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傳奇:致力創新的百年企業,安聯人壽攜手科技巨頭打造AI客服機器人
無論你對金融、保險行業的認識有多少,肯定都聽過「安聯Allianz」的大名;安聯集團是德國最大的保險公司,擁有超過125年的悠久歷史,在2017年更榮獲富比士全球2000大企業的第21名,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 安聯歷史上最有名的承保案例之一,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歷史悲劇「鐵達尼號」。 ▲鐵達尼號、許多好萊塢電影的拍攝過程,都是由安聯承保。 1912年鐵達尼號郵輪沈沒時,安聯付出了高達7,500萬英鎊的高額理賠金,這筆金額即便現在看來都非常驚人,更別提將近一百年前所代表的價值了;當時的安聯成立僅20餘年,就要面臨如此鉅額的賠付,甚至險些讓公司破產。但當時的安聯透過抵押、出售公司資產,甚
6 年前
品牌大傳奇:Inaday's 捕蚊達人斥資五千萬開發的捕蚊燈,原來抓蚊子沒想像中簡單
inaday's 捕蚊達人在台灣市占率將近七成,幾乎每兩戶人家就有一台他們的捕蚊燈,為了抓蚊子可說是不計成本,光開發就燒掉5,000萬元,甚至還與台大蚊子團隊合作研究蚊子習性。創辦人Hercules表示,砸重本研發除了想消滅蚊子,另一方面原因是出自於愛。 ▲inaday's 捕蚊達人在台灣市占率將近七成,幾乎每兩戶人家就有一台他們的捕蚊燈,為了抓蚊子可說是不計成本,光是開發就燒掉5,000萬元。 inaday's 捕蚊達人 品牌核心從愛出發 inaday's 捕蚊達人品牌名稱來自台灣原住民語母親之意,「母親代表著偉大的愛,愛小孩、愛家人或愛家庭,最終核心價值是愛地球,所有一切美好的人事物,都圍
7 年前
品牌大傳奇:從一代神車 Civic 到國民休旅 CR-V,看 15 歲 Honda Taiwan 如何實現夢想的力量
關於“夢想”,每個人因為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而產生了不同的解釋,然而放眼望去真正能夠實踐夢想,更是寥寥可數,因此當多數人簡單地以“幸運”輕描淡寫帶過,您可能沒想過的,是在築夢的過程中,那股推動夢想成真的...“力量”! 傳奇揭幕 “Honda”(正式名稱為:本田技研工業 ほんだぎけんこうぎょう),這個全球車壇傳奇的代名詞,在草創之初並非如大家所想的,直接跨入整車製造,而是從引擎室裡的活塞環這個小零件開始,在對技術有著高度狂熱的Honda創辦人本田宗一郎的堅持下,傳奇序曲就此揭開。 專注細節而成就大事業,正是 Honda 一路走來最佳寫照,當 Honda 從引擎室活塞環開始,跨入機車領域並投入摩托
7 年前
是[品牌大傳奇] 小片幅的先驅、微觀世界的王者,看 Olympus 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光學王國這篇文章的首圖
[品牌大傳奇] 小片幅的先驅、微觀世界的王者,看 Olympus 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光學王國
一世紀前,還沒改名 Leica 的 Leitz 萊茲光學推出第一台萊卡相機,以劃時代的 35mm 小型膠卷打造出第一台「小型隨身相機」,奠定了今日數位相機「全片幅」級距的基礎。在這之後,除了既有的大片幅、中片幅市場之外,從日本 Nikon、到美國 Minolta,這些隨身相機廠商毫無例外的推出以 35mm 底片的相機系統,不論相機結構如何改變,在數位相機出現以前一般消費型相機、甚至專業相機都還是 35mm 片幅的天下。 35mm 雖好,但由於片幅大,相對的鏡頭、機身結構也就小不下來,除了 Leica 採用 RF 機身的 M 系列相機之外,可交換鏡頭幾乎就是巨型單眼+巨型鏡頭的天下。在這樣的思維
9 年前
是[品牌大傳奇] 沒有他就沒有 iPhone!Sony Xperia,智慧型手機大戰的軍火商傳奇這篇文章的首圖
[品牌大傳奇] 沒有他就沒有 iPhone!Sony Xperia,智慧型手機大戰的軍火商傳奇
這是一篇業配文,看最下面順便廣告了活動,用膝蓋想也知道。不過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名 Sony 鐵粉,那麼你一定超愛這篇文章;如果你根本討厭 Sony,那麼你更該看看為什麼 Sony 能夠屹立七十年始終站在科技的最前線。 如果你想先看活動是啥,請直接點這裡:「Sony 我可以超越平凡」 如果在十五年前告訴你,現在的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愛立信(Ericsson)在十年內會被蘋果、三星、宏達電以及一狗票的中國廉價手機夾殺,打到一家被併購、一家開了又倒倒了又開 ... 你信嗎? 我相信只要你曾經歷過上述三大手機商的黃金年代,我想在當時你肯定會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事實就是
10 年前
shou_tu_19
品牌大傳奇:稱霸家用電視市場的巨人非一朝一夕,回顧 Sony BRAVIA OLED 發展,成功一點都不僥倖
隨著近期 OLED 電視話題的持續發燒,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於 OLED 這項技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但若要說到 Sony 與 OLED 的淵源,可要從 16 年前開始說起!在 2001 年,Sony 就展現出在 OLED 領域發展的企圖心,展出當時世界最大的 13” OLED 試作機,別懷疑只有13吋與你手上的筆電差不多大小,Sony OLED 發展之路也就此展開。 經過六年時光,Sony 推出世界首款 OLED 電視 XEL-1,當時擁有超薄設計及極佳畫質的 XEL-1,推出後立即獲得業界讚許,颜值讓不少網友表示 : 這才是黑科技啊 !! 但是售價高達 20 萬日元,之後 Sony 更
7 年前
是[品牌大傳奇] 雪豹科技 - 安全All霸,從台灣邁向世界的手機安全App開發之路這篇文章的首圖
[品牌大傳奇] 雪豹科技 - 安全All霸,從台灣邁向世界的手機安全App開發之路
用 Android 手機、平板的你,一定聽過或用過雪豹代理的 Clean Master,或者是自主研發的手機安全 App:「 安全All霸 」- 舊名CM Security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款安全All霸剛剛代表台灣榮獲了「2017紅點傳達設計獎」,這在一向以硬體代工聞名的台灣科技產業中,可是相當少見的榮譽,相當值得我們為此做個記錄,因此下面我們就來採訪一下安全All霸的產品總監魏銘信 Ivan,跟他一起聊聊關於手機安全 App 開發的過程,並從中瞭解雪豹科技是如何憑藉著手機安全 App 從台灣走向世界。 ▲ 請到雪豹科技的產品總監魏銘信 Ivan,來跟我們談談雪豹在安全All霸的開發
7 年前
是[品牌大傳奇] 從日本到台灣 體驗感動BALMUDA 與寺尾玄的職人之道這篇文章的首圖
[品牌大傳奇] 從日本到台灣 體驗感動BALMUDA 與寺尾玄的職人之道
什麼樣的產品才能叫做具備職人精神?那應當是一種當你親身用過、試過,就能深切地從中體會到製作者所投入的心力,那種他們也曾經面對同樣的問題,進而持續堅持而打造出一款能真正解決問題、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2003年成立於東京的BALMUDA與創辦人寺尾玄,就是依照這樣的職人精神,不斷地從人們的需求中粹練創作,並且透過與群光電子的合作,才能將一款款的經典作品帶到台灣使用者的面前。 起點:從鐵工廠開始的「自造」之道 14年前BALMUDA的起點並不是一間漂亮的美輪美奐辦公室,而是東京都東小金井的一家鐵工廠,創辦人兼設計師寺尾玄自學設計並鍛造出至今14年後,仍被蘋果迷奉為經典的「X-Base」,這款鋁製薄板
8 年前
是[品牌大傳奇] 突破「中國製造」品質低劣印象 — OPPO 立志打造「中國的 iPhone」這篇文章的首圖
[品牌大傳奇] 突破「中國製造」品質低劣印象 — OPPO 立志打造「中國的 iPhone」
說到中國 OPPO,我想除非你剛好有看過廣告、剛好手上正好有一支手機,否則對於智慧型手機用戶來說,這個名號不僅跟我們熟悉的一線大廠有段距離、甚至就連小米都比他有名得多。但如果把市場轉換到音響、劇院上,那麼 OPPO 的名號可就是人人皆知的「名牌」了。 OPPO 推出的高階劇院藍光播放器,不僅在全球的高階家庭劇院市場中獲得極高評價、被多數高階音響用戶選用,就連英國知名音響廠都請 OPPO 設計代工旗下的高階藍光播放器。到底是什麼樣的願景與努力,能讓一家中國本土出身的品牌站上業界的頂尖位置?這樣的廠商又為什麼願意在享盡榮光之後毅然投入智慧型手機戰場,甚至在落後多數競爭者之後仍能急起直追,站上中國前
9 年前
是[品牌大傳奇] 蘋果抄襲誰?如果在乎品質與設計,那就一定要認識極簡直覺設計的始祖:德國百靈 Braun這篇文章的首圖
[品牌大傳奇] 蘋果抄襲誰?如果在乎品質與設計,那就一定要認識極簡直覺設計的始祖:德國 Braun 百靈
蘋果抄襲(或是說「致敬」?)也不是一兩天的新聞了,如果你有看過「矽谷海盜」這部電影,那麼應該也記得裡面賈伯斯直接帶人把全祿(Xerox)發明的滑鼠給抄走的故事。不過今天所說的「抄襲」可不是像這種一兩個小功能的,而是關乎整個蘋果設計語言的大問題:到底蘋果的設計概念從哪來的? 只要你有看過「賈伯斯傳」的電影或小說,就會知道蘋果早期(賈伯斯回歸蘋果前)的產品設計其實跟今天我們熟悉的模樣相差甚遠,一直到賈伯斯回歸之後,才有蘋果設計大神 Jonathan Ive 的加入,以及我們所熟悉的各種蘋果經典外觀與設計元素。 但你知道嗎?其實像 Ive 大神為蘋果帶來的極簡、直觀設計元素並非蘋果獨創,且讓我們先看
10 年前

作者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