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在 2017 年收購當時相當火紅的以色列先進輔助駕駛新創 Mobileye ,藉此擴充旗下機器視覺與先進輔助駕駛的產品陣容,不過在稍早 Intel 宣布將在 2022 年把 Mobileye 上市,但 Intel 仍強調將握有 Mobileye 多數股權,也不會把 Mobileye 拆分, Intel 與 Mobileye 仍將持續開發解決方案;在日前華爾街日報獲得的爆料中,據稱 Mobileye 將具備高達 500 億美金的市值。
在官方聲明裡,Mobileye 在 2021 年的營收比起 2020 年提高 40% ,並且 EyeQ 單晶片出貨量達 1 億個, Intel 認為將 Mobileye 上是有助於提升股東的獲利。
▲ Mobileye 在過去 20 年以來無往不利,但當前正遭遇客戶跳船潮
不過從中國的報導指稱, Mobileye 現在雖然表面風光,但前景卻不被看好, Mobileye 過去的許多大客戶逐漸宣布未來將採用其它平台;流失客戶的關鍵是由於 Mobileye 的晶片雖然具備出色的效能,卻缺乏汽車產業客戶對新一代自動駕駛平台所需的彈性, Mobileye 技術平台高度結合晶片與預先寫好的演算法,車輛開發商無法且也不允許重新對晶片進行編譯,同時也無法因地制宜提供適合車輛產品所處環境的演算法。
在早期先進輔助駕駛缺乏競爭、車商仍對先進輔助駕駛技術抱持觀望的情況下, Mobileye 省卻汽車開發商在軟硬體的投資,同時也展現出色的表現,故在過去的 20 年間無往不利,而隨著先進輔助駕駛邁入自動駕駛世代,車商紛紛希望能夠展現技術力與差異化,缺乏客製化彈性、效能提升又仰賴新晶片推出的 Mobileye 自然陸續流失客戶,且單純從 AI 效能的帳面數據, Mobileye 的新一代產品也遠不及同期競爭對手。
▲ Mobileye 被目前汽車產業詬病的包括性能不如人,以及無法提供客製化的平台演算法
Mobileye 原本的客戶也紛紛轉向其它更具彈性的平台,如 Tesla 乾脆投入自主系統開發,反正 Tesla 在自動駕駛的架構與想法也與業界主流大為不同,另外許多新創公司也提供具備高度彈性且願意為中等規模車商提供客製化服務的平台,另一種則是改投其它更具軟體定義功能且性能更出色的平台,例如 NVIDIA 的 NVIDIA DRIVE 以及高通 Snapdragon Ride 。
雖然這篇中國撰寫的分析文章是以中國市場的現況來看 Mobileye 的衰敗,但同樣的情況在全球多家主流車廠也有相似的狀況,但 Mobileye 會走到這一步,不知道是否與 Intel 先前內部資源分配混亂導致技術停滯不前有關。
對 Mobileye 在中國遇到的困境有興趣的可以看這篇由中國「車東西」撰寫的: Mobileye 掉隊,一個時代落幕了
3 則回應
有不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