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 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 主機板搶先看,採 16+1 相供電、支援 WE-Fi 7 、可裝 5 條 M.2 SSD
雖然 Intel 並未因應第 14 代 Core 平台推出全新的主機板晶片組,現行的 Intel 600 與 Intel 700 主機板只要更新 BIOS 後即可支援第 14 代 Core 處理器,不過各家板卡品牌仍規劃一些基於 Intel 700 系列晶片的新主機板,這些新的 Intel 700 系列主機板除了加入 Wi-Fi 7 無線模組以外,也因應新一代硬體特性在主板的格局進行再設計;華碩此次提供一張 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 供開箱測試。 ▲支援 Wi-Fi 7 是與前一代最大的差異 ▲主板背面設計 ROG Strix Z790-F Gaming
1 年前
2023 WirForce 將由新世紀福音戰士主題曲原唱高橋洋子演唱會揭開活動序幕, BYOC 玩家免費入場、活動官網開放入場資格抽選
遊戲玩家年度盛事的 2023 年 WirForce 重磅宣布將由演唱新世紀福音戰士主題曲的歌手高橋洋子擔任開幕演唱會嘉賓,除了將在活動獻唱多首經典歌曲,也將舉辦粉絲見面會,而已經秒殺的 BYOC 入場資格玩家將可免費參加開幕演唱會,不過沒搶到 BYOC 門票的高橋洋子粉絲也還有機會參加,除了 WirForce 主辦單位已在 4Gamers 網站開放抽選資格,合作夥伴 TOYOTA Taiwan Facebook 官方專頁與 ROG Taiwan Instgram 帳號也同步開放抽選入場資格。 ▲ WirForce 2023 活動詳情 WirForce 2023 將在 2023 年 11 月 2
1 年前
華碩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主機板評測,支援 Intel 第 12 代與第 13 代 Core 與 DDR4 記憶體的出色主機板
隨著 Intel 在 2023 CES 宣布第 13 代 Core 的 65W 級桌上型處理器,也同步公布主流的 Intel 700 系列主機板晶片,華碩在第一時間推出多款主流級主機板;此次華碩提供一張 M-ATX 規格的中高階主機板 ROG Strix B760-G D4 ,主打具備充裕的供電以及能夠裝進如 Prime AP201 等緊湊的中型機殼,並具備許多 DIY 友善設計。 ▲ Intel 700 系列晶片組比較 目前 Intel 的主機板晶片系列當中, Z790 是唯一具備 CPU 與 GPU 超頻功能且保有最完整 I/O 通道的晶片,而次一級的 H770 則是除了無法進行 CPU
2 年前
華碩推出兩款 ROG Swift OLED 大尺寸電競螢幕,具 138Hz 4K OLED 面板與最新同步技術支援
華碩今日推出兩款隸屬 ROG Swift 系列的大尺寸電競顯示器,分別為 ROG Swift OLED PG42UQ 與 ROG Swift OLED PG48UQ ,除了提供具視覺震撼的 42 吋與 48 吋 4K OLED 螢幕外,更具備超頻 138Hz 更新、 0.1ms 更新率等出色規格,同時也具備新一代的 HDMI 2.1 、 DisplayPort 1.4 等輸入介面。 ROG Swift OLED PG42UQ 與 ROG Swift OLED PG48UQ 建議售價分別為 43,900 元與 47,900 元,購買可獲免費三個月 Adobe Creative Cloud 訂閱。
2 年前
Computex 2022 : NVIDIA 宣布華碩將首發 500Hz E-TN 面板的 G-Sync 顯示器
NVIDIA 在今日 Computex 的主題演講活動,宣布華碩將推出全球首款達 500Hz 更新率的 ROG Swift 螢幕,這款螢幕將支援 G-Sync 與 Reflex Analyzer 兩項 NVIDIA 的高階技術。 這款全球首發的 500Hz 螢幕使用的 24 吋面板為稱為 Esport TN ( E-TN ) 的面板技術,具備 1,080p 解析度,最高可達 500Hz 更新率,依照 G-Sync 認證的模式, NVIDIA 應該也是直接對這張面板進行認證,日後應該會有其它品牌使用同款面版推出同級產品。 ▲ Reflex 技術可縮減延遲,Reflex Analyzer 則可進一
3 年前
超大三風扇與 8 個 3Pin 進一步釋放更多可能,華碩 ROG Strix RTX 3070TI-O8G-GAMING 顯示卡動手玩
NVIDIA RTX 3070 由於價格、性能與能耗表現出色,是許多玩家首選的 RTX 30 系列顯卡,而 NVIDIA 在今年推出釋放更多核心、更高時脈與搭配高速 GDDR6X 記憶體的 RTX 3070 Ti ,帶來更進一步的效能表現,而作為華碩旗艦級電競產品系列的 ROG Strix 系列也推出三風扇大型散熱器配置的 ROG Strix RTX 3070Ti-O8G-GAMING ,此次也進行簡單的測試。 ▲超過 30 公分的超巨型散熱器 相較 2020 年末 RTX 30 系列首波推出的 RTX 3070 , RTX 3070 Ti 並未採用更高階的 GA102 核心晶片,而是同樣採用
4 年前
華碩 Tiger Lake H45 首波機種主打輕薄的 Zephryrus S17 、Zephyrus M16 ,並宣布 AMD 平台電競機種也將提供 RTX 3050 系列版本
華碩在今日 Intel Tiger Lake H45 與 NVIDIA RTX 3050 系列解禁宣布兩款 ROG Zephyrus 輕薄機種,包括主打輕薄高效能的 Zephyrus S17 ,以及強調 16 吋高機動性、可選配 RTX 3050 Ti 的 Zephyrus M16 ,另外也一併宣布上半年宣布的 AMD 機種、包括 Flow 13 、 STRIX G15 / G17 、 Zephyrus G15 、 Zephyrus G14 皆將提供 RTX 3050 與 RTX 3050 Ti 版本,接替原本的 GTX 16 機型。 ▲ Zephyrus S17 強調高效能與輕薄兼具 ▲鍵盤
4 年前
平價、尺寸緊湊又具備風、水冷與直立顯卡安裝的 ITX 機殼, Cooler Master MASTERBOX NR200P 動手玩
許久未推出新結構 ITX 機殼的 Cooler Master 在今年宣布一款讓許多高效能 ITX 玩家相當關注的產品,也就是 MASTERBOX NR200P ,主打 18 升緊湊尺寸,但又保有可安裝高階顯示卡的 3 Slot PCIe ,直立顯示卡插槽與彈性的水冷、風冷配置, 但更重要的是這款設計感不錯的機殼搭配玻璃透側、 PCIe 延長線在市場不到 3,000 台幣,也使 NR200P 相當具吸引力。 ▲正面板有低調的 CM 標誌 近期由於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高性能 ITX 主機板可選,也因此促使許多機殼品牌推出 ITX 機殼,然而平價機殼有時是擴充性不佳,或是質感不佳,但若要打造高效能的
4 年前
為電競而生的第三度進化之作, ROG Phone 3 設計理念解說與快速開箱動眼看
從不被市場看好到現在成為電競手機界的指標機種,華碩在今日推出 ROG Phone 的第三世代產品 ROG Phone 3 ,除了硬體性能再度提升外,亦強調能夠相容絕多數 ROG Phone II 推出時的周邊產品,使原本 ROG Phone II 、甚至購買大全套周邊的用戶能夠在升級後沿用原本的選配配件。 ▲ ROG Phone 3 預計在 7 月底進行預購與首批供貨, 8 月中全通路開賣 華碩 ROG Phone 3 預計在 7 月 31 日於台灣開賣, 7 月 23 日將率先開放預購,12GB RAM / 512GB 儲存建議售價 29,990 ,預購加贈郵政禮券 3,000元,16GB
5 年前
華碩推出電競級外接顯示器 ROG Strix XG17AHP ,達 17.3 吋且支援 240Hz 與 Adaptive Sync
華碩宣布推出新款大尺寸可攜式電競螢幕 ROG Strix XG17AHP ,最大的特色是除了具備 17.3 吋 FullHD IPS 面版外,還是一款具備 240Hz 更新率與 VESA Adaptive Sync 的外接電競顯示器,可提供最高單次 3.5 小時的使用。 ROG Strix XG17AHP 建議售價為 16,900 元 ▲ ROG Strix XG17AHP 支援 240Hz 與 VESA Adaptive Sync 同步 ROG Strix XG17AHP 採用 17.3 吋窄框 IPS 面板,具備 3ms 反應時間,並提供 100% sRGB 色域、 1,000:1 對比,
5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