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還有什麼部位能控制滑鼠?答案是舌頭
無需用手,只靠舌頭就可以操控滑鼠,如果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大概就是這個當下沒辦法吃東西吧。不過與其說滑鼠,就外形與操控形式來說,稱呼口控觸控板好像比較適當。這個產品名為「MouthPad」,顧名思義就是要放在嘴巴內的。這款設備原本是為行動不便者設計的輔具,可透過舌頭動作來控制電子設備。 これがホントの「マウスパッド」 pic.twitter.com/C7BubEssGG — ギズモード・ジャパン(公式) (@gizmodojapan) January 8, 2025 該裝置不僅能讓使用者操控滑鼠功能,更可以控制輪椅移動。其特殊之處在於整合了深度學習技術,能夠辨識使用者的舌頭動作進行無聲交談,目
6 個月前
COMPUTEX 2024:Intel Lunar Lake平台架構進一步解析,媲美舊P核性能的Skymount、沒有超執行緒的Lion Cove構成的超高能耗效率設計
Intel甫發表的Lunar Lake相較代號Meteor Lake的第一代Core Ultra又是一次大幅的架構與設計概念變動,Intel在COMPUTEX前夕針對技術媒體還有技術KOL(包括在解禁前就先把投影片貼微博的中國KOL)進行TECH tour.tw技術說明會;從此次的技術說明會,可看到Lunar Lake的設計概念是在進一步研究過Arm陣營PC處理器後的回擊之作,專注在發揮能源效率而非效能最大化。 從SoC、運算與圖形3Tile回歸更單純的運算Tile搭配系統控制Tile設計 ▲Lunar Lake將CPU、GPU、NPU納入單一運算Tile,並搭配管理與連接功能的平台控制Til
1 年前
自2012年回顧NVIDIA GTC大會,一探NVIDIA如何成就今日CUDA GPU加速運算與AI霸業
在2024年,NVIDIA首次在COVID-19疫情解封後將年度活動NVIDIA GTC大會恢復實體活動,吸引達1.5萬人報名前往美國加州聖荷西參與,也是歷屆規模與參與人數最大的一場GTC活動;筆者很幸運的在約十年前就陸續有機會參與GTC大會,然而自筆者開始接觸GTC活動之初,GTC大會的聲勢與規模與現在截然不同。 回到2012年的時空情境,台灣財經產業一片唱衰NVIDIA並表示隨時可能倒閉,但若從每年GTC的進展,不難看到當前NVIDIA在加速運算與AI的霸業早已有跡可循;以筆者個人的認知,NVIDIA當前的成功,建立在堅持發展認為有未來性的技術,並以GPU為核心一路擴展技術宇宙,待到對的時
1 年前
美商務部將限制雲端運算業者 防範風險國家進行 AI 訓練
美國商務部擬驗證雲端運算業者客戶身分,以限制中國等風險國家利用資源訓練AI。 除了設法限制晶片相關前沿技術出口至中國,以及美國認定有危險的國家地區,美國商務部接下來將進一步要求美國雲端運算公司確認其國外具風險客戶,是否利用美國境內數據中心訓練人工智慧模型。 路透新聞報導,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受訪時指出,政府提議要求美國雲端運算公司不能讓有風險客戶利用美國境內數據中心訓練人工智慧模型。Gina Raimondo更明確指出將不允許非國家主體、中國,或是美國政府列為有風險對象利用境內數據中心訓練人工智慧模型,避免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 而此相關提議將要求美國境內雲端運算公司驗證旗下客
1 年前
Google 推出深度學習 Viola the Bird 實驗項目 無基礎也能自由演奏古典樂曲
Google推出新的實驗項目「Viola the Bird」,透過深度學習合成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弦音,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滑鼠、觸控板快速演奏古典樂曲或自由創作音樂 Google稍早透過藝術與文化實驗室推出名為「Viola the Bird」的實驗項目,讓使用者能直接透過滑鼠、觸控板即可快速演奏貝多芬、巴哈等古典音樂家創作樂曲,或是以freestyle形式自由演奏。 「Viola the Bird」實驗項目背後是以類神經網路系統,搭配深度學習方式即時合成小提琴及大提琴的弦音,而訓練資料則是Google與諸多大提琴、小提琴音樂家合作錄製聲音,藉此詮釋更自然的演奏聲音表現。 而使用方式很簡單,只要透過滑
2 年前
結合 PyTorch 2.0 與 ROCm 5.4 的 AMD Instinct MI250 已在大型語言模型逐漸追上 NVIDIA A100
受到 NVIDIA 先期投入市場的軟硬體優勢, AMD 的 Instinct MI200 加速器系列雖獲得美國橡樹嶺實驗室新一代超級電腦 Frontier 採用,但市場討論度則仍較 NVIDIA 來的少;不過 AMD 也正努力的持續自軟體與硬體兩方面強化,根據 MosaicML 公布的部落格文章, AMD 的 Instinct 250 在 PyTorch 2.0 與 ROCm 5.4 的雙重加持下,已有著趨近 NVDIA A100 的效能,同時不須針對 AMD Instinct 修改代碼即可進行大型語言模型 LLM 訓練。 MosaicML 的官方部落客表示其軟體 MosaicML 可為 NV
2 年前
Google Cloud 推出針對零售業的 AI 工具,包括貨架檢視以及網購服務強化功能
AI 技術透過影像、語意分析與辨識為許多產業帶來革命性的進展,其中面臨勞動人口不足的零售業也是受惠的對象; Google Cloud 宣布為零售業帶來全新與更新的 AI 技術,自店內貨架檢查至購物網站的內容最佳化等,涵蓋自日常營運至電子商務的範圍。 Google 借助 Vertex AI Vision 視覺技術建構全新的貨架檢視 AI 方案,能夠協助第一線的零售通路掌控店內的產品現貨供應、理解補貨需求,在商品售罄前即時進貨;這項技術透過 Google Cloud 所收錄的數十億個獨特圖像訓練而成,不需耗費時間收集與訓練專屬 AI ,更重要的是零售商能保有圖片與資料的擁有權, AI 僅具辨識產品
2 年前
MainBody去背專家服務:使用RTX3090顯卡3000萬像素圖片去背只要1秒鐘
「MainBody:去背專家」這樣的功能、Photoshop上面一定都有,不過這是台灣科技大學學生推出來了服務,並使用深度學習應用,也針對坊間去背軟體難以編輯問題改善,真的滿值得鼓勵、期待服務面世的一天。 ▲「MainBody:去背專家」介紹影片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戴文凱帶領研究團隊,運用深度學習原理,製作出可精確去除各種圖片背景的AI(人工智慧)系統,3000萬畫素圖片只需1秒。 台科大今天發出新聞稿,這項名為「MainBody:去背專家」技術,日前獲得「2022年全國大專校院智慧創新暨跨域整合創作競賽」電商與金融科技第1名,團隊成員包括資工系碩士班學生張先昀、林于婷、林鼎傑等3人。
2 年前
一窺多元產業 AI 技術應用實務,即刻申請 AWS 概念驗證計畫,成功加入就可領取 300 美金
隨著生活裡各式便捷服務的發展,我們對於廣告推播、圖像辨識等功能已不再驚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下稱 AI)技術也在不知不覺間充斥生活日常;相對的,這些過去看似艱深難懂、需高度專業人才才能熟悉運用的 AI 技術,早已成為企業研發產品、優化服務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資料分析與決策輔助技術。 而令人興奮的是,在當今機器學習全民化​的科技時代,無論產業類型或企業規模,都有可能與 AI 技術結合,創造更加意想不到的便捷服務,身處其中的我們又怎能不加緊腳步跟上呢? 立即加入 AWS 概念驗證(POC)計畫,邁向以人為本的未來科技! 多樣化雲端工
3 年前
NVIDIA 與合作夥伴公布最新 MLPerf 基準測試,不僅效能出色且仍為唯一執行所有測試項目的運算平台
NVIDIA 可說是引領異構加速 AI 技術的廠商,不過隨著 AI 加速技術廣泛被市場採納,有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也推出 AI 加速器產品,並試圖挑戰 NVIDIA 的領先地位; NVIDIA 稍早公布第四年參與 MLPerf 基準測試成績,除了仍在各項基準測試維持出色的成績,已經上市兩年的 NVIDIA A100 GPU 仍席捲各項測試成績,在 8 項訓練測試奪下 6 項最快完成的成績,同時也是唯一一款能夠完成 MLPerf 訓練 2.0 八個完整測試項的平台,顯見 NVIDIA 加速平台不僅具備高效能,也能涵蓋各類主流 AI 訓練與加速。 ▲ NVIDIA 的 Saleen 超算 AI 系統
3 年前
友站推薦
馬斯克上車了!創 AI 新公司「xAI」,目的:了解宇宙真相
INSIDE - Sisley
【AWS re:Invent 2022】執行長 Adam Selipsky 聚焦數據,強化工具、整合、治理、洞察四大面向
INSIDE - Mia
用ChatGPT可以練英文口說?使用「voice conversations」讓你有個隨身家教
關鍵評論 - Esor Huang
ChatGPT 為何有能力同時給錯誤和正確答案?學者 Gary Marcus 提自身觀點解惑
INSIDE - Jocelyn
麻省理工學院攜手長庚醫院開發Sybil人工智慧模型,可預測未來六年罹患肺癌機率
關鍵評論 - 環球生技
「情緒人工智慧」有助於員工招聘與市場調查,演算法卻容易帶有種族、文化和性別上的偏誤
關鍵評論 - scientist
Meta 人工智慧大神:深度學習並無法實現真正的 AI
INSIDE - Ros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