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ericsson 深度學習 機器學習 Ericsson 結合機器學習與行動數位助理技術,做為網路自我維護與協助現場人員進行故障解析 隨著邁入全新一波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黃金時代,許多應用因新一代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獲得飛躍性的改善,而網路與服務大廠 Ericsson 也不敢忽視機器學習為網路服務所能帶來的助益,畢竟在日趨複雜的 IoT 與 5G 網路架構之下,裝置與節點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Ericsson 希望能藉由人工智慧幫助工程師與技術人員更有效率的排除問題,當前 Ericsson 也在將 AI 用於網路自動化管理與現場作業,藉此降低工作人員負擔並加速排除問題。 透過機器學習使網路架構能夠自我故障排除 機器學習技術藉由結構化數據產生模型、原則與程式,並將這些建構完成的成果用於新數據,透過推論與規劃實現新一代的 AI , Chevelle.fu 6 年前
科技應用 qualcomm ericsson 5G 5G時代更近一步 Qualcomm與Ericsson完成以手機尺寸裝置進行首次5G通話 Qualcomm與Ericsson在符合現行手機尺寸設計的原型裝置上完成5G OTA數據通話,顯示未來將可進一步協助OEM廠商、電信服務業者進一步測試5G相關通話與連網應用內容。 宣布打造一般智慧型手機尺寸外型、符合3GPP 5G規範的原型機種設計後,Qualcomm稍早宣布與Ericsson合作完成首次以手機尺寸設計裝置進行的OTA通話,同時也確認Qualcomm此項原型設計已經可同時對應符合主流規範的5G網路連接,以及5G網路通話功能。 根據Qualcomm說明,此項與Ericsson於瑞典希斯塔 (Kista)實驗室所進行合作,主要是以非獨立式39GHz頻譜毫米波 (mmWave),透過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ericsson mediatek IOT NB-Iot Ericsson 、聯發科攜手,為共創 NB-IoT 技術與終端生態系合作 在強調提供各式裝置皆能相互連接的 5G 技術, NB-IoT 被視為物聯網連接相當重要的一環,藉其低功耗特性提供廣域物聯網裝置互聯特性,可用於僅需要低網路傳輸量的連網設備上;而聯發科與 Ericsson 也藉此次上海 MWC 共同宣布,雙方將一起推動 NB-IoT 的技術演進與 NB-IoT 裝置合作生態的商業化。 雙方將基於 3GPP Release 13 的應用完成端到端測試,並且針對 Release 14 功能進行相容性驗證,如此一來, Ericsson 系統的客戶能夠利用聯發科的 NB-IoT 晶片開發多種物聯網產品,包括共享單車、運動追蹤設備,可連網穿戴裝置,智慧門鎖與智慧電錶等,在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ericsson 4G LTE 上網吃到飽 5G Ericsson 研究指出,網路吃到飽用戶多半買的只是一份安心感 上週台灣興起了一股 499 網路吃到飽之亂,也出現各種荒腔走板的排隊申辦網路熱潮,然而他們真的需要使用吃到飽服務嗎? Ericsson 甫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或許可解釋這些人的心態,因為這份報告直接指明,有高達 8 成的受訪客戶申請吃到飽方案,只是擔心萬一網路用罄後失去網路的不安以及不須承擔超過流量後的額外支出,但實際上其中 7 成根本非高流量用戶,另外他們也不了解行動廣告其實也占用他們兩成到七成不等的網路流量。。 根據 Ericsson 最新版的愛立信消費者和產業分析報告中指出,有 6 成的智慧手機用戶認為行動費率方案難以理解,導致他們選擇方案時並非選擇適合他們使用習慣的方案,同時僅有 3 Chevelle.fu 6 年前
專家觀點 ericsson 飛行車 VR & AR ai人工智慧 Ericsson 2018 年度十大熱門消費者趨勢:身體即 UI 、全知全能的金魚腦、飛行車不是夢 每年 Ericsson 都會與全球熱愛科技的消費者進行訪談,並彙整他們認為接下來世界的科技發展趨勢,而在今年隨著 AI 科技變成市場熱門,也影響到此次的熱門趨勢當中,同時為了改善城市交通壅塞情況,除了無人車以外,消費者認為飛行車也將開闢了一條不同的新道路;接下來就此次分享的十大熱門消費者趨勢進行介紹。 1、身體就是使用者介面 更自然的人機互動介面一直是在電腦出現後的重要課題,從鍵盤、滑鼠、觸控到語音,現在有超過一半的語音助理使用者相信接下來身體也將是使用者介面的一部分,包括身體語言、表情、語調、觸感等,都會作為與科技互動的手段,同時與科技產品的關係將會更緊密,宛若是與同伴一般的關係,且其中有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lte ericsson 4G xperia fossil 5G 5G 網絡 lte-iot 高通 qualcomm 高通 4G/5G 高峰會主題演說:歡迎來到 5G 世代 高通的行動通訊論壇至今已經到第 11 年,同時目前已經漸漸揮別 3G 進入 5G 世代,高通認為行動網路演進至今已經是人類最大的連接平台, 5G 不光只是手機連接的平台,將從隨身裝置一直到車輛聯網與城市聯網規模, 5G 將會掀起技術與創新革命,會帶來全新的裝置型態以及服務形式。 高通指出, 2014 到 2020 的行動數據量將會成長 30 倍,使用者對於數據的需求有增無減,故用於數據的 5G 技術仍會持續提升數據乘載量。為此,高通亦打造了首款針對 5G 的基頻通訊晶片 Snapdragon X50 ,以面向 5G 的技術,基於 28GHz mmWave 提供 Gb 級網路吞吐量,將為市場帶來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ericsson ericsson taiwan ericsson 5g 中華電信攜手 Ericsson 佈建 NB-IoT 系統,將 5G 技術廣泛用於運輸與公共事務 中華電信與系統商 Ericsson宣布共同在台灣建設 NB-IoT 系統,將為台灣邁入全新物聯網世代建構更完整的基礎建設,目前將先在實驗室進行各項物聯網的裝置與應用測試,未來雙方將把此平台用於包括運輸與公共事業作為垂直產業數位轉型之用。 Ericsson 在此次合作當中扮演 NB-IoT 解決方案的端到端技術,包括 Ericsson 無線系統,支援 NB-IoT 大規模物聯網無線接取軟體,虛擬演進式封包核心,虛擬用戶資料庫。物聯網裝置以及應用服務等;同時核心網路將導入網路切片功能做為專用 IoT 封包核心網路。相較其它物聯網技術,由 3GPP 所提出的 NB-IoT 不僅具備低功耗特性,同時在 Chevelle.fu 7 年前
專家觀點 ericsson ericsson taiwan ericsson 5g Ericsson 公布最新行動趨勢報告,預測 2018 4G 將成最主要技術、 LTE 將助物聯網、智慧城市更易普及 Ericsson 稍早與媒體分享最新的行動趨勢報告,此次調查指出幾項重點,其中 LTE 普及化速度驚人,根據推測將有望於 2018 年成為市場最大宗的行動網路技術,其次 4G 技術到 2022 年能夠從現今的 55% 人口覆蓋率突破到 80% 以上;另外由於 LTE 窄頻技術用於物聯網與智慧城市有相當強勢的特性, Ericsson 也預估基於 LTE 的物聯網技術如 Cat-M1 、 NB-IoT 能夠為物聯網覆蓋率帶來極大的助益。以下針對今天 Ericsson 公布的幾項行動趨勢重點做更進一步的解說 1、行動上網人口仍不斷攀升、門號數遠超於用戶數 根據 Ericsson 公布的趨勢報告,現在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手機 ericsson 網路 生活 5G 市場動態 頭條話題 行動網路大預測:LTE成為主流通訊連網技術 5G網路將以更快速度普及 根據Ericsson新一波行動趨勢報告預測,行動網路從2018年開始將會以LTE技術為主要基礎,同時在2020年的行動網路服務用戶人數將新增26億,平均每天增加超過100萬名,而透過行動裝置瀏覽內容更以影片內容居多。 以目前全球行動網路使用比例來看,整體門號持有數量已經超過全球人口總數,同時在2017年第一季的行動網路數據流量相比去年同期成長70%之多,其中在南美洲、非洲等新興國家地區有更明顯成長趨勢,同時亞洲地區也有相當顯著的使用流量成長。 Ericsson表示,2018年開始推行的行動網路服務將以LTE技術為重心,成為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行動網路通訊技術,同時預期在2020年的行動網路使用流 Mash Yang 7 年前
科學新知 lte ericsson vr IOT 5G Ericsson談5G:高速低延遲、100倍網路速度、迎接物聯網時代 Ericsson 稍早針對先前在 MWC 所展示的 5G 技術應用與趨勢為台灣媒體進行介紹,且請到資深副總裁暨網路產品事業部主管 Arun Bansal 就 5G 的全球發展現狀與各區域的目標進行解析; Ericsson 強調,相較 4G 及先前的技術以人與手機的應用作為網路核心應用, 5G 以融合網路的形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全球各區域對於 5G 的可能性與發展想法亦有不同。 Ericsson 認為, 5G 目前正邁向實驗性商用部屬,至於正式進入商用化將會在 2019 年,而 2020 則會是 5G 市場開始爆發的時間點;至於在台灣則是與中華電信、遠傳進行合作,也預計在 2020 為台灣消費 Chevelle.fu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