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公布GeForce RTX 50與GeForce RTX 40同級的原始性能提升幅度,介於15%至30%之間、GeForce RTX 5080世代提升最少
NVIDIA在CES 2025針對參加活動的技術編輯進行編輯日的深度技術探討活動,針對Blackwell世代的架構特性、技術提供進一步的說明,相關消息也在2025年1月15日起陸續解禁,根據活動是出的相關資訊,GeForce RTX 50與GeForce RTX 40的同級產品純性能升級幅度約在15%至30%之間,當中世代升級最低的是GeForce RTX 5080。 NVIDIA提供的官方性能測試對比當中提供GeForce RTX 50系列與GeForce RTX 40系列的多種遊戲性能對比,不過其中Resident Evil 4與Davinci Resolve對比並未啟用DLSS、幀生成等
5 個月前
傳NVIDIA考慮GDDR6X記憶體供貨吃緊有意推出GDDR6版的GeForce RTX 4070
NVIDIA的GeForce RTX 4070是相當熱門的顯示卡,在Steam公布的2024年7月硬體調查報告當中為第11名,若只看RTX 40系列則僅次於GeForce RTX 4060、GeForce RTX 4060筆電版與GeForce RTX 4060 Ti;不過現在傳出由於GDDR6X記憶體短缺,NVIDIA將推出一款改用GDDR6記憶體的GeForce RTX 4070,價格可能還會稍微降低一些。 GeForce RTX 4070 GDDR6 PG141 SKU 347 GDDR6 might be 20Gbps Other specs remain the same. — ME
11 個月前
華碩ROG NUC 970評測,2.5L體積有Core Ultra 9、RTX 4070還能裝3條M.2 SSD
華碩在接手原Intel NUC部門後,除了持續發展NUC產品以外,也宣布推出定位在NUC Enthusiast之上的ROG NUC微型電競桌上型系統,主打2.5升體積搭載Core Ultra 9與RTX 4070獨立顯示卡,兼具中高效能硬體以及豐富的IO連接埠;近期ROG NUC正式在台推出,華碩也寄來一台ROG NUC 970測試機供進行評測。 更具ROG風格的造型設計 ▲主機本體雖然不大、但盒裝仍有一定尺碼 ▲封套底下為硬紙盒 ▲短期內應該仍不會看到非Intel處理器的NUC吧?是吧? NUC原是Intel的微型準系統品牌,主要展現小型化電腦的設計,早期產品多為使用筆記型電腦處理器的內建顯
11 個月前
COMPUTEX 2024:NVIDIA為小型化系統制定SFF-Ready發燒顯示卡規範,散熱器最大尺寸2.5槽、長304mm
現在中高階顯示卡為了散熱需求,加上滿足趁斤論兩重視尺寸的玩家等因素,尺寸有越來越失控的趨勢,尤其對於選擇Mini-ITX主機板的SFF(Small Form Factor)玩家而言,只能為了裝進中高階顯示卡選擇可裝進M-ATX尺寸主機板的機殼,也逐漸失去選擇SFF系統的意義;NVIDIA在COMPUTEX 2024的主題演講活動宣布為SFF系統玩家制定SFF-Ready發燒顯示卡規範,制定一個的散熱器尺寸規格限制,並透過認證計畫為機殼與顯示卡進行認證,使SFF玩家可建構兼具微型化與效能的電腦系統。 ▲目前合規最高規格的晶片為GeForce RTX 4080 Super,不過多數品牌以4070系
1 年前
AMD宣布在全球市場推出Radeon RX 7900 GRE顯示卡,強調性能、記憶體容量優於價格相當的NVIDIA GeForce RTX 4070(補充:Radeon RX 7700 XT降至419美金)
AMD在2023年於中國通路與系統市場推出Radeon RX 7900 GRE,後續也在歐洲提供系統商以整機方式推出,但也許是考慮到希望能有更完整的主流市場產品,AMD最終選擇在全球市場推出定位在與NVIDIA RTX 4070相當的Radeon RX 7900 GRE,並以與假想敵相同的549美金建議售價於2024年2月27日搶市,包括宏碁、華擎、華碩、技嘉、PowerColor、藍寶與XFX都將推出。 另外,AMD也宣布調降Radeon RX 7700 XT售價,新價格為419美金起,較先前建議售價降幅達30美金。 ▲AMD強調可利用HYPR-RX使特定遊戲FPS顯著提升 Radeon R
1 年前
Fractal Design Terra ITX電腦機殼評測,結合金屬與原木北歐極簡風的藝術品級機殼
以高質感與北歐極簡風為PC電腦玩家熟知的Fractal Design在2023 COMPUTEX公布全新的10.4升 ITX機殼Terra,設計風格延續高質感的精品機殼North的風格,強調鎖定當代玩家居家環境、針對融入書桌擺設,結合陽極氧化鋁機身,前面板由達8mm厚的鋁板與FSC認證實心胡桃木結合而成,內部結構採用主機板、顯示卡左右分艙的設計,並具備可彈性變化的主機板底板,此次也向Fractal Design借得Terra進行組裝評測。 追求緊湊與精緻工藝品級的10.4升分艙機殼 ▲僅10.4L大小與一些GPU外接盒相當 雖然在ITX主機系統追求極致有一定的限制,但隨著當代的處理器、GPU的
1 年前
微星、 Mercedes-AMG 聯名筆電 Stealth 16 Mercedes-AMG Motosport 在台開放預購,售價 8.5 萬元
微星 MSI 於 2023 年 5 月底宣布攜手 Mercedes-AMG Sport 進行全球長期合作,並公布雙方合作的限量聯名版筆電 Staelth 16 Mercedes-AMG Sport ;微星於 2023 年 8 月 14 日宣布 Staelth 16 Mercedes-AMG Sport 正式開放預購,建議售價 84,900 元,同時在 8 月 14 日至 8 月 18 日期間可獲得早鳥禮 MSI Titan 質感後背包。 ▲採用專屬月岩灰配色,搭配鎂合金機身 ▲除了 Mercedes-AMG Motorsport 標誌,筆電許多細節也有著象徵 AMG 的菱形花紋 Staelth
1 年前
搭載 AMD Ryzen 9 7940HS 的 Razer Blade 14 2023 年式輕薄電競筆電評測,兼具輕盈、高效能與整合 Ryzen AI 的未來性
在電競筆電成為顯學的今日,回顧第一款兼具輕薄與高效能合而為一的電競筆電,莫過於 Razer 的 Blade ,向來皆以 Intel 處理器為主的 Razer Blade 也在 2022 年推出採用 AMD Ryzen 的 Blade 14 系列,隨著 AMD 在 2023 年效能更出色的 Ryzen 7040HS 處理器問世, Razer 也在第一時間推出新一代 Razer Blade 14 ,以 AMD Ryzen 7040HS 與 NVIDIA RTX 40 顯示卡展現輕盈、效能不妥協的輕薄電競筆電。 首發結合 Ryzen AI 之 Ryzen 7040HS 的高效能輕薄筆電 ▲ Raze
2 年前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創始版評測,鎖定 2K 解析度流暢體驗的 Ada Lovelace 架構中高階卡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公布 Ada Lovelace 架構的 GeForce RTX 40 系列時,曾直言雖然 GeForce RTX 40 在各項成本疊加之下,售價很難依循摩爾般的物美價廉,是故陸續發表的 GeForce RTX 4090 、 RTX 4080 與 RTX 4070 Ti 雖然具備飛躍性的效能,不過價格就不那麼平易近人;然而最新產品 GeForce RTX 4070 卻以新台幣約 2.2 萬起,將成為 2K 解析度玩家的超高 CP 值首選產品。 低發熱、中尺寸且直逼前一代頂級顯卡的中高階卡 ▲不像 RTX 3070 創始版散熱器實質上是單面下吹雙風扇, RTX 4070
2 年前
NVIDIA 公布 599 美金起的 GeForce RTX 4070 , 基礎效能媲美 GeForce RTX 3080 、 1440p 光追達百幀
繼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之後, Ada Lovelace 世代顯示卡接著登場的是 GeForce RTX 4070 ,主打 1440p 3A 級光追遊戲達 100fps 表現,在 1440p 解析度的原生遊戲效能與 GeForce RTX 3080 持平,而在開啟 DLSS3 之後則高出 1.4 倍效能,但僅有 200W TGP 能耗,且開出比起 GeForce RTX 4070 Ti 便宜 200 美金、與 GeForce RTX 3070 Ti 上市初期相同的 599 美金起定價,台灣通路第三方自製卡約 2.1 萬元起。 玩家只要購買參與活動的 GeFor
2 年前

相關文章