人力成本做雙版本軟體跟更多的維護人力,但是收入並不會變多
1. 停留在現有雙棲狀態下,不動!儘可能顧好現有macOS機器,多撐個兩三年
2. 注意Windows機種做為備案,隨時準備跳回純Windows去
3. macOS不含Intel新機暫不購買,等個兩三年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